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撒钱名留青史(184)

作者: 牧野闻歌 阅读记录

凭什么!他才是皇帝,那些人凭什么敢跟他作对!

大皇子怒而拍案:“传朕旨意,全力攻打吴王府,反抗者格杀勿论,务必将那群乱臣贼子铲除!”

大殿内没有一个大臣敢说话,新官上任还有三把火,如今新帝登基,五皇子和三皇子敢来这招,不是明摆着没把新帝放在眼里还打算造反么,这个时候谁要是敢站出来说一句话,那必然要被当成反贼满门抄斩。

都说成王败寇,不论新帝之前做了什么,只要如今是这位坐在上面,那便是这位胜了。

吴太师当然不可能阻止,夺位之事本就你死我活,何况要是那几个皇子活下来,要遭受灭顶之灾的就是他吴氏了。

如今他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整个朝堂谁敢忤逆于他,哦不,就连龙椅上的皇帝都是他手中傀儡,他才是大乾的真正主宰。何其快哉!

要说名声,呵,那些愚民又怎会知道朝中之事,离了京城,恐怕连龙椅上坐的皇帝叫什么名讳都少有人知道,等将那几个皇子及其党羽斩草除根,他的天下就将真正到来。

至于朝中这过半的空缺?届时只需要皇帝开个恩科就可以悉数补齐,到时候新帝在大赦天下减少一二税负,加之如今西戎于东卢纷纷避让大乾,之后天下百姓何不称赞皇帝仁慈,天下太平。

到时候谁还会记得先太子秦寒之,楚王和吴王又是谁,至于先帝是怎么死的更没人关心了。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有人来报。

“启禀陛下,吴王府传出大量污蔑陛下的单子!”

大皇子一听便冷笑道:“给朕呈上来!”他倒要看看老三和老五死到临头还能玩儿出什么花样。

宫人立刻将一大叠不知哪儿捡来的单子呈到大皇子面前。

大皇子只看面上第一张便被气了个倒仰,只见单子上洋洋洒洒五百骈文,通篇都是骂他逆子弑父乱臣篡国的,落款国子监祭酒韩敬之。

第二篇骂他伏杀太子秦寒之,残害手足天理难容,落款礼部右侍郎欧阳休。

第三篇骂他残害忠良,纵容外戚欺压百姓,落款苏西山。

第四篇声色淫靡,奸淫掳掠良家妇女,落款柳三易。

第五篇,落款文仲明。

第六篇,落款唐孟龙。……

大皇子越看越暴躁,最后怒而将一沓单子掀地四散纷飞:“酸腐文人!该杀!通通该杀!”

文人有时候最为胆小怕事,文人有时候又有最不怕死。

被单子糊脸的大臣看清其上内容后吓得两股战战,差点没直接瘫倒在地。

“报——”

就在这时,一条急报进宫。

“启禀陛下,太子于咸阳称帝!”

“嘶——”

满朝文武倒吸一口凉气,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之时,心思活络的人已经开始琢磨着要如何当好墙头草,在大皇子称帝时稳住自己的官位,若有朝一日大皇子倒台,那七皇子称帝时朝中也要有自己的一席之位。

大皇子一口老血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他怎么敢?他怎么敢!”

秦寒之他怎么敢在没有先帝遗诏的情况下在咸阳称帝!他凭什么!

“报——”

又是一条秦地来的急报。

“启禀陛下,太子起兵上京!”

“嚯——”

一时间满朝哗然,太子这是要攻打京城?!

大皇子这下愣住了,秦寒之起兵上京?

这是什么意思?

当皇子的还敢带兵攻打京城?

“陛下,请陛下速速点将捉拿反贼!”吴太师第一个反应过来。……

这几日来,京城里越发萧条,大街小巷几乎难以看到人迹,若非必要,家家户户都不敢出门。

因为前几日听宫里传出顺承帝驾崩的消息后,吴王府那边便被士兵团团围住,城门口也彻底禁严。

府外的士兵喊打喊杀想要攻进去,府内的士兵拼死反抗,只是战事持续数日都没分出结果。

百姓正惶恐,这两日忽然便有许多叫作气球的东西从吴王府飞出,这玩意儿可是四方商行前几月出的新花样,京中小孩儿别提多喜欢了。

只是百姓们捡到气球一看,这才发现气球上还栓了一张张单子,上面全是文明京城的大才子对大皇子的声讨檄文。

百姓一阵愕然,原来先帝不是驾崩,而是被大皇子、皇后还有吴太师给杀害的!

而如今宫里坐着的就是那个杀死自己亲爹篡位的大皇子,不仅如此,这个大皇子还要杀死自己剩下的三个兄弟,其中就包括去年才连斩西戎三员大将保卫了大乾的太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

百姓们无人领导,虽不敢跟那些官兵对抗,但一传十十传百,短短一日之间,整个京城便对大皇子谋逆之事了如指掌,就连包围在吴王府外的士兵人数也不知不觉间持续减少。

又过了几日,百姓们听说太子秦寒之不仅在咸阳登基了,还领兵上京解救他们来了!……

咸阳城,秦王府年初便开始改建,如今已经有了几分皇宫的模样,虽然不如当年的咸阳宫规模宏大,但对如今的咸阳政事运转来说已经远远足够。

秦寒之已经领兵启程数日,今日早朝散去,南淮笙便带着满满一食盒的小零食来到太子政批阅奏折的地方。

见监国的太子一如既往地勤奋,南淮笙十分感动并送出小零食:“政儿辛苦了,等你大爹爹回来就好了。”他摸了摸秦政毛茸茸的聪明脑袋,有儿如此,何愁朝堂不能运转。

秦政默默抬头,无言地看向他小爹爹,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上满是被不该他这个年纪承受的工作压迫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