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亡国皇后被迫登基(基建)(28)

作者: 画三春 阅读记录

素衣又想说什么,可不等话出口,已被楚云腰怒然打断。

楚云腰愤愤拍桌:“既是弓马娴熟,她就这样任人欺辱,没把她那动手的夫君给一箭射穿?”

素衣忍笑,轻轻摇了摇头:“奴婢猜其中必有隐情,就说单夫人当年回京匆匆许配了人家,就不大对劲,只是单家根基在边城,京中也没几家了解的,剩下的多是内宅私事,殿下若是想知道,奴婢再寻人去探问。”

楚云腰丧气地摆了摆手:“算了,既是旁人家的隐私,总不好大张旗鼓地打探,等后面她进了宫,我再寻时机问问吧。”

为着单娇然这事,楚云腰被气得几天吃不下饭去,甚是恨铁不成钢。

要不是启蒙的小学堂还没置办好,她简直想立刻把人招进宫里,晃晃她脑子里是存了多少水,被欺负得浑身是伤还能忍气吞声下去。

又过两日,素衣可算带来一点好消息。

原来是楚夫人出宫后一直在为楚云腰的田地粮食所奔波,连着问询了好几家交好的世家夫人,几番周转,终于找到一户出售中田的人家。

素衣道:“夫人将那百亩中田全买下来了,直接写在了殿下名下!”

“田契已在交接了,再有三两日就能给殿下送来,另外夫人还说,这百亩中田虽离京城有些远,却是连在一起的,日后管理起来方便,要是殿下需要,还可在田边盖几间新屋。”

“那感情好。”楚云腰眼底放光,低沉了几日的心情终于缓和起来。

“那等田契拿到了,我们就准备招长工佃户……我其实是想着,我能不能亲自出宫一趟,既是看看新买来的田,也能把那几座庄子瞧瞧,才好确定后面怎么做。”

素衣为难道:“殿下若要走正规手续,只怕不是三日五日能办好的,就说您跟皇上见面……”

楚云腰听出点东西来:“那若是不走正规手续呢?”

素衣福了福身:“那奴婢这就去联系轮值的护卫,届时您扮作外出采买的婢女,简单出去个一两日是不成问题的。”

“就是要防着旁人拜见,风险较大。”

楚云腰顿是惊喜,一把拽住了素衣的手,迫不及待问道:“此话当真?是不是只要保证这几日没有人来见我,我就可以出宫去了?”

“正是如此。”素衣说,“殿下之前想出宫,原也是有这等法子的,只您怕事发生乱,便一直没答应,这两年奴婢收买了许多禁军,出入宫门是无碍的,只要寝殿不出乱子,就一切都好。”

楚云腰压下心头的激动,深吸一口气:“你且安排着,等给皇子启蒙的事都落定,我就称病出宫去。”

第18章 感激

有了出宫的希望,楚云腰整个人都活泛起来。

她难得想起小花园里的菜圃,赶在天黑前过去瞧了两眼。

这时小花园的宫人都下了值,楚云腰又没什么要问询的,就没有叫人过来陪着,却不想进去才发现里面还有人。

最初她以为是还没能做完活儿的内侍,直至走近了,才觉出两分异样来。

楚云腰试探:“小裴?”

蹲在菜圃深处的那人猛抬头,许是蹲久了的缘故,裴鹤羽脚下一个踉跄,半个膝盖都砸进刚浇过水的地里。

他本想站起来,蓦然想起什么,僵直一瞬后,索性将另一只膝盖也落到土地上,双手垂于身侧,干巴巴问候一声:“参见殿下。”

楚云腰有点意外,先是将他叫起来,又叫重锦点了两边的灯。

她这阵子一直在为皇子皇女们的夫子奔波,对裴鹤羽少了许多关注,只前两日问了一嘴,旁的关心问候什么的,则是没有了。

随着两侧的石灯点亮,刚站起来的少年也露出全部面容。

自入了未央宫,裴鹤羽的日子可谓来了个天翻地覆的转变,不说没了那些折磨人的手段,便是素日送到屋里的膳食和御医,比他之前在秦王府的都好。

御医得了楚云腰吩咐,一应药材都是可着最好的来的,且他摸不准皇后是什么意思,便是每日问诊都不敢含糊,就怕哪日被问到了,他有什么疏漏。

这样精心养着,前后不过半个多月,他表面上的伤就好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便是一些伤筋动骨的挫伤,这些全是要靠长时间修养的,十天半月见不得好,只是用些好药,白天夜里或就不见疼了。

如今在楚云腰眼里,裴鹤羽已不似之前那般破破烂烂,不说养得多么精细,好歹不像随时要挂掉的样子,白白净净,也不枉她又是用药又是得罪人。

等裴鹤羽从菜圃里出来,却见他一身品阶最低的灰色内侍服。

刚刚楚云腰之所以觉得留着的是内侍,全是因为裴鹤羽换了这么一身,只要不抬头,任谁也想不到那个蹲在地里的会是曾经的秦王世子。

裴鹤羽两膝上沾着泥泞,手脚上也都是湿漉漉的泥巴,便是衣裳都沾了不少,也不知是在地里打了个滚还是怎的。

楚云腰问:“不是已到了下值时间,小裴你还在小菜圃做什么?”

说起这个,裴鹤羽面上闪过一抹窘色。

他说:“奴婢近来在小花园照顾豆角,只是奴婢手笨,一直没打理好。”

“听主管公公说,再有几日就要霜降,要是再弄不好,只怕要不好了,奴婢这才多留了一会儿,想着今天把爬藤架子搭起来。”

也不知他是受了谁的指点敲打,听他那自称,却是已经将自己看做未央宫的下等内侍了。

楚云腰面上又是闪过一抹惊讶,她张了张口,最终也只轻轻一点头,转而往菜圃那边走了两步,探头一看,地里果然还放着插了一半的竹竿,旁边放着细麻绳,几株已经出了茎的豆角藤被绕到立起的竹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