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皇后被迫登基(基建)(98)
有乌合美人在,夏氏自顾不暇,哪里还有闲心去找旁人的麻烦。
最让楚云腰满意的,则是那位乌合美人的识情识趣。
她虽不曾来给皇后请过安,但也从来不在皇后面前显眼,只一心一意跟在皇帝身边,连些对皇后不利的要求都不曾提过。
无论夏氏还是乌合美人,左不过是围着周灵帝转,楚云腰乐得轻松自在。
奈何随着西南叛军的出现,她名下的生意也或多或少受了影响。
直到这月月初,楚云腰终于打定主意——
该准备跑路了。
在宫里五年,楚云腰从未忘过她最初的打算。
囤钱囤粮囤兵力,只待时机成熟,她便弃了皇城弃了身份,寻个风水宝地,从此悠闲一生。
几年下来,无论是粮食储备还是银两储备,都在楚云腰的计划之内。
唯一出乎她意料的,则是逃亡之中的人马。
除开她和护卫的家丁,还有许多人,也是她无法决然舍弃的。
无论是宫里这些投靠她多年的妃嫔,还是一口一个母后的皇子皇女,亦或者是给她做了许多年工的管事工人佃户……太多太多,全然无法估量。
这一难题,已经困扰楚云腰多日。
哪怕是素衣送来了清点之后的账簿,记录在册的无数家当也没能让楚云腰展颜。
又是忧愁几日后,楚云腰意识到再不可继续耽搁下去。
像是宫里的妃嫔们,不好当下安排,但另有一些宫外的边缘人物,则可以开始南下了。
楚云腰吩咐道:“近来可以着手清点各处管事、男工女工、掌柜的人数了,除本人外,其家眷也一并记录下。”
“如今这世道,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不出意外,战火会无尽向京城和北方蔓延,反而是最开始起乱的南方渐渐平息下来,我可以送他们去江南,只我的能力到底有限,最多只能周全他们的家人,其余亲戚朋友什么的,怕是无能为力了。”
“素衣可以将这些稍稍透露一些,也摸一摸大家伙的想法。”
素衣对她的决定并不赞同,可这些年来,她已喜欢了皇后的说一不二,尤其是在这些事情上,无论她的决定多荒谬,那也是不允许旁人置喙的。
虽然这么些年下来,皇后所有不被人看好的决定,最终全超乎了所有人想象,大有所得。
然今日注定了不平静。
素衣离开后不久,就听重锦匆匆来报:“殿下不好了!叛军已抵达望阳关,大公子与二公子受诏应战去了!”
楚云腰顿是大惊。
楚家的两位公子在军中领职,楚云腰一直都知道。
但这几年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她一直不曾跟两位兄长见过。
可从接下来重锦的分析中,她也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依你们之言,兄长他们本该在南疆戍守,此番被调往望阳关,必是叛军之势已压过南疆之患,陛下已顾不得外患,只为内忧所扰了?”
重锦说:“殿下,大公子和二公子回防望阳关,乃是老爷的意思。”
“陛下不问朝政已久,只怕在叛军攻进京城前,都不会太放在心上。”
又或者说,周灵帝还沉迷于与美人厮混,根本没意识到朝廷的动荡呢。
楚云腰惊讶之余,却是被生生气笑了。
她无心去管周灵帝的反应,只片刻就收敛了心神:“你们可知父亲的打算?”
早在两年前,楚家的秘辛就被楚云腰探知到了。
先前她对楚丞相的质疑,在第二个“楚丞相”出现后得到了证实。
望着两个长相完全不同,可又各自说着自己就是楚丞相。
虽不知二人谁真谁假,但仅从情感上,楚云腰就有了偏向。
无他,只因其中一人,与她穿越前的父亲模样一模一样,与楚母站在一起时,二人眉眼间所流露的情愫,也全出真情。
后来也不知发生了什么,只是等楚云腰下次再见到对方时,楚丞相已换了个人,而朝中偏是全无反应。
话说回来,面对两位兄长回守关内,楚云腰少不得多问两句,好歹也让她明白形式严峻成什么样子,要不要立即逃命。
这般想着,她只好再派人回楚家去问,除此之外,关于南下逃难的事,她也手书一封,叫重锦一齐带回家去。
两日后,重锦返回宫中。
她此番带回了两个消息,无一不让楚云腰心悸不已。
重锦说——
丞相赞同殿下南下的打算,已叫夫人着其他女眷收拾家当了,最迟月底,就会安排人马护送他们南下。
丞相还问,殿下准备何时走,可要他帮忙。
楚云腰摇头:“我自有安排,另一消息呢?”
“是大公子……”说到这里,重锦面色发白,声音也紧涩起来,“两位公子同时回守,只因大公子回防路线出了差错,正与北上的叛军撞上,双方交战两日,大公子惨败被俘。”
“你说什么!”楚云腰眼前一黑,踉跄着跌进座椅里。
不知过了多久,才听她坚定道:“不能再拖了,所有人,现在就得走。”
去江南去大漠,总之决不能留在京城。
继楚家大公子被俘后,只过了两个月,驻守望阳关的二公子也遭遇了惨败。
彼时守在望阳关的将领足有数十位,眼看最是骁勇的楚二公子都难在叛军手下过上一回,余人更是生出天亡大周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