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145)+番外
分析出此人是嬴政,大家更不知该如何对天镜的选人标准进行推测。
嬴政后面带着的就是那个秦皇汉武都以为中心的小少年。
另一边,是个三轮的车子,坐着一年轻一头发花白的两人,看样子,后面还装着刘邦昨天接了他孙子又收的小半斗废品。
三个皇帝骑着威风凛凛的电动车子,来接新人啦。
朱元璋向前走的脚步停住了。
两辆车子四个人,几个呼吸的时间就在他面前停下来。
“明太祖?”
握着车把的刘邦问道:“怎么样,给你的排面可够?”
朱元璋:---
他上前,双手举起交握:“后辈明太祖朱元璋,见过汉高祖,汉武帝,秦始皇。”
嬴政侧头,征询小森的意见:“这个明太祖,称呼朕的时候,似乎有些轻视。”
许森小声:“政叔,明清朝代的儒家,是黑您黑的最厉害的。”
其实始皇的名声,是到了近现代,尤其是现代,研究史学的人用新的标准评定时才被公正评价的。
而朱元璋尽管在文官集团中留下的名声也不好,但他是个接受当时文人价值观的人,不把始皇放在高祖前面也并不奇怪。
嬴政挑挑眉,眼中涌上丝丝笑意,并不介意明清时期对他的误解与抹黑。
明朝读书人:说的什么瞎话?黑秦始皇?抹黑他的意思吗?秦始皇这个暴君,还用得着我们后世人抹黑!
翻开《汉书》、《史记》看看,有没有一句夸他的。
他的暴行,用为尊者讳的标准都遮掩不了其名声。
清朝读书人同样骂骂咧咧,完全继承了明朝价值观的清朝人,对天镜上那个小少年的话也非常不满。
老年人觉少的康熙已经在外面布置了桌椅,看着天镜沉默不语。
对于那个唯一不是皇帝的少年对秦始皇的肯定,康熙没有丝毫意外。
昨天就知道了,那里应该是一个翻覆了天地的世界。
刘邦指了指后面的车斗子,对朱元璋道:“给你带了小马扎,坐后面。”
一早起晨跑的大爷经过,看见这一堆儿四五个人,绝大部分都留着长发,边跑边转头看。
什么古惑仔约架吗?
要不要报个警?
跑走的大爷这么想道。
刘邦注意到有人一直看他们,却也很把稳的对朱元璋说:“放心,这人肯定以为我们是在演戏。”
之前,刘邦也曾想过为了完全融入这个社会把头发剪了,但是他发现,现代这些人脑洞真的非常大。
一个人多么奇怪,在这些人看来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
刘邦完全没有因为与别人不一样的头发,而受到过任何人的歧视。
汉朝那边才是他生活的重心,因此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保留长发。
反正虚拟登录也不能去卖头发赚钱。
骑车回去的时候,刘邦给这个明显尊重他的后代皇帝讲了很多现代的规矩。
明朝读书人,又气晕一波。
已经被框在一个框子里的男人女人们,对天镜的态度也是敌视谨慎居多。
进了单元楼等电梯的时候,朱元璋已经是全身戒备起来。
刘邦嬴政都已经失去了对电梯摁键的兴趣,上行键是刘彻摁的,本来就在一楼的电梯自动开门。
朱元璋眸底光芒沉沉,根据自家皇帝的视线,非常清楚地看到电梯门自动打开闭合的明朝人,骂骂咧咧的声音少了很多。
朱元璋跟在众人后面进门的时候才发现,路上没怎么说话的少年,一直在用不明显的眼神打量他。
低头,整理了规规矩矩的中衣。
朱元璋进了房门,接过少年给他的一双拖鞋,说道:“多谢小仙人许朕到来。”
许森确定,这位明太祖真的是天庭饱满地格方圆的一位相貌英挺的男子,也不知道历史书上那个鞋拔子脸的明太祖画像是怎么保留下来的。
朱元璋还以为是他的英武震慑住了这个叫小森的少年,他谦虚的笑了笑。
---
刘病已起来就发现家里来了一位新成员。
刘彻招手,“孙儿过来,见见后辈皇帝。”
朱元璋:汉武帝这个人,果然比史书记载的还要一言难尽。
虽然咱的确晚生与汉宣帝,但咱现在的年龄比小娃娃汉宣帝大啊。
刘病已走过来,非常礼貌道:“伯伯好。”
一下子就升了辈分的朱元璋笑眯眯,“见过汉宣帝。”
在幼儿园称帝的刘病已,在明朝已经家喻户晓了。
刘彻:算你守规矩。
许森和刘病已一起去洗漱,两人出来的时候,饭桌上已经摆满了各色的早餐。
众人坐下来吃饭,先是敲定何时再去卖一回金子,接着刘彻就说起他在卖房的时候接触到的几个比较好的房源。
嬴政也把他昨天看到的那些别墅照片拿出来给大家参考。
饭桌上氛围其乐融融,但找茬的人是存在的,明朝一书生,见此不屑道:“这些人是皇帝吗?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都不懂。”
总之,天镜的出现,在明清的民间,受欢迎程度远不如前面一些时空。
上班之前,刘彻很友好地对朱元璋表示,如果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可以介绍他去天逸售楼部。
朱元璋疑惑脸,就很想知道你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做工的?
他对天镜如此重视的唯一点就是给皇后找药,完全忽视了公告中那条做工可以换得超越本时空技术的规定。
知道谁是这里本地本土的人,不愿耽误时间的朱元璋见小仙人要去上班,忙问道:“拙荆病情沉重,不知小仙人可否带朕去你们这里的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