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525)+番外

作者: 藤萝浠月 阅读记录

完全一副对待不懂事小孩子的态度,巧的很了,这边人来人往的,小孩子眼睛尖早就看到机器和站在前面的大人了。

有人停在一个地方便会有别的人停下来看,于是一会儿有两三家年轻父母被自家熊孩子拉着停在这里。

小孩子不走:“妈妈,我想看看。”

人家妈妈没钱买,也很坦然,对自家小孩道:“这东西不好吃也不好看,一会儿咱们去外面买。”

“嗯。”小孩大大的眼睛看着乾隆和李隆基,好似在问你们是大人也没钱买吗?

并不是馋,就是新奇想看这个机器做煎饼画糖画。

觉得这点东西根本不足以让刘彻肉疼的俩皇帝都准备走了,却被小孩子那种了然的你也不舍得买这种自动煎饼的眼神钉在原地。

皇帝包袱特别大。

别人不知道他们是皇帝,但他们自己知道,千千万万位面众也知道,很多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彻儿,请我们吃个煎饼吧。”李隆基说话了。

“给我来个糖画。”乾隆又说,还问武皇和吕后要不要。

武则天吕雉不约而同地后退一步,表示丢不起这个人。

刘彻上前,拿出手机扫了机器上的码给他们一人下单一个。

机器亮了亮,然后开始工作了。

煎饼机那边挤面糊,糖画这边热糖液。

机器工作没什么噪音,但也看不出什么流畅来,就是看着一个铁锤子在玻璃窗后面做东西感觉很稀罕,很神奇。

清朝繁华的江南地区,杭州西湖下了一场小雪,在湖上泛舟围炉饮酒的文人雅士们酒也不喝了,这个自己做煎饼的机子还是第一次见。

比那玩杂耍的好看多了。

说起来清朝的这些上层人在吃穿上已经差不多达到了现代的水平,真不羡慕那个煎饼吃。

毕竟真比较一下小吃,现代的还没有他们这里多样,更别说脑子活的人很多,现在那天上的街头小吃早就被他们这里的人搬到现实中来了。

现代的街头煎饼五六块钱一个,有些皇帝,比如刘邦他出门在外经常买这个,不管在家里吃得多好,出门吃煎饼一吃一个香。

因此对于煎饼的做法,他们这些不通厨事的人都熟熟的了。

可是不用人做的煎饼还是头一遭见啊。

湖边站在雪里卖茶果的十几岁小童也仰着头看,那脑子想的就比船上的那些文人雅士瑰丽多了,一会儿想能不能做一个会动的木头人一会儿想能不能做一个会闪光的灯泡。

还有些遗憾,若是小仙人上课的内容能被天镜放出来就好了。

好几个位面同时围观机器做煎饼,广场二楼,这边也不少人围观,等乾隆拿着从机器窗口出来的装好袋的煎饼转身时,看见的就是围了一圈的孩子和家长。

乾隆受惊一下,然后直接把煎饼送到嘴里,有个小孩子看得太认真,嘴跟着动了动,问道:“爷爷,自动煎饼好吃吗?”

乾隆:爷爷?

朕有那么老吗?

皇阿玛在外面的时候别人都叫他叔叔呢。

现代人特别自来熟,大街上看见的男人不论年纪一致叫叔,女人也是不论年纪一律叫姐,怎么到他这里就成了爷爷了?

乾隆一点都不想搭理现代这个讨厌的小孩,但是他身为皇帝,还真是没有见过眼神么着单纯的孩子,犹豫了一下下就说道:“不是多好吃。”

水平跟他昨天晚上买的那个煎饼差不多,外面的那一层煎饼其实还没那个小年轻做得好吃。

小孩子听到说不好吃,最后一点好奇也没有了,转头去看那边的糖画,那龙就是个简笔画的龙,还没有爷爷在乡下集市上给他买的那个龙好看呢。

于是这个问的欲望都没有。

做完了,旁边看稀罕的人也都过完眼瘾直接走了,至于有没有兴趣自家花钱让自己做个?算了,有傻子要做的时候咱们看一看就行。

俩傻子拿着煎饼和糖画,坐到车里也没有吃完,正想扔,发动车子的刘彻感叹道:“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想想那些连糟糠饼都不舍得吃的百姓们吧。”

乾隆和李隆基:---

怎么又被你阴了。

*

一场雪过去了一个多星期,路边还能看见未化的雪,温度也比前一段时间降得厉害,每天的最低温度都有零下十几度,白天有太阳也冷得嗖嗖的。

在县里转了几天又去听听那个生育课,武则天就决定出门做生意去了,用金子换的钱买了个电动车叫李隆基骑着,带她去城外一个花木基地去批发多肉,之后就利用每天中午那段最暖活的时间在流光广场的活动场地上摆摊卖绿植,品种只有多肉。

周六日生意最好,这附近有学校,那些放学后出来玩的学生最喜欢从她这买多肉,还都特别欢喜得叫她奶奶。

武则天总算是明白刘彻为什么喜欢现代的学生了,一个个都跟玻璃杯的纯净水似的,单纯又善良。

开始卖多肉之后,武则天就经常乐呵呵的,看样子也不着急赚钱,有个打发时光的小生意感觉特别惬意。

李隆基和乾隆都比较惨了,李隆基本以为这祖母让他做的活儿只有骑车带她去批发多肉,谁知道多肉批发回来,祖母把许森那小子以前跑外卖的电动车给他借了过来,让他在这个城市送外卖。

一开始的两天没有遇到什么奇葩客户,送的次数多了就不成了,那种故意为难人的真不少见,他还有点放不下的皇帝架子,整天被人说得跟三孙子似的。

这都罢了,一个投诉便要扣他的钱,第四天跑了一天就只有五十块钱的收入,差点都给他气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