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庆余年同人)云端同舟(103)

作者: 綦霂海 阅读记录

尹小葵自然更愿意选择第一种相对安全稳妥的方法,所以一直密切的注意着外面的动静。

因此当马蹄声在清晨的长街上响起的时候,尹小葵就一个箭步出了店门,打算拿提前想好的理由拦住叶灵儿。

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她开口,叶灵儿拉住了缰绳,翻身下马:“小葵,若若在吗?”

“在里面坐着呢,刚刚来的。”没想到这么巧,正好省了自己的事情。

更让小葵高兴的是,叶灵儿把一个布包往前柜上一放,拎着另一个就往里屋走。尹小葵见四下无人,打开一看,正是一盒茶叶。

为了保险起见,尹小葵悄悄走到里屋门口,听见叶灵儿跟若若说:“这茶是我哥从北边弄来的,让我给你和陛下一人带了一份,你回头尝尝。”

没错了,这个茶叶就是给皇帝的。尹小葵连忙回了外面,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东西放进茶叶盒里,小心翼翼的盖好盖子,重新包好。

“放心,我一定能带你走的。”尹小葵暗暗想着,嘴角不禁微微勾起。

“我和你一起进宫,我也有事要和陛下说。”虽然李承泽说了让若若在医馆好好呆着,但若若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安,还是决定进宫去。

“嗯?好啊,那我们走吧。”身为关键人物的叶灵儿,对两边的谋划和即将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两人进了居安殿,李承泽早早坐好,就等着叶灵儿和那盒作为导火索的茶叶,甚至连试毒的银针都准备好了。

见了若若,倒是有些意外,不过医馆和当铺早就被暗中看牢了,想来尹小葵也跑不了。

“陛下,臣之前未查明事情缘由就与陛下起争执,实在是臣的不对”,叶灵儿把小布包呈上:“这是哥哥特意让我给您带的北牢山茶,还望陛下能原谅臣的言语之失。”

“不必如此拘谨”,李承泽笑了笑:“你这盒命运多舛的茶叶,倒是将要帮朕一个大忙了。”

谢必安接了过来,递给李承泽。茶里有砒霜。这是李承泽得到的信息,所以他准备拿一些茶叶沏开,只要银针能测出有毒,便可开展所有的行动。

解开布包,李承泽十分自然又毫无防备的掀开茶盒的盖子,而就在盖子开启的一瞬间,一根极细极小的针从盒子里射出,一下刺在李承泽的颈侧!

“嘶——”一阵尖锐的刺痛,李承泽下意识用手去捂,结果又将毒针推进了几分。李承泽暗道不妙,自己太大意了,没想到会有这么一招:“必安!”

谢必安第一时间就冲了过来,拿开李承泽捂着伤口的手,将那根毒针小心翼翼的拔了出来。

若若连忙接过去,毒针无色,再看李承泽的伤口,已经出现了青黑的肿胀。

“这是……蛇毒!”若若叫道,李承泽和谢必安都心里一凉,尹小葵手里的蛇毒,那必然是乌蝰的蛇毒。

那趟东夷成之行,他们太了解这种蛇了,此毒根本没有解药,唯一的保命方法就是砍掉被咬的部位,防止毒素扩散。

可李承泽受伤的位置是颈部,这根本无法处理!

谢必安一时只觉得五雷轰顶,整个人杵在原地,脑子里嗡嗡作响,眼前发黑,一阵刺骨的寒意从心底散发出来。

救不了,这简直就是必死无疑!

“必安,必安!”李承泽的声音让谢必安醒过来。虽然李承泽也心中慌乱,但相比谢必安,李承泽还算得上有几分镇定。

“立即封锁消息,不得让任何人知道朕受伤!”李承泽知道此时如果乱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即刻发烽火令,所有行动按原计划进行,不得以任何理由耽误军情!”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原本的计划执行下去。

“不要传太医,用君山会的方式请费老进宫”,李承泽感觉伤口越来越痛:“传睿亲王来候命,羲和送到承平处,若若和灵儿留在偏殿不要离开,还有……”

“还有,烽火令发出之后,立即逮捕尹小葵和当铺掌柜,押入鉴查院地牢,一定不能让他们死了。”

看着谢必安仿佛没听见一样没有动,李承泽罕见的吼道:“谢必安!你听清楚没有,立刻去办!先发烽火令!”

谢必安这才回过一点神来,应了一声木着脑袋就往外冲。突如其来的变故把叶灵儿吓傻了,而若若则立刻着手开始处理伤口。

清洗伤口,用刀划开一个小口,挤出一些黑血。其实若若心里也清楚,这没有任何作用,一旦进入血液,就是回天乏术。

谢必安刚跌跌撞撞跑到院子里,就感觉已经喘不上气来了,脚下一软就要跌坐在地。

一只手稳稳的扶住他,五竹看着脸色惨白的谢必安:“发生什么事了?”

谢必安两眼茫然的转过来,看清是五竹,一把拽住他的胳膊,整个人都在抖:“你……你是大宗师,你一定有办法,你一定能救陛下的对吧!”

“冷静点”,五竹依旧没有什么情绪起伏:“说事情。”

“毒!陛下被毒针……乌蝰蛇……没有解药的!”谢必安断断续续说了几个词。

五竹大约听明白了,想了一秒:“他是不是有什么事交代你去办?”

“对”,谢必安喘着气点头:“陛下让我去……”

“立刻去做”,五竹打断他的话:“把他交代的事情一件一件办好,他这里交给我。”

“冷静点,”五竹伸手捏住谢必安肩膀:“你现在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好,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快去。”

混沌的脑子里略微清醒了一点,谢必安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个呼哨召来君山会的灰背隼,召费介入宫。同时赶到枢密院,去发那个最为重要的烽火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