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庆余年同人)云端同舟(158)

作者: 綦霂海 阅读记录

这话,明着是给他们台阶下,实际上实在警告:已经知道你们是林若甫的人了,早点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去吧,不然……

“范院长说道有道理,若没有别的事情,今日便到这里吧”,李承泽起身,看着下面的朝臣:“朕还有一句话送给诸位:”

“这世间,万事自有公道,并非一些异心之人可以改变的。所谓真相,是永远都不会被淹没的。”

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太多的不白之冤,太多的飞来横祸,太多的权利倾轧。但别忘了,公道自在人心。

散朝之后,那几位便纷纷识趣的上书乞骸骨,另外几个没有眼色的,李承泽直接一纸调令或降或调。

而关于范闲一案所有的证据和口供,全部张贴示众,在皇城门口连挂十天。

“我早就说过,小范大人一定是冤枉的。”

“这些人真可恶,小范诗仙使我们庆国的传奇,怎么能这么害他!”

“当年就是范大人一洗科场污浊之气,他怎么可能舞弊呢?”

“还好陛下圣明,不然范大人就要受苦了。”

不过这些话,范闲和李承泽现在没心思去听,因为刚刚七处主办厉屹来报,蒲珩交代了,背后安排策划这一切的,是一位不知姓名的年轻人。

“他可说了此人现在何处?”范闲有些急切的问道。

“回院长,说是在京郊西山的一坐废弃的庙宇,身边有好几个八品高手。”厉屹回禀道。

李承泽立刻安排到:“必安,你亲自去,务必把人带来。”

谢必安点头往外走,李承泽又叫住他:“他有数名八品高手,你一定小心。”

两人都知道,这名年轻人,应该是盐枭组织里,比较有头有脸的人物,若能捉住此人,江南私盐之事,便能轻松不少。

不多时,谢必安便回来了,范闲和李承泽都有些忐忑:“如何?”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没有人了”,谢必安摇摇头:“不过他留下了这个。”

那是一封信,李承泽接过来拆开,范闲也凑过来看,上面只写着一行清秀端正的字:

李承泽,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小海有话说:

太子这个小憨憨,知道担心二哥这点挺好,三番两次的过来也就罢了,还跟人家儿子乱说,吓得小家伙直哭,这是大人该做的事吗?小谢怼起太子来十分顺手,看来也是这么多年练出来了。

这一章就是完整的翻案过程,也是从头到尾把所有的疑点一一解开,关于卷子到底是怎么泄密,澹泊书局专用纸怎么破,关于御史台的刺杀怎么诈出来等等,终于完完整整的把证据链拿了出来。

老梁仗着没人认识自己来做个证人,终于从牢里出来溜达一圈,“你管我是谁呢”也是十分的嚣张了。案子翻了,朝中林若甫遗留的一些旧人也大致清理了一番,这件事差不多完事了解了。

但这后面的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是一个盐枭组织能够做出来这么大一番风浪,看来是必须要解决一点了。当然,还有一些善后的事情要做,待二人稍加调整,便要亲下江南。

下一章明天见!

第57章

“能听到风声就提前跑路,看来有点本事啊。”范闲语气中有几分赞许。

“我觉得他在我们找到刘教员母亲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了”,李承泽摇摇头:“不对,我觉得甚至刘教员的母亲,都是他故意放给我们的。”

范闲略一思考李承泽的话,表示认可:“的确,能选这么个地方,在京都呆了快半个月,我们的人都没有发现他,完全有能力不让我们找到刘教员的母亲。”

“这个人,有意思”,李承泽饶有兴致的笑了笑:“我也很期待再次和他见面啊。”

幕后主使能够这样轻而易举的离开,说明他掌握着一些消息来源,手里又有数名八品高手,却又好像有意将刘教员的母亲放走,他究竟在想什么?

从时间来算,范闲刚刚派鉴查院的人去江南着手调查私盐之事,就被发现了,紧接着不到一个月,就到了春闱科考。也就是说,在短短二十几天的时间里,对方就策划实施可这场针对范闲的精准狙击。

一个盐枭组织,能翻起这么大的风浪来,确实有些出乎李承泽和范闲的意料,也让二人对于此事更加重视。

两人都陷入思索,最后范闲打破了沉默:“我去审一审蒲珩,你要去吗?”

“不了,我要先去一趟睿王府”,李承泽摆了摆手:“你记得早点回来,和儿想你了。”

两人分头离开,李承泽带着谢必安往睿王府去,没摆仪仗,就像普通人家串门一样,十分低调。

“二哥你怎么来了”,皇帝登门,太子赶紧把李承泽往里让:“也不说一声,我这什么都没准备。”

李承泽大喇喇一坐,看着太子给自己倒了杯茶:“准备什么,朕今日是来找你算账的。”

“嗯?算什么账?”太子哪里听得懂李承泽在说什么。

“你是不是跟朕的儿子说什么不该说的了?”李承泽把茶杯一撂:“就昨天的事,你可别假装忘了。”

“这事啊”,太子想起来了:“我等谢必安通报去的时候,正好看见和儿在院子里玩,问我来做什么,就和他说了两句。”

李承泽瞥了他一眼:“你把小家伙吓得直哭,你这么大个人好意思吗欺负一个小孩。”

“我没吓唬他啊,我就跟他说,范闲被你爹抓起来了,看情况没准还是死罪”,太子表示很冤枉:“我说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二哥?当时的情况就是那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