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庆余年同人)云端同舟(3)

作者: 綦霂海 阅读记录

李承泽看着他那无赖的样子,觉得这个人是真的狗。李承泽缓了缓气,眼珠一转,重新躺回床上,交叉着双手,缓声说道:

“算了,反正小范大人在这儿也住不长久,便随你去吧。”

“什么意思?”范闲准确捕捉到重要信息:“什么叫住不长久?”

“哦,前两天舒老先生还跟我说,等过了年节,也该选妃入宫了。”李承泽语气里露着一丝得意。

“这老头,管这事儿干嘛”,这回轮到范闲翻身起来,盯着李承泽:“那你怎么说?”

“这有什么问题吗?我也到了选妃的年纪,再说了,事关国运昌隆,难道我还能反对不成?”李承泽一脸理所当然的说道。

范闲被噎住了,愣了半晌,起身跳下床,抱着枕头被子就往外走。

“怎么了?”李承泽吓了一跳,起身问道。

“我去招仙楼!”范闲边往外走边说:“我感受到了,那楼在招唤我这个神仙!”

李承泽看着那个背影气哼哼的走远,不禁笑出声来,而后整理了一下被子,重新躺好,闭上眼想了好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

“一统天下的大业还没完成,哪有心思想这些儿女情长的事情。”

小海有话说:

今天就是各个人物的安排走向,以及刚刚即位的李承泽的一些内心波动。两个人都是有想法的人,其实在看网剧和原著的时候,就觉得李承泽的思想其实和同时期的人比起来,真的有些不一样。而范闲这种开了挂的思想,更是远远超过这是时代,所以这两个人在某些方面,会不谋而合。

日常向轻松愉快就完事儿了。又一次推了推感情线,这基本上算是一推到底了,现在没人能管这两个人了,自然是想干嘛干嘛,合不合规矩不还是他们定的吗?同床共枕抵足而眠,已经是我的极限了,好家伙的,写的我脸都红了。第一章 嘛,先发发糖,拼死拼活的登基了,也让这俩人先自在两天。

第2章

距离除夕事变已经过去十几天了,转眼到了正月十五,过完这个上元节,也即将重新开朝,李承泽真正要面临天下之事了。

这几日范闲在居安殿,和李承泽两人聊了不少事情,上到军情部署,下到春耕开荒,两个人把可能遇到的问题,细细的整理了一遍,也粗略的分了分主次,打算开朝之后各个击破。

“咱们吃过饭,下午去看看院长吧”,范闲从鉴查院回来,刚到大殿门口就一边走一边说道,却看见居安殿里宫女们来来往往的准备着什么。

范闲疑惑着走进来,看见窗边摆着一桌子菜,李承泽、太子、大皇子坐在桌边,看范闲进来,都看向他。

“这是……”范闲指着其乐融融的几个人,挑着眉问道。

“家宴”,李承泽开口:“上元节,咱们兄弟几个也聚一聚。”

熟悉的台词,范闲心里暗想道:“既然是家宴,臣在这恐怕有些不合适吧。”

李承泽和太子一愣,这熟悉的话勾起了记忆,两个人都忍不住笑了,只有大皇子不知道这个梗,不明白这句话有什么好笑的。

“说的也是,是不太合适”,李承泽故作正经到:“那你走吧,不送。”

哎好你个李承泽,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范闲心里咬牙切齿,一屁股坐在李承泽对面的垫子上,无所谓的摇着头:

“不合适便不合适吧”,范闲堆起笑容:“反正臣脸皮厚。”

在座的几人都笑了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家宴,不像上次那样勾心斗角诚惶诚恐的,兄弟几个聊着天,也不拘束,时间过得也快。

“要不是平儿太小,也应该叫他过来”,李承泽喝了口酒说道。

“过完年承平也七岁了”,太子接话:“时间过得真快啊,当年范闲刚来京都时事,平儿还不到两岁,才刚会走路。”

“一会跟朕去看看平儿,顺便送点元宵”,李承泽看着范闲说道。

“好”,范闲应道,转头看看大皇子:“殿下何时回东夷城?也替我给王十三带些东西去。”

“吃过饭就走”,大皇子说道:“朝堂变换,东夷那边还有许多事要做。”

“陛下”,大皇子犹豫了一下,起身行礼道:“臣有一事相求。”

“大哥你这是干什么”,李承泽放下碗说道:“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请陛下允准母妃……出宫。”大皇子显然有些不好意思。

李承泽有些疑惑:“怎么了,可是宫里哪出委屈到宁姨了?”

李承泽口口声声叫着“大哥”、“宁姨”,大皇子知道自己这位兄弟确实是真诚的,便也不再板着那份君臣之礼了。

“母妃在宫里这么些年,始终本是她的本意,如今自然是想出去……看看。”

李承泽想到了宁才人和院长之间的那段渊源,心里便明白了:“此事大哥放心吧,朕自然会给宁姨安排妥当的。”

“既如此,就劳陛下费心了”,大皇子行了一礼:“那我便启程回东夷城了,再晚,路上也不好走了。”

几人目送大皇子了出宫,李承泽把目光投向太子:“不知太子殿下,有什么打算?”

“二哥,我没什么别的想法,只是我一直住在宫里,倒也不想搬到外面去。”太子真诚的看着李承泽。

“住在宫里那怎么行?”李承泽想都没想就摇头拒绝。

“为什么不行”,太子没想到李承泽会拒绝他:“父皇在的时候,姑姑不也住在宫里?”

“你跟朕提这个?”李承泽冷笑一声:“她为什么能住在宫里,太子难道不知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