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同人)云端同舟(333)
“范闲,你这是什么态度?”太后眉头一皱:“别忘了,如今是你南庆有求于我大齐!”
“算了吧,我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指望你”,范闲哼了一声:“像娘娘这样能够使出投毒这种下作手段的人,怎么可能会好心把解药给我们?”
“放肆!”姜延拔出刀来:“太后娘娘岂时你可诋毁的?”
“先别着急呀”,范闲摆了摆手,依旧看着太后:“既然解药这事不成,我们不如来谈谈另一件事。”
太后眼中一闪:“小范大人说的莫不是……火铳之事?”
“当然”,范闲点点头,解下一直背带身后的长条形物体,摘掉布套,露出里面闪着金属冷光的火铳。
“保护太后!”姜延迅速反应过来,大喊一声,亲卫军训练有素的持盾牌利于太后面前。
院长还真是算得准啊!范闲心里暗暗想到,亲卫军果然名不虚传,如果自己想拿火铳硬拼的话,恐怕还真没什么把握。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太后和小皇帝,全部都五官都集中在这把,象征着现阶段最高杀伤力的武器上。
“您给我写的那封信,还记得吗?”范闲把火铳在手里掂了掂:“你说了,只要我把火铳带来,您就放婉儿走。”
太后点点头:“哀家是说过这话,不过……哀家都真没想到,李承泽会答应让你有这么重要的东西来交换林婉儿。”
“别装了,不累吗?”范闲扯了扯嘴角:“说的好像您不知道我是偷偷跑出来一样。”
“行了,废话也不多说,东西我带来了,婉儿人呢?”没等太后说什么,范闲追问道。
太后看着范闲这个样子,心里不禁有些犯嘀咕,他的这幅自信是哪来的?他这样聪明的人,难道看不出来今天他注定走不出这大殿了吗?
“你总得先让哀家验验货,才能放人吧”,太后眯了眯眼睛:“万一这东西是个假的,那哀家岂不是上当了?”
范闲耸了耸肩:“好,那现在我就演示给您看,扳下机轮,上膛,然后……”
“等等!”站在太后身边的何道人忽然大声制止了范闲的动作,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他身上,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太后也疑惑的回头看他,何道人俯下身子,在太后耳边轻声说了些什么,太后微皱着眉认真听着,随后点了点头。
“哀家要亲自测试一下这火铳的威力。”太后给何道人使了个眼色,何道人便走到范闲面前,伸手示意他把火铳交给自己。
范闲脸上是满满的不情愿和犹疑,心里却是激动:他的计划就是要让太后在试验火铳的过程中,被看似意外的炸膛杀死。
果然只有倍受太后信任的何道人的劝说,才能勾起太后的疑心,坚持自己试验火铳。这是最关键的一环啊!
这也就是范闲为什么在昨晚的时候,没有让何道人带着证据离开,而是让他冒险再在北齐留一天,就是为了让这个计划万无一失。
范闲把火铳递到何道人手上,同时拨下了那至关重要的拨片。此时的枪膛已经卡死,一旦扣笼扳机,便会瞬间炸膛。
而这个开枪之人,将必死无疑。
何道人接过火铳,转身一步步向太后走去,发现紧紧的盯着火铳。何道人已经找到了北齐投毒的证据,这时候只要太后已死,北齐必将大乱。
那么无论是兵力上还是舆论上,承泽都能重新拿回这场战争的主动权。
就在何道人距离太后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一只手从旁边伸了过来,牢牢的抓住了那把火铳。
“朕觉得,这个东西还是由朕来测试比较好。”
对于这个突发状况,包括太后在内的所有人都十分惊讶。而范闲看着这个从半路杀出来的小皇帝,心里猛地一沉:
坏了,要出事了。
这个变故显然是何道人也没有预料到,因此他的反应慢了一步,小皇帝从他手上拿走了那把火铳。
“有些话朕忍了很多年,正好今日文武群臣都在,不妨借这个机会把话都说开了,该解决的事情,也都做个了断。”
小皇帝踱着步,背对着太后扫视大殿之内的众臣:“自朕登基以来,母后便一直垂帘听政把持朝局,确实在我北齐最动荡的前期,起到了稳固大局的作用。这是不可磨灭的功绩。”
“但是”,小皇帝一回身,直视着太后:“近些年来,尤其是朕成年之后,和母后的分歧便日渐增多。”
“在很多事情上,母后的决策都是朕看不惯的,例如当年对沈指挥使下手,例如和南庆建立走私路线,例如这次……给南庆投毒百里霜。”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其实不少人都在猜测,南庆的这场天灾究竟和自己北齐有没有关系?
即便是两个对立的国家,但这样的手段伤及的是无辜百姓,但凡有些良知的人,都不是很能接受这种做法的。
“这样做真的有些过分了吧?即便是胜了,今后史书上该如何写这段?”
“这得死多少人啊!那可都是和咱们一样的百姓啊!”
“你别忘了,庆国研制出青霉素来,还给了天一到青山呢,当时人家报纸上不是说了吗?天下百姓都是人,这才要一视同仁的!”
“你这么说,还真是高下立见!太后娘娘这事可做的太不地道了!”
“嘘,你疯啦!敢私下议论太后?你没看出来吗?咱陛下都被太后压的死死的!”
台下的议论逐渐向着不利于太后的方向发展,小皇帝默默的听着,心里也逐渐坚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