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同人)云端同舟(35)
“是我说的”,李承泽自己喝了一口茶:“怎么了吗?”
“今日看叶将军这个情况,陛下您一早就做好了血洗东夷城的准备,何必要蒙骗我?”范闲声音高了起来。
“我做了准备,又不是一定会这样做”,李承泽觉得范闲有些反应过激:“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不能好好解决吗?当初我不也没起战火,便收降了东夷城吗?”范闲皱着眉说到。
“你别天真了”,李承泽嗤笑一声:“你以为那样堪称玄幻的和平演变,还可能再次发生吗?”
“总之我反对”,范闲态度也很强硬:“东夷城如今已经是我庆国的领地了,这样强硬手段,损失的也是我们自己的力量啊!”
李承泽不为所动:“你觉得是忍一时之痛处理积弊,日后安居乐业的好,还是一直暗流涌动,动荡不安的好?”
“范闲,你扪心自问一下,这是真的是你反对的根本原因吗?”
范闲一愣,李承泽放下杯子,站起身在房间里踱步:“你,实际上是怕对不起自己的承诺,对不对?”
“四顾剑临死前把东夷城托付给你,你就觉得你要对这个地方负责。”
“王十三接手剑庐,十二剑归于你麾下,你就总觉得欠他们什么。”
“可你要清楚,你是我的人,你是庆国的子民,你首先应该想的,是庆国的利益,是我们的利益!”
面对一连串的追问,范闲卡住了几秒:“所以你就是为了庆国的利益,置东夷城千万百姓而不顾吗?”
“你为什么总把我放在东夷城的对立面上”,李承泽皱紧眉头:“就像你说的,东夷城已经是我庆国的领土了,我自然不希望它有任何的损失,我一定会选择最好的方式去解决。”
“你认为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铁骑横扫?”范闲梗着脖子质问道。
李承泽也有些火了:“我说了,那是下策,除非迫不得已我是不会那么做的。”
“你就不该有这种想法!”范闲一拍桌子:“对自己治下的地区采用武力手段,是最愚蠢、最没有智慧的选择!”
“我知道你对东夷城有些感情,所以我没有直接派兵镇压,而是跟你亲自来此探查,想尽可能的减少影响,我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你知道吗?范闲!”
李承泽一甩袖子:“东夷城周边的诸侯国勾结北齐,意图在我大庆安插暗探,这本就是谋逆造反的罪名!”
“陛下您可别忘了,您当初也是靠谋逆造反才登上这皇位的!”,范闲声音抬高了声调:
“下边人谋逆造反,只能说明上位者无能!”
人呐,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往往口不择言,范闲这句话一说出口,自己也觉得不应该这么说。
可他心里也有气,此刻又怎么拉得下脸来道歉,一时间两人便僵住了。
尴尬而诡异的沉默中,李承泽深深吸了一口气,先开了口:“现在我们都不适合谈这个问题,你先去睡吧,有什么等明天再说。”
范闲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他一声不吭的站了一会,才一转身推门出去了。
谢必安错身进来,看李承泽坐在案前拄着头,紧锁眉头。过了很久,谢必安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你还好吧。”
李承泽叹了口气:“你耳力那么好,我们说的话你都能听见,你平心而论,我这事有错吗?”
“若按君臣来说,陛下您的想法无需他人认同,当然不会有错。”谢必安略一思索说道。
“可您和范闲的关系……如果您提前跟他说了您的想法,他可能也不会这般抵触”,谢必安也是有什么说什么:“他觉得自己被蒙在鼓里,这可能是最让他生气的吧。”
听了这话,李承泽倒也平静了一些,开始慢慢回想整件事情中,自己到底有没有错。
“你说得对,既然当初说好有什么事一起商量,我就应该考虑他的想法和意见。”李承泽点了点头。
“即便有意见不同,也应该事先达成共识,而不是这样瞒着他,私自安排这些事。”李承泽倒是很能正视自己的问题。
“陛下想明白了就好。”谢必安微微点头。
“可即使我有欠妥的地方,他也不应该……”李承泽语气一变,伸手圈住腿下巴抵在膝盖上。
“气急之时说的话,都不作数的”,谢必安看着自家陛下,难得的笑了笑:“要不我把他捆了来给陛下赔罪?”
“算了,太晚了,我要睡了,明日还要赶路。”李承泽心中的火气渐渐消了,想着明天说开了便好。
而范闲这边躺在床上却睡不着,他既生气李承泽瞒着自己私自做决定,也是生气自己说话没个分寸。
自己之所以能跟他吵起来,无外乎理念不同。可静下来想一想,不得不承认,这件事是自己想的太不切实际了,有时想要稳定大局,必定要流血。
李承泽的做法虽然有些强硬,但本身无可厚非。治国本就需要恩威并重,历朝历代对待有异心的人,从来都是铁血手腕。李承泽说的没错,他已经算够温和够给自己面子了。
自己在担心什么?担心李承泽会变成嗜好杀伐之人?想到这范闲忽然觉得自己某些时候有些虚伪,他似乎一直在刻意回避杀人这件事。
林珙,是五竹叔替他杀的。京都叛乱夜闯皇宫时,是谢必安替他杀出了一条血路。就连最后杀死庆帝的那一枪,也是五竹叔替他做的。
似乎他手上没沾过血,他就依然是那个境界超然的和平主义者,似乎就有资格,去指责铁血手腕的李承泽,无论他是不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