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同人)云端同舟(439)
谢必安牵了马过来,加上不放心的王十三,五个人穿戴暖和,范闲指了指方向,策马往北奔去。
“救济站真的建好了,昨天你和陛下都验收过了,如今百姓们都已经住进去了,你还干什么去?”梁闻道认出这是去往陪都附近救济站的路线,不禁有些疑惑:“怎么着范闲,你还担心我偷工减料不成?”
“老梁,你知道你这叫什么吗?”范闲扶了扶被风吹歪的帽子:“你这就是东郭先生与狼,吕洞宾与狗,农夫与蛇,郝建与老太太!”
没看过春晚的梁闻道听得云里雾里:“你这说的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就是说你没良心!”范闲撇撇嘴:“希望一会你还能这么硬气!”
梁闻道脖子一梗:“范闲你……”
“好啦”,一旁的王十三出言阻止道:“有什么一会再说好不好?你们俩要是被冷风呛出伤寒,又要麻烦陛下了。”
两人乖乖闭嘴,不多时便到了救济站,几人勒住马翻身下来,梁闻道看着周围嘟囔道:“兴师动众的跑这么远,搞什么……”
“快看那是谁?是陛下吗?”还没等梁闻道说完话,就听到救济站那边传来阵阵欢呼声。
“真的!是陛下驾临救济站了!”
“还有小范大人!小范大人也来了!”
“让我看看!我有好多感谢的话要说!”
迎着这样的欢呼,李承泽径直往救济站中心的广场高台走去,示意范闲他们也站上来,然后环视台下的百姓,开口道:“诸位请先安静,朕有话要说。”
“相信大家从报纸上,早已了解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朕也不多赘述,事实如何天下人心里都清楚。”
“在范院长的提议下,朕决定在此建立救济站,请诸位放心,无论发生什么,只要在我庆国的辖下,一定会保证各位最基本的生活!”
“朕登基时就立誓,必定以天下苍生为念!朕在此承诺,会尽快结束战争,从此天下百姓都是我庆国子民,再无分别!”李承泽掷地有声。
这就好像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流离失所、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现在最珍视最需要的,就是安稳的生活。
“陛下万岁!”
“感谢小范大人!”
李承泽说完想说的话,转头示意范闲,范闲点点头,走到前面大声说道:“我和陛下这次来,其实还有一个目的,是想给大家介绍一个人。”
范闲一把把梁闻道拉到前面:“是他无畏果敢,只身一人去登州冒着生命危险,调查肖家,又为了揭穿肖家和北齐皇室的阴谋,遭遇刺杀失去了右眼,却依旧稳定了登州,保证了无数百姓的安全。”
“是他勇气非凡,重伤未愈就带着衡亲王前往良山,智斗黑市,为我军将士和所有百姓拿到了至关重要的救命口粮。”
“是他心系百姓,焚膏继晷昼夜不歇,这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救济站的建设,让大家在这寒冷冬日,有了栖身之所。”
梁闻道满脸通红,往后退着想挣开范闲的手,却被范闲死死拽住,只得低着头小声说道:“范闲,你住口啊,别说了!”
“我和陛下,都希望大家能够将这所有的荣誉和谢意,给予他。”范闲抬手搭在梁闻道的肩膀上,拍了拍让他抬起头来。
“他曾经是锦衣卫副统领,这些年来他从未负过北齐”,范闲提高了声音:“但现在,我想重新介绍一下这次赈灾中的功臣:”
“庆国鉴查院,梁闻道!”
梁闻道此刻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扭头想要逃跑,却被身后的王十三拦住,一旁的李承泽也微笑着看着他。
“我和我的孩子们都活下来了,真的……很感谢梁大人。”前排的一个妇人带着两个孩子往前走了两步,随后恭恭敬敬的跪下行礼。
“我重病的母亲也活下来了!多谢梁大人!”另一个男人哽咽着说道。
“我在救济站和我失散许久的兄长团聚了!”后排远远的传出感激的喊声。
“您和陛下范院长一样,救了我们的命!”拄着拐的老人颤巍巍的说道
“谢谢梁大人,让我们又能吃饱肚子了。”那是小孩子奶声奶气的感谢。
梁闻道听着一声声感激的话语,看着面前一张张真诚的面容,眼泪不可抑制的滚出眼眶。
十几年了,梁闻道无时无刻都背负着深深的负罪感,在他心里他永远是一个背弃了自己信仰的罪人,是一个可耻的叛徒。
这样的真诚的感谢和拥戴,他从未敢妄想过,这一切,自己真的配得上吗?
伸手狠狠擦掉眼泪,梁闻道转头看向范闲:“范闲,你……真是太会……”
“老梁,这些都是你应得的”,范闲认真的看着他:“你为北齐百姓做过的那些事情,就应该让他们都知道。”
“北齐百姓需要你,未来的天下需要你,我和承泽也需要你。”
“还有啊”,范闲冲着梁闻道张开双臂:“不知道我有没有资格,和梁大人做毫无间隙的、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的、真真正正的朋友?”
梁闻道一把抱住范闲,一面流泪一面笑着,嘴上却依旧装出恶狠狠的语气:“算了,我认栽。”
小海有话说:
小皇帝渐渐露出他的真实目的,双面做戏,对太后、对狼桃、对上杉虎,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打算在里面。我们一直在疑惑,很多事情看上去那么蠢,太后怎么会这么做呢?小皇帝怎么会一直忍受太后的压制,而没有有效的反抗呢?或许到了故事的结局,这些问题才会真正解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