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庆余年同人)云端同舟(479)

作者: 綦霂海 阅读记录

这本书一共七卷,按若若所说,第二卷 才出现自己和婉儿成亲,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更是靠后。也就是说……这 第一卷 应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范思辙这次来送了好多书,乱七八糟的堆在一起,也并没有列一个书单出来,具体有哪些书、有几本,李承泽并不清楚。

因此范闲只要能在谢必安读完第一卷 之前,隐秘的处理掉后面的书卷,并和范思辙对好口供,一口咬定只有 第一卷 ,那便万事大吉了。

范闲对自己的计划甚是满意,以至于谢必安都看出他脸上的得意之情,略带嫌弃的问道:“你这是高兴什么呢?”

“没事,只是觉得我的聪明才智,丝毫不减当年呐。”范闲一边哼着歌,一面把青切好椒放进去翻拌均匀,盛了满满一砂锅端上了桌。

“今儿尝尝我做的黄焖鸡”,范闲把勺子递给李承泽:“先吃肉,最后再舀点下面的汤汁拌饭,香的很。”

范闲自以为解决了大危机,端着碗吃的开心,可他这点小心思,早被李承泽看的一清二楚。

“必安,记得把范思辙送来的书都整理一下,统计个书单给我”,李承泽瞥见范闲加肉的筷子一顿,忍着笑继续补刀:“尤其是那套《庆余年》,单独拿出来保管好。”

“这本自传……范闲比我更感兴趣,万一弄丢了就不好了。”

“是,我这就去。”谢必安放下碗站起身就要走,一旁的五竹面无表情的伸手拽住他。李承泽也摆了两下手制止了。

“先吃饭,这事又不着急”,李承泽转过头,十分讨人嫌的看了看范闲,做作的给他夹了一筷子菜:“多吃点,吃完饭还要听必安念书呢。”

谢必安开启了主播生涯,这几日,除了每天固定和五竹训练两个时辰,剩下的时间只要李承泽有空,就必然召集大家过来听“广播剧”。

这期间,范闲几乎每晚都要溜进谢必安的房间,想要找个机会把那几卷书偷出来销毁掉。

奈何他如今只有八品的水平,谢必安又看管极严,每一次都是偷偷摸摸的溜进去,再鬼哭狼嚎的被打出来。

这日午后,阳光很是刺眼,还好凉风习习,倒也惬意的很。谢必安捧着书一字一句的念着,李承泽晃着摇椅喝着凉茶,一脸的享受。

五竹抱着铁钎坐在屋檐上,距离虽远却也听得真切,回想着范闲小时候的糗事,竟也生出几丝感慨来。

居安堂中流淌着宁静又美好的氛围,只有范闲格格不入。听到现在,这本书里写的内容和自己的经历大体一致,但有很多小细节是完全不同的,这让范闲有一种难以分清现实的错觉。

“郭保坤看他有恃无恐的模样,咬咬牙道:“那请范兄随意作首,让诸位京都才子也见识见识。”

范闲皱皱眉,冷冷地看了这个讨厌的家伙一眼,然后抛下了一首诗,起身便离开了花园,在王府下人的带领下,上茅厕去也。

此诗一出,掷地有声,全园皆惊,落花流水,横扫千军。”

听到这里,李承泽眼前一亮:“听了这么久,终于到了我知道的部分了,你做了那首《登高》。”

“这应该是你我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吧。”李承泽来了兴致,换了个端正些的姿势。他很想知道对于两人初遇,范闲会是怎么写的。

范闲紧张得很,他完全不知道这里面会是怎样的描述。李承泽终于还是出现了,万一书里写自己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或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然而,什么都没有。

“什……什么意思?”李承泽看了看谢必安:“你是不是读丢了几页?这里面怎么没有写到我呢?”

谢必安十分认真的翻了翻书:“没有,就是这样写的,范闲出了诗会,和老靖王爷说了些话,然后就回范府了。”

李承泽转头看向范闲,脸上写满了不高兴。他等这段初见等了好久,范闲竟然只字未提,李承泽需要一个解释。

“怎么,是我不配出现在小范大人的自传里吗?”

范闲脑子里转的飞快,他知道李承泽早就已经认定这本书是他写的。辩解没有意义,现在只能先安抚住李承泽,最重要的还是要找机会销毁这本书。

“我写了”,范闲做出有些惊讶的表情:“我真的写了,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么可能会忘?”

说着从谢必安拿过那本书,随手翻了翻:“应该就在和老靖王爷说完话后面呀,怎么就没有了?”

不得不说,退休之后,范闲的演技并没有退步,疑惑惊讶和想要证明的焦急拿捏的恰到好处。

李承泽一时间也没看出范闲究竟是不是在演戏,有些狐疑的接过书自己看着,瞧见范闲说的那一段,正好是在这一页纸的结尾:“如果是这里的话……是不是装订的时候漏了两页?”

“有……有可能”,范闲没想到李承泽替他想了这么一个好的借口,连忙顺坡下驴:“等下次我见他的时候,一定要狠狠骂他一顿。”

李承泽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抬抬手示意谢必安接着念。范闲长长的松了口气,却不知道,危险才刚刚开始。

接下去的这两卷内容,让范闲如坐针针,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所有李承泽原本应该出现的场景,根本都是只字未提。

靖王府诗会初见,没有。

李承泽公堂撑腰,没有。

街角边偶遇闲聊,没有。

祈年殿夜宴吟诗,没有。

出使北齐搭亭相送,也没有。

故事是相同的,依旧有范闲暴打郭保坤,依旧有他醉酒诗百首,但里面唯独没有李承泽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