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同人)云端同舟(49)
“!!!”梁闻道瞪大了眼睛,虽然当年言冰云被捕时,人尽皆知沈家妹妹对他有意,但梁闻道没想到言冰云对沈倾也有意,更没想到庆国朝廷会允许自家大臣,娶一个敌国重臣的妹妹为妻。
“你……你们是为了?”梁闻道不相信这其中没有什么阴谋。
“不必多虑”,李承泽一摆手:“小言公子和沈倾小姐,那是两情相悦,和国家政治无关,更不会以此挟制你什么。”
“所以陛下和我说这些,是想策反我吗?”梁闻道松了一口气,神经却依旧紧绷着。
“能在沈重手下多年的人,忠心可见一斑。即便北齐想要杀你,朕也没有这个自信能策反你”,李承泽微微一笑:“我和你说这些,只是为了履行我的承诺。”
梁闻道看了看手里攥了许久的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字:交代刺客身份,告知沈倾下落。
“好了,答应你的朕都告诉你了,好好养伤吧”,李承泽起身往外走:“想必北齐不会来救你了,回京后你便先在鉴查院大牢待一段时间吧。”
“陛下为何不杀我?甚至都不审问我北齐的秘密?”看着李承泽就这么走了,梁闻道觉得有些不可置信。
“朕欣赏有情有义的人。”李承泽在门外喊了这么一句,声音不大,梁闻道却听得字字入心。
在说范闲这边,到了挽芳阁,直接叫了那三个小姑娘过来。玉儿略做思考便说,她们出门时,撞见刘妈妈在屋外偷听,随后便神色匆忙的离开了挽芳阁。
早和李承泽对好了口供,玉儿说的滴水不漏,范闲听完也没说什么,只是给了她们些银票,便出门往东夷城回。
到了东夷城不远,看见王启年驾着一辆马车出来,范闲拦住他:“老王干嘛去?”
“哟,大人”,王启年忙停了车:“陛下让我把小葵姑娘送回宋国尹家村。”
小葵从马车里探出头:“范大人,和我们一起去吧,送我一程嘛。”
“也行”,范闲略一思索,上了马车:“就当出去透透气。”
三人说说笑笑的尹家村去,抛开别的不谈,这个活泼热情的小葵确实很招人喜欢。而且再这次舆论引导中,她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可三个人到达尹家村时,脸上的笑一瞬间消失了,原本的小村落,变成了冒着青烟的废墟焦炭!而村子的一角,竟然堆满了……烧焦的尸体!
“阿婆!”尹小葵尖叫一声,朝着最近的一具尸体扑去,全身都在发抖:“这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
范闲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安抚了哭到抽搐的小葵,让她先回到马车上休息。
“王启年,你觉得这是怎么回事。”范闲站在马车边上,皱着眉头问道。
王启年看到这场面也很是不忍:“大人,这多半也是北齐的手笔吧。”
“杀了十国国君,现在又屠村”,范闲眼中似是冒火:“争权夺利为何要牵扯百姓!还有没有点为君之德了!”
“大人,那这小葵姑娘,怎么办?”王启年瞧了瞧马车说到。
范闲略微沉吟片刻,拨开车帘询问尹小葵的意见:“要不你跟我回京都吧,我妹妹开了一家医馆,你可以去那帮忙。”
小葵抹了把眼泪,点点头:“多谢小范大人收留。”
“老王,你现在就带她先回京都吧,我怕在东夷城耽搁下去,还有变故”,范闲皱了皱眉头:“我一会传信,叫沿路的暗哨接应你。”
安排好了小葵,范闲赶紧折返,天黑前回了东夷城,和李承泽讲尹家村被屠村之事,李承泽也是一惊,随即又陷入沉思。
“我真没想到北齐那个小皇帝如此心狠手辣,刺杀也就罢了,竟然连屠村这种事都做的出来!”一说到这事儿范闲就止不住的怒火。
“我觉得似乎哪里有什么不对”,李承泽紧锁眉头:“北齐为什么要屠村?”
“为了掩盖证据……”范闲说到一半也发现了问题所在:“不对啊,宋国国君已死,我们也捉了梁闻道,证据确凿,本就不需要尹家村做什么。”
“没错,在这件事上,杀不杀尹家村没有意义,那就说明还有别的原因”,李承泽点点头:“比如说……掩盖某些人的过去。”
“如此说来更加佐证了我们的想法”,范闲庆幸之余也有些担心:“那我们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了?”
李承泽耸了耸肩:“没办法,不冒点险,怎么放长线钓大鱼?”
“真的好累啊,天天勾心斗角没完没了”范闲往李承泽身腿上一躺,闭上眼:“对了,东夷城你到底想怎么改革?”
“废诸侯国制度,并入庆国政体,下设州县”,李承泽想了想:“但其实我并不想动东夷城的贸易形式,你觉得我该怎么做呢?”
“有一个词叫‘一国两制’”,范闲躺在李承泽腿上,扬起脸来看着他:“行政体制必须按照庆国来,统一管理,但是商贸方面,朝廷不加干涉,让东夷城还是拥有一定程度的贸易自治权。”
“但不全面的管理,会不会产生不稳定因素。”李承泽有一些担心。
“贸易自治只是为了保持东夷城的活力,而行政体制的统一就保障了朝廷对东夷城的管控。”范闲搓着李承泽衣服上的刺绣说道。
“说的有道理,大哥和云之澜共同管理,双方都有牵制。”李承泽点点头。
“即便有什么情况,我们还可以采取经济制裁”,范闲语气很是骄傲:“明天带你去见一个人,你就放心了。”
“如此甚好。”李承泽笑了笑,拿起笔开始补充新的旨意。范闲在外跑了一天,也是累了,就枕着李承泽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