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庆余年同人)云端同舟(83)

作者: 綦霂海 阅读记录

“若若今天实在辛苦了,弘成刚赶回来,想来也是疲乏的很,在含光殿歇了,明日再回府也不迟。”李承泽站在门口,体贴的说道。

安排好若若那边,李承泽回头找抱着孩子的谢必安,却发现人没了。

“他说怕外面风大吹着孩子,先回居安殿了。”不知何时五竹站在那边指路。

范闲和李承泽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就往居安殿赶,一进门就看见谢必安跪坐在暖炉旁的地上。

“小谢你怎么坐地上了。”范闲一边从杂物间拖了个被罩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谢必安看看怀里的小皇子:“我不会抱孩子,怕摔倒小殿下,所以坐的低一点,安全。”

“怪我怪我,忘把婴儿床拿出来了。”范闲揭开蒙着的布,是两架木质的婴儿围床,谢必安小心翼翼的站起来,动作僵硬的把小皇子放进去。

李承泽倒是头脑清楚:“必安,即刻去含光殿让太后传旨,说娴贵嫔产后虚弱,已不治身亡,追封为皇后,孩子由朕亲自抚养。”

谢必安领命往外走,甩了甩酸麻的胳膊。第一次抱孩子,劲儿小了怕摔着,劲儿大了怕勒着,一时间不知如何使力。

传完旨从含光殿回来,刚进奉天宫的大门,就一个黑影拦住,谢必安下意识拔剑,却发现剑未在身边。定睛一看是五竹,手里正拿着自己那把断风。

“一个剑客不拿剑,等着挨揍吗?”五竹伸手,把断风递了过来。

谢必安有些不好意思的接过剑:“刚刚忙着抱小殿下来着,就忘了把剑随手放哪了。”

“你这么喜欢孩子?”五竹微微歪头看着这个冷面剑客。

“我最烦小孩”,谢必安摇摇头:“但这位是我家陛下的心头肉,就是我的小主子。”

“你还真是……”五竹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干嘛非把娴贵嫔说死。”范闲坐在床上,一边摇着婴儿床一边问道。

“若不如此,来探望祝贺的大臣女眷谁来应付?小皇子的满月、周岁庆典谁来出席?”李承泽瞥了范闲一眼:“怎么,你来扮演这个娴皇后?”

“陛下英明决断,臣并无异议。”范闲浮夸的拉长声音嚷着。

“再说,只有这样,才能名正言顺的把他养在我们身边。”李承泽补充道。

“不止如此吧”,范闲坏笑道:“陛下这是想做出一副思念亡故皇后的长情做派,以此为借口再不踏足后宫了吧。”

“怎么,小范大人不愿意?”李承泽佯装起身:“那朕今晚上就驾临后宫,好好去看看朕的那些妃嫔们。”

“你敢!”范闲伸手把他拽回来:“咱儿子还在这儿呢,你就要去另寻新欢?我告诉你你这是做梦!”

“好了好了我不去,你小点声,别吵着孩子。”李承泽瞧着粉妆玉琢的小皇子,伸了根手指过去轻轻戳了戳他嫩嫩的小脸,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柔软。

范闲闭了嘴,往李承泽身边蹭了蹭,两人肩并着肩靠在一起,看着躺在婴儿床里的小皇子。

两个人从来没有过这种奇妙的感觉,一个小生命的降世,一个属于他们两个的儿子。

第二天一早,李承泽叫了李弘成来居安殿,想把小皇子抱来,给他这个亲生父亲看。

没想到李弘成却拒绝了:“我就不看了吧,我怕一见就舍不得给陛下了。”

这话让李承泽和范闲都有些歉疚,范闲打破僵局:“难为你和若若了,我和承泽在此谢过了。”

“我们之前何必言谢”,李弘成抿抿嘴:“若若的意思是,希望这两个孩子的名字都由小范大人来取,就说是陛下赐名。”

“我来取?”范闲转头看看李承泽,见李承泽冲他点点头,便知道不是客套:“这样吧,取一个双生子的名字,但外人还看不出来。”

范闲在屋里踱步,脑子里飞速闪着无数个名字,忽然一句诗出现,让范闲灵光一闪。

“李羲和、李若华。”范闲停住脚步,抿着嘴十分满意的表情。

李承泽和李弘成异口同声:“有什么说法吗?”

“取自《楚辞·天问》中,‘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一句。”范闲解释道:“‘羲和’是神话中的御日之人,通常代指太阳;而‘若华’是神木之花,也就是所说的扶桑,生长在日出之处。”

“希望小皇子能快快长大,保护姐姐,也希望他们姐弟俩能相互守望。”

“这个名字好,若若肯定喜欢。”李弘成满意的点点头。

“那朕便下旨赐名、封地,封靖王之女李若华为衡阳郡主”,李承泽拿起笔来开始写亲笔诏书:“弘成,你觉得如何?”

“衡阳?”李弘成有些惊讶:“这地方是江南路能排到前五的富庶之地,陛下这么大手笔?”

“如今的封地改制之后,已经没有征兵纳税的权利了”,李承泽一摆手:“不过是个能让郡主休憩散心的地方罢了,不算什么。”

封地改革也是范闲提出的,大幅度减少封地的数量,即便是有,所有的权力也都归于朝廷。像李云睿那种在信阳封地偷偷养兵的行为不可能在发生了。

但李承泽愿意至少名头上给郡主挂个封地,这份恩宠也是独一无二的了,李弘成自然明白:“多谢陛下。”

“对了”,李弘成突然想一件事来:“若若说乳母的的饮食里切莫放盐,怕你们不知道,嘱咐一句。”

李承泽和范闲相视一笑:“我们不用乳母,范闲说孩子应该自己亲手养才好,有利于培养感情。”

“你们养……你们怎么养,你们怎么喂他啊。”李弘成表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