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幕后娇淑(325)+番外
作者:
双人青 阅读记录
阿黎也笑了起来,邪狞道:“会会面也好,要不然一切的准备不都白费了?”
“别带婉瑶去。”
阿黎晃着身子轻蔑道:“不带瑶瑶去有何意思?且如今的你,没资格对我说什么。”
“一旦昆顾锦见到婉瑶,你会将她置于险地。”
“呵!你让瑶瑶受到迫害,是你没本事,我可不是你。”
周俊不悦地蹙眉,阿黎却又道:“别和我讨论我的女人,你要是还想待着,就说说兵防的事。”
未城来信
我魂不守舍地在前院呆了会儿,李崇海欲言又止,却不好多说什么。婉柔和婉真全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说阿黎突然冲进府里来,杀气腾腾的,问我可是又和他吵架了。我不言语,两人也不好多问。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阿黎走了进来,见我抬头看他,他哼了一声,左手搂住了我,右手抱起了鬼子,说道:“回宫去!”
躺在床上的宝珠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被阿黎抱在怀里的鬼子莫名其妙地扭头看着他娘亲婉柔。我急忙掰开阿黎的手抱起嚎啕大哭的宝珠,嗔道:“宝珠才是你闺女!快把鬼子放下!”
阿黎看了一眼恸哭不止的宝珠,又看了看手里东张西望的鬼子,颇有几分不服气地把鬼子放了回去。
鬼子晃晃悠悠地走到我脚边,拽着我的裙摆抬头冲我笑着叫:“姨姨!”
“鬼子乖,改日姨姨再来看你。”
“妹妹!”
“好,下次带着妹妹一起来看你。”
“亲亲!”
我蹲下身来,亲了亲鬼子,鬼子则低头亲了亲宝珠,宝珠哭的累了,撇撇嘴睡了过去。
我们一行三人就这样离开了春府,荷花都没跟上来。阿黎飞檐走壁的一路到了皇宫,连皇宫正门都没走,直接翻宫墙进去,巡查的侍卫见了我们三个吓了一跳。我担了担衣摆,抱着宝珠回了春春殿,阿黎走在我们身后不言不语。
夜昙花最先得了消息来了春春殿,见阿黎也在,惊讶地问道:“你不是去巡营了吗?怎么才两天多就回来了?”
阿黎抢过我怀里的宝珠塞给夜昙花,直接推搡着她出去,说道:“这死丫头你照看两天!”
夜昙花来不及回话就被阿黎推出了门外,阿黎二话不说地插上了房门。
房间里只剩下我们两个,阿黎几步走过来,掐着我的下颚道:“若不是我察觉不对,赶了回来,你是不是就要跟着他走了?”
我垂了眼眸,低声道:“我没想过离开。”
阿黎嗤笑道:“你想离开但是你不敢,你不过是放不开而已。”
我拍开他的手,别过头去。阿黎按着我的肩膀把我压在床上,抬手就去扯我的裙带,我立刻攥住了他的手,阻了他的动作。
阿黎抵着我的额头,炙热的气息伴随着冰冷的语调说出:“你在想周俊?”
我咬唇道:“不要总强迫我,我不喜欢这样,我觉得恶心难受,觉得自己不堪!”
“我若不强迫你,何时等得到你想明白?何时等得到你转了心意?你就是个属乌龟的,受到点儿伤害就龟缩着不肯再出来面对,躲在漆黑的壳子里自我感伤。可我偏要掳着你的脖子,让你出来面对我,让你面对这一切,不许再逃避!”
“你就不能顾及一下我的感受?”
“你怎么不顾及一下我的感受?”阿黎咬牙道,“我也是有感情的人,你以为我看见你和周俊在一起,就当真什么都不在意吗?你就没想过我也会难过吗?”
我怔愣地望着与我额头贴着额头的阿黎,只瞧得见近在咫尺他漆黑的瞳孔,却看不到他的丝毫表情。我的心发涩,一时竟是无法回话。
只是我的歉意刚涌出,阿黎忽的低笑起来,随即竟是坐直了身子拍着腿大笑道:“哈哈哈,瞧你这傻样,你还真信啊!怎么可能有人然我难过!”
我坐起身来,拧着眉看他,以为他是故作欢快岔开话题,只是阿黎笑得一如往常,弹了我的额头一下,哧道:“傻妮子,你当我是周俊?我才不会说出这种没出息的话来!只要我想留你,谁都拐不走的。”
阿黎一如往常地玩笑,周俊来尧国的事情就这么一笔揭过了,谁也没有再提。事后阿黎没有处置李崇海,只是给他安排了许多事情,让他忙得没空见我。我也不再提周俊,也不会主动去问什么,阿黎也不再拿周俊刺我,一时倒是相安无事。让我恍觉如梦,仿佛见到周俊只是我自己臆想出来的。
腊月伴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而来,在这个白雪皑皑的早上,未城和仑国的书信同时送到,邀请尧国皇帝参加三国一城的会盟。未城的书信重复了仑国的邀请,并说年节时将派未城的使者前来,一则显示邀请的诚心,二则代表未城新任城主昆顾锦来探望前城主养女谭馨凝。
一时间满朝哗然,多是兴奋难抑,纷纷向皇上奏请要隆重接待未城使者。
在多数人看来与未城交好是百利无一害,未城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他们从来都是超乎于凡人的存在,以前人们想要认识未城和未城的人,却是没有丝毫的途径。如今开放的昆顾锦继承城主之位,自然让旁人多了许多心思。昆顾锦曾经四处游历,并多有贤明,不仅让人憧憬且更好接触。如今未城肯亲自邀请尧国参加会盟,是给足了面子,断然没有不应允的道理。
许多人都上奏希望阿黎能和昆顾锦这个新任未城城主交好,谭丞相更是点名了说谭馨凝与昆顾锦情同兄妹,可以一起带去会盟。
谭馨凝顿时声望打起,因着未城的书信水涨船高。想着未城亲自派了使者前来探望谭馨凝,许多朝臣请求加封谭馨凝为贵妃,给未城一个尧国重视同未城交好的印象。这些人一部分是追捧未城的,也有一部分是追捧谭丞相。这两种人凑在一起,就抵得了多半数的朝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