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挽清(571)

作者: 舞慈荏 阅读记录

而莉莲的小女儿也是个大胆的,面对陌生的小哥哥居然也不哭不闹,反而伸出手抓住了他的小手指就往自己的嘴巴里送。

莉莲急忙拉住她的手,将悦哥儿的手指拉出来,不让她握着。没想到这一下却惹恼了她,顿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嚎声,那响亮的声音中气十足,不仅吓了婉贞一跳,连悦哥儿似乎也吓呆了。

莉莲没办法,只好又将悦哥儿的手指塞了回去,那小女娃立刻便停止了哭嚎,然后“咯咯”笑了起来。

面对喜怒无常的婴儿,两个母亲对视了一眼,莉莲就露出了个尴尬的笑容,说道:“小女调皮,让殿下见笑了。”

婉贞笑着摇了摇头,看了看玩在一起很是开心的两个小家伙,说道:“不妨事。孩子还小,能懂什么?他们能够玩在一起,也是缘分,就不用管那么多了。”

说实话,她比较担心的反而是那个小女娃。看着那小小的身子,再对比一下旁边明显大得多的悦哥儿,万一一个不小心伤着了小女娃,她可怎么跟奥斯顿和莉莲交待?

让何嬷嬷和菊月看好了两个孩子,婉贞和莉莲就转移到了外间说话。

婉贞打量了她一番,笑着说道:“看你的样子,生产应该很顺利吧?”

就算洋人没有坐月子的说法,但若不是生产顺利,这会儿莉莲又怎么可能如此活蹦乱跳,还能出来窜门?

莉莲就笑道:“确实如此。这孩子并没有怎么折磨我,很快就出来了。”

婉贞笑道:“那确是好的。我生悦哥儿的时候,生了一天多呢”

两人就聊了些妈妈经,随后婉贞便笑着说道:“这孩子叫什么名字?定了没?”

莉莲道:“奥斯顿给她取了他**的名字,克绿斯汀。”

婉贞很了解外国人的取名习惯,闻言也不惊讶,只是笑道:“是个好名字希望这小家伙能给你们全家都带来幸福和快乐,那就好了。”

“是啊……”莉莲甜甜地笑着,看了看里间的门。

顿了顿,她收回了心思,又小心翼翼地问道,“尊敬的殿下,记得之前您曾经跟我们说过,有意进行一些投资的事情,不知道现在……您还有没有这样的打算?”

婉贞看了看她,不禁便笑了起来,道:“这个打算倒是有的,不过,我的丈夫,也就是皇帝陛下,还有些疑虑。我想,只要能打消他的疑虑,这件事情还是可以做的。”

莉莲便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晚上,当光绪回来,并没有提起他跟奥斯顿商讨的内容,婉贞便也不问。

又过了两天,紫禁城里突然来了位稀客。

婉贞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夫人,笑容中带着掩不住的疑惑。

虽然她很尊敬先生和夫人,他们也对她很是信任,但毕竟双方各有各的立场,也不可能经常都见面闲聊。若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夫人是不会主动跑到这皇宫里来要求见她的。

更何况,此次同来的还有张夫人,先生的心腹。

“夫人此次前来,不知有什么事?”婉贞笑着问道,决定开门见山,“该不会是特意进宫来探望我的吧?”

夫人便笑了,说道:“若是可以的话,我倒是想经常来看望看望娘娘,跟您聊天实在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尤其是我从您这儿听到的某些话,对我们来说确实有着醍醐灌顶的作用。”

“您太过奖了。”婉贞笑道,“学习都是双方的,我又何尝不是在您的话中得到了诸多教诲?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夫人笑着连连点头,道:“娘娘说的是。”

张夫人见她们寒暄得差不多了,便拿出了怀中一份文件,说道:“娘娘,事实上我们这次来,是真的有点事情想要向您请教,寻求您的帮助。”

婉贞早有心理准备,闻言也并不惊讶,点点头道:“若是有什么我能够帮上忙的,请但说无妨。”

夫人便道:“我们这儿有一份文件,娘娘一看便知。”

张夫人把手里的东西递出来,喜烟走过去接了,呈到婉贞手里。

婉贞大为奇怪,不由翻了翻手里的东西,顿时吓了一跳。

那赫然就是正在起草的新宪法的文本

她便诧异地抬起头来,看了两人一眼。

夫人笑了笑,说道:“娘娘应该也知道,这件事情已经延宕许久,迟迟不能达成最终的一致。我跟外子商量了一下,若想要打破如今这个僵局,怕还是得劳烦娘娘出手才行,所以就把这个东西带来了。”

婉贞看了看手里的这份文本,原本并不显得沉重的东西,她却突然感到了重逾千斤。

第三百八十五章 办法

在夫人和张夫人期待的目光下,婉贞缓缓打开了新的宪法大纲,然后慢慢地看了起来。

越看,她的眉头就越是皱到了一起,看了十几页之后,突然明白了夫人特意把这个拿来她看的目的。

她抬起头,看着夫人,夫人也看着她,脸上露出了苦笑。

“您也看见了,娘娘,就是这么回事。”她说道,忍不住叹息了,“这真的是一个民主国家应该有的宪法吗?”

婉贞于是也忍不住苦笑起来。

之前清政府也曾经订立过一次宪法,但那部宪法在后世被公认的就是一出闹剧。她原以为这次有革命党的参与,事情会有所不同,现在看来,是她太天真了

有哪个民主国家的宪法会规定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的?

如果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那要议会来何用?那跟君主专政有什么不同?

如果这就是那份已经“起草”了半年有多的宪法草案,那也难怪到现在都迟迟无法成形,仍旧处于“起草”途中了
上一篇: 乾隆废后翻身记 下一篇: 雍正皇后种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