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挽清(611)

作者: 舞慈荏 阅读记录

五,首相为国家实际领导人,统领内阁实施政府职能;

六,皇族成员仍然具有参与国家政权之权利,享有选举与被选举权;

七,皇室日常开支按国家财政千分之一的比例划拨;

八,……

零零总总上千条,厚厚的一撂文稿,婉贞只看了前面关于皇室的部分便停了下来。

她已经了解为何光绪的脸色会那么难看了。

“皇上,”她放下宪法草案,笑了笑说,“这是您和五爷、六爷、还有先生他们努力了数年的东西,如今终于可以完成了,难道不高兴么?”

光绪叹了口气,道:“如此宪法,真不知道对我大清是福是祸,如何高兴得起来?”

婉贞拉住了他的手,温柔说道:“皇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时代的大潮中保住了大清皇室,又让大清踏上了跟列强一样富强兴旺的大道,当然是福了”

“保住了皇室?还是牺牲了皇室?”光绪又叹了口气,“谁能说得清?”

婉贞心头一紧,用力握紧了他的手,道:“皇上,强盛如大英帝国都不得不实行君主立宪,国君同样交出了手中的权利,更别说法、德等国的皇室直接就消散在历史长河中。您若是不这么做,我大清皇室还能否存续下来?若是不君主立宪,怕是想要安安稳稳做个富家翁也难,您这是最正确不过的选择了”

光绪深深看了她一眼,轻轻将她揽进怀里,叹息着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若不是因为你,就算明白,我也要去奋力一搏的总不会就这么心甘情愿交出祖宗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江山。”

“皇上……”她的眼眶湿润了。

她知道他说的是真话。

他虽然历经磨难,却也养成了执着不屈的性子。因为是她前前后后、奋力游说,他这才勉为其难点了头,否则若是以他个人的性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他却忽尔笑了,抱紧了她道:“可是,我居然一点都不后悔若是能够拱手河山、博你一笑,那便也值得了。更何况从今以后,我们可以寄情山水、遨游天下,去过那只羡鸳鸯不羡仙的逍遥日子……若是没有遇见你,我如今怕是骨头都化成灰了,哪儿还能有现在的幸福?”

她不由得破涕为笑,娇嗔道:“皇上……”

他微微笑着,大手抚上了她的肚子,已经渐渐显出了形状来,便笑着说道:“如今,我终于有时间可以好好儿陪着你们母子,好好儿陪着我未出世的孩子,不用担心江山社稷,不用费力去维护皇室尊严,算是彻底解脱了。”

婉贞便笑道:“皇上为了大清江山,已经辛苦了二十多年,如今也是时候该歇着了。”

光绪抱着她,夫妇俩相依相偎,方才的那些个委屈和不甘便随风而去,剩下的只有淡然,还有满满的幸福。

两日后,光绪在养心殿传唤了载沣和载洵兄弟,以及梁启超等朝廷的中坚分子,告知了他们自己的决定。

许是因为早有心理准备,当听到他决定接受这份草案的时候,众人都并未感到十分奇怪,只是沉默不语。

“皇兄,您真的要接受么?”载洵毕竟性子急些,忍不住问道。

光绪点了点头,道:“世界发展之潮流如此,若不接受,怕是接下来就是大清倾覆的结局,到时候,更是鸡飞蛋打,一场空。”

“或许,我们可以不用立宪,同样重振大清。”载沣也忍不住说道。

“你以为我们比之大英帝国如何?比之法国如何?比之德国如何?”光绪一连三个问题,问得众人哑口无言,“梁卿,你久居日本,我大清比之日本又如何?”

殿上人都不由自主低下了头。

不甘承认,却不得不承认,时代已经逼着他们走到了最不愿走的那一步

“退一步说,”光绪苦笑了一下,“即使君主立宪,朕也算是保住了我大清皇室,皇族中人仍然有着出将入相的资格,只不过不如以前那么便利罢了。如此成绩,将来在地下面对列祖列宗的时候,朕……也算可以交代了吧?”

“皇兄……”载沣和载洵有些哽咽,瞬间便湿润了眼眸。

“皇上……”梁启超等人双膝跪下,泣不成声。

辛苦了这么多年,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是成功?还是失败?

光绪不知道。

是非成败、千秋功过,只留待后人评说吧

他疲惫地叹了口气。

既然做了决定,就该毫不犹豫地执行下去。

尽管没有了权柄,但……君无戏言

很快,先生他们就接到了朝廷的消息,宪法草案……通过了

一瞬间,泪水模糊了先生的眼眶,他的心潮澎湃,绝不会亚于光绪。

奔走半生、辛劳半生,还以为有生之年看不到中国的民主政治,没想到,今天却彻底颠覆了他的认定

终于成功了啊

他摇晃了一下,差点一头栽倒在地上。

“先生”一旁的人急忙扶住了他,夫人也冲了上来。

“夫人……我们成功了啊”他拉着夫人的手,泪水横流。

“是啊……”夫人也是泪如雨下,无比感慨。

回想起这么多年的点点滴滴,原以为要用生命去争取的东西,没想到竟然能用这么平和的方式就得到

“这事全靠了娘娘若没有她,中国的曙光还很远、很远。”她叹息着说道。

先生终于慢慢镇定了一些,闻言也是一叹,点点头道:“能够有娘娘在,是我们的福气,也是中国人的福气”

夫人就思忖着道:“要不,我进宫一趟,当面向娘娘道谢?”

先生摇了摇头道:“还是先等一等吧君主立宪,对我们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但对皇室来说却未必如此。但凡是人,原本大权在握,却一夕之间拱手相让,心里必定是不好过的,皇上和娘娘也需要时间来沉淀心情、接受现实。你现在进宫,岂不是让他们更加难过?”
上一篇: 乾隆废后翻身记 下一篇: 雍正皇后种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