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学弟们去香港中文大学参观。美丽而古老的学府,自然比刚建起的商大新区更有人文底蕴。恍惚间,似乎是到了汴梁大学老校区,只是建筑中多了些许西方神韵。
商大的学弟们可顾不得这些。一路行来,兴高采烈。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同学们混熟了,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散在校园。好在活动要求并不是太紧,王成军和校方负责人稍微商量了一下,安排了集合时间、地点,就随他们去了。
晚上,中大崇基礼拜堂,中文大学与理工大学的学生们一起为来自中原的同学准备了精彩纷呈的晚会。礼拜堂可容一千余人,比商大建成的最大的报告厅都大几倍不止。建筑内外,设施都是一流的,难得的是一进门,便嗅到那股醇厚的学术气息。
学弟们自然被安排到了最靠前的位子。奇怪的是,除了学生代表和晚会的负责人,会场竟没有学校的领导出席。想想也就了然,这是学生们的事,领导们也乐的让他们好好热闹热闹,多不得拘束。张青进来礼拜堂,一眼就看见台里负责直播的摄影师在做最后准备。安排自己这组的同事去帮忙,回头到后台去看台里派来的主持人和学生主持人准备情况。经过王成军的座位时,两人相视一笑,却是两天以来,第一次认真对视。
张青越过王成军,径直到了后台。找到同事许小辉和胡二虎,见他们正和搭档在对台词。微笑着点点头,转身出去。到了摄影师旁边,帮着他们调试机器,默默思考着此次采访的报道,不时盯着舞台上下,企图捕捉一些演出花絮。
晚上七点整,礼拜堂大厅,灯光熄灭,正前方舞台上,亮光骤起。四位意气风发的主持人,从容走上台来——晚会正式开始。
张青自那时起,就一直隐身机器旁的阴影里。黑暗中,带着眼镜,有些反光,摘下来揉揉眼,复戴上,在镜头里看见学弟们都是精神奕奕,心里自是欢喜。倒是王成军有些心不在焉,犹豫一下,趁着节目空挡,众人鼓掌之时,潜身来到他座位旁边,蹲下来,提醒:“镜头可能随时切到,注意仪表神态!”
王成军应了一声,朝她这边看了看,眼睛似乎突然一亮,旋即又黯淡下来。顺着他的视线,张青向身后看去。一簇人,如众星拱月般,拥着一名裙装女子,大步向这边走来。立刻明白了王成军眼光变化的原因——著名歌手——鲁豫星!同时,也是商大的校友。这才想到同事说她这几日在香港巡回演唱,想必也是为了学弟们才来捧场的。又想到王成军与她——一丝酸楚,涌上心头!略一颔首,趁着大家都在欢迎歌星到来之际,隐回摄影机旁。等王成军再去寻她之时,人已不见。
中大和理大的学生,个个身怀绝技,惹得胡二虎一个劲得跟学生搭档李宁说:“你们毕业以后千万不要去凤凰卫视啊!我怕你们跟我抢饭碗!”同样的危机感许小辉也有。中大一曲天鹅湖,引得台下无数人兴叹。理大小提琴协奏曲,让人听起来如醉如痴。大家都憋足了劲要看商大学生的拿手绝活儿时,王成军却有些为难了。这些学弟的素质过硬,他还是知道的,只是,能不能在文艺上也与这两所大学学生平分秋色,还是未知。护卫队队长孙英斌坐在他左手,似有感悟,微微侧头,耳语几句,王成军点头微笑不语。
首先是二十五人,一名指挥站在中间,其余组成三排大合唱:《保卫黄河》。纯男音,气势磅礴、音色雄浑,如黄河壶口瀑布一般,未见壶口,先闻河吟!舞台上的演唱者均服饰鲜明,军姿齐整。张青听了,也不禁想起每次回家过黄河时,那浑浊的河水,呜咽东去。
接下来,五名护卫队队员上台,四名手里各执乐器,分别为板胡、板鼓、堂鼓、梆子,分别落座。为首一人,走至台前,看四人坐稳,对着话筒,点点头。鼓乐声起,却是最富民风,那站在台前之人,轻启双唇,听声辩人,老生忠浑之气,尽诉十数年悲凉——一曲《程婴救孤》,换得台前台后,几腔悲怆!
礼拜堂在经历了几秒的沉寂之后,掌声雷动!
张青也是久不闻乡音,这么一来,反而想起了家里爷爷就好这口。正在思乡,几个学弟已然稳步下台落座,许小辉上前报幕——这可是压轴戏,鲁豫星的歌啊!
然而,商大的人就是与众不同。鲁豫星上台,并不按照主持人的预先安排,而是止住音乐。优雅地对着许小辉一点头,算是道歉,之后就请方才几位学弟上台为她伴奏,并且,点明希望王成军中校赏脸,司胡。
王成军刚才一直与孙英斌耳语,听到她这样讲,略微犹豫,还是起身上前。张青小心地吸了口气,扭头去看台下众人的反应。
没想到,身为流行歌手的鲁豫星,京剧功底也是这般浑厚。一曲长生殿,三日绕梁悲!未闻颦与笑,腮边双泪垂!
张青暗骂自己感情泛滥,急忙收心,抬头看见鲁豫星款款颔首,飘然下台。留下台上几位学弟眼睁睁地看着王成军。
王成军的眼睛,却是扫了扫台下,略一点头,请学弟们下台落座,自己却接过话筒,问:“请问凤凰卫视的记者张青小姐在吗?”
摄影师听了,急忙把镜头转了过来。头顶的灯光也及时亮起。张青在众人的注视下,举起手臂,表示她的存在。王成军面如止水,对着话筒问:“在场的商大学子,除了国旗护卫队的同学,还有鲁豫星和张青两位。刚才鲁豫星已经为大家一展歌喉,请我们的张青记者也献上一曲!大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