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戏春娇(130)

作者: 过春雪 阅读记录

微笑僵住。

抬起眸,他看见一旁的黑衣男人,没有犹豫地跟着跳了下去。

第73章

三更天, 夜色浓稠,本该是黑暗的。

直到一群人涌入平安山,火光凝聚成一片, 几乎将整座山都点亮。

不知找了多久。

白术同十一追回来,先发现了山上的尸体, 与此同时, 沈确领着人往山下走。

彻夜未眠,也无人敢掉以轻心。

直到第一抹微光透过云层, 沈确带着人,终于在山下找到了一点痕迹。

隔着长河,沈确勉强看清对岸的人影。

他抬步走去,只看见石子上, 散落的血迹。

没等他细看,白术从山上赶下来, 他站在河岸的另一边, 放声大喊道:“沈大人,长公主刚来,圣上大怒, 让你务必在今夜就将人寻到。”

“……”

谁来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确没应, 额上已布满冷汗。

他看着倒在浅岸处的人影,缓步上前。

男人倒在浅岸处,溪水洗刷着他的发丝, 他闭着双眼, 眉眼淡然, 面容平静。

怔了半响, 沈确才敢抬手试探眼前人的鼻息。

还活着,他拍拍心口, 知道自己这官是保住了。

手搭在宋知礼的后脑上,沈确想将人拖起来。

刚松口气,他一垂眸,却见到一手的血迹。

两眼一黑,脚下一个不稳,沈确差点一头栽进一旁的河中。

被这样的江河淹没是什么感觉?

是窒息的压迫。

是看不见光。

鼻腔被堵住,密不透风的冰凉会将整个人都包裹。

猛地睁开眼,陈在溪支起身。

她还未从回忆中缓过神,胸腔正剧烈起伏着。

昨夜的记忆历历在目,她呼出口气,缓缓将自己蜷缩起来。

小师傅没有骗她。

从那么高的地方坠下,醒来时竟真的无事。

不只是无事,她甚至感受不到一点疼痛,只剩下那股被水淹没的窒息感。

陈在溪弄不明白。

室内寂静,一股鱼腥味浅淡,不知过了多久,她才从记忆中回过神。

朝右的木门在此刻被人敲响。

“阿婆。”

陈在溪轻声应道。

下一瞬,门被拉开,一个带着灰蓝色发巾的老人走进屋。

乔阿婆上了年纪,走起路来极其缓慢,她躬着腰,一步一步走到床边。

“小姑娘你醒了?”

陈在溪点头:“嗯。”

“你是平安村里的姑娘吧,”乔阿婆眼睛不好,她反复揉了揉,担忧道:“你是哪家的,阿婆找人送你回去,你们这些姑娘现在可真是胆子大,还敢一个人出来摸鱼……你爹娘也是,都一个晚上了还没来找你……”

絮叨声在耳边,陈在溪默默听着,没一会儿便泪流满面。

她脱下了自己的粉裙,换上了极不合身的麻衫,粗糙的布料磨得她全身泛红。

但心中的难过好像又不来源于此。

她无声流泪。

乔阿婆没见过像她这般哭得女孩,稍稍一顿,只好话音一转:“算了,小姑娘你也不要难过了,瞧瞧你这不是没事吗?其实每年都有人从上游沉下来,这要怪还得怪做爹娘的没看好你……”

“可是我没有阿娘了,我回不了家。”

陈在溪觉得有些迷茫。

还要回宋府吗?可既是回了宋府,怕是也活不长吧?

如果表哥知道她还活着,会把她抓进地牢,还是一刀杀了?

怎么会这样,明明活了下来,她却觉得自己和死了没有区别。

越想越难受。

“你小小年纪是来这儿寻死的?”耳边,乔阿婆的声音变得尖锐起来:“早知你是要死,我还将你拉回来干什么。”

她语气很凶,陈在溪吓了一跳,当即便摆手:“阿婆,我,我没有寻死。”

“那不就行了。”乔阿婆跟着呼出口气,态度又缓和下来:“你不是寻死,那你原是打算干什?”

“原是打算去……”陈在溪眨了眨眼。

是不是可以就这样死去,她是不是可以,就像这样‘死去’呢?

***

乔阿婆说,从清平县到清浙江阳,得有一千里往上的路程。

要先乘马车到随安,一路过去,得花上十天半月。

随安紧靠着清浙,清浙一代水路多,若是到江阳,恐怕还得坐船。

临行前,乔阿婆将还未干透的粉裙还给陈在溪。

除了粉裙外,还有一支玉簪,一根红线,以及挂在裙上的荷包。

这些都是从她身上翻出来的。

陈在溪看着手上的物件。

荷包里装着一份路引和十两银子,路引是老夫人找人置办的,而银子是临行前,绿罗放进去的。

红线,红线绕在手腕上,可以保平安。

“……”

这四样,就是她唯一的家当了。

陈在溪不知如何形容这种感觉。

有些害怕,又有些期待。

她的家乡景江是很小的县城,她连着赶了半月的路,才从景江到上京。

可上京城太大了,她不喜欢。

她好像,终于可以离开了。

天色稍晚,乔阿婆仍送她出门,她说既是救了人,便要将人安顿好才有功德。

在清平县,陈在溪点了两碗馄饨同她一起吃。

清汤上飘着翠绿的葱花,她喝了口汤,又有些想哭。

“走吧。”乔阿婆已经缓缓放了勺子。

院里还有鱼未腌制好,等送走了陈在溪,她还得回家腌鱼。

秋日已至,云层遮掩日光,这样的天气,是黯淡的。

乔阿婆的身影缓慢移动,她右腿比左腿要短一截,看起来很不灵光。

上一篇: 诱佛破戒 下一篇: 御史大人的纨绔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