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戏春娇(4)

作者: 过春雪 阅读记录

绿罗郑重地点头,她知自家小姐说得话都有道理,只在心里好好反思。

两个人行至东院时,刚过卯时不久,老夫人身边的嬷嬷见陈在溪姗姗来迟,脸上的笑意淡了些许。

她站在门边,眼神冷漠地看过去,“溪姑娘若是觉得来夫人这一趟麻烦,那改明儿就别来了。”

陈在溪笑着:“李嬷嬷,自是不麻烦的。”

这香纱自带寒气,微风吹过,陈在溪还挂着笑的脸僵住,下一刻没忍住,轻咳一声。

李嬷嬷立刻轻嗤,“ 只是每日请个安的功夫,难不成都累到溪姑娘了?”

“对不住嬷嬷等我,实在是有些事耽搁了,在溪自是不累的。”陈在溪忙回。

“溪姑娘要是在晚些到,老夫人怕是就该用饭了。”李嬷嬷面色不善,话落后转身进屋。

陈在溪只低头跟上。

进了堂屋,屋内摆放着七把黄花梨交椅,老夫人坐在最前方,手里拿着杯茶,瞥见陈在溪,只轻点了下头。

紫檀木香案上,几缕香烟散开,鼻腔间嗅得檀香,陈在溪羽睫轻颤,藏在袖子下的手正发抖。

老夫人的院子里,一物一件自是顶好的东西,陈在溪从不多看,只觉这屋子的每一处,都是说不出来的压抑。

她双手交叠在一起:“老夫人万福。”

老夫人点点头。

“那在溪先去厢房给祖母抄经祈……”

“溪丫头且等等。”老夫人慢慢悠悠地放下手中茶杯,终于正眼看她。

陈在溪感受到这似有若无地目光,微微抬起的右脚放下,随即僵住。

“溪丫头可是嫌老太太我这儿偏僻了?”

一道声音落下,瞧这话说的,陈在溪忙摇头:“怎会偏僻?”

说起偏僻,那也是她的院子偏僻,可老夫人偏偏一点不提,只专门往自己身上引。

陈在溪明白,这是为了能“顺理成章”地说出后半句话。

窗外树影婆娑,老夫人只抬起茶杯悠悠喝了口茶,却不说话,只是偶尔看一眼陈在溪。

时间一秒一秒流逝,气氛凝固住,陈在溪只觉屋内更压抑了。

烟雾升腾,檀香袅袅间,老夫人终于又抬眼,不紧不慢地问道:“那溪丫头今儿是怎么回事?”

果然。

陈在溪呼出口气,面色不改地道出早已想好的说辞:“是在溪昨晚贪凉,吹了好些夜风,导致夜里有些发热,今早便起晚了,在溪是很乐意来看夫人您的,日日也都挂念着呢。”

话落,陈在溪仍是低着头,一秒,两秒,头顶传来一道——

“是这样便好,我也不是不通情达理之人,你去便是。”

这便是过了,陈在溪点头,道别后被嬷嬷领到一边厢房。

屋内没什么装饰,只一套桌椅,桌前木窗被支起,阳光透进来,透在桌上的纸笔上,一片宁和。

陈在溪对这间屋子还算熟悉,拉开椅子先坐下,没一会儿,嬷嬷领着一个丫头过来。

丫头手里拿着个小盆,这是要净手,陈在溪就将手放进盆中,随即,绿罗递过来一块手帕。

走之前,嬷嬷又吩咐丫鬟点上一根线香,香烟散开,陈在溪挽起袖子,露出一截白嫩纤细的手腕。

执笔,打开佛经,从昨日断掉的地方继续抄。

实际上,陈在溪很讨厌抄写。

比不得大户人家,她只在幼时上过几个月的私塾,学上得少,一手字并不出彩,因着字丑,陈在溪不太爱写字。

但老夫人让她抄,她怎有理由拒绝?

思及到这,陈在溪看了眼纸上小字,下笔时更认真了些。她写字甚在整洁,笔锋并不出众,好在是小门小户的出生,能写出这几字已算不错,让老夫人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

安安静静抄了一个时辰,陈在溪终于停笔,抬眼往窗外望去,刚想看看风景休息片刻,克没等她细看,耳边忽而传来几声打闹的声音,很是欢快。

陈在溪顿住,有些迷茫。

绿罗上前两步,细声说:“小姐,是妙仪姐儿她们来了。”

今儿才11,还没到来请安的日子,妙仪姐她们怎么突然来了?

陈在溪细眉蹙起,一边思考一边起身:“那走罢,姐姐们既然都来了,我们也不能躲在这屋子里不见人。”

室内氛围太和谐,不知姐姐们是带来了什么好消息,惹得老夫人满脸笑意,连见着陈在溪也不摆脸色了,只挥挥手:“溪丫头先坐。”

这样和蔼的语气……陈在溪受宠若惊,内心却更加疑惑。

来宋府已一月有余,她和老夫人也打过不少照面,可像今日这样开心的时刻,几乎是没有。

所以是什么消息,弄得老夫人这样欢喜?

没有让陈在溪思考太久,谈笑间,老夫人似是等不及一样站起身:“妙仪姐,我去门口看看你知礼哥到了没有,你领着妹妹们一会儿就来正厅用饭。”

知礼哥。

陈在溪提取出这三个关键词。

一切好像都串联起来,原来是绿罗口中的这位大表哥回来了,只是没想到这样快。

老夫人说着,匆忙地就出门,只剩下一屋子的姑娘们继续笑。

“妙仪姐儿,你这消息怎比老夫人还要灵些?大哥莫不是就派人给你说了,怎得,我们这些妹妹就不是妹妹了吗?”宋晚云和妙仪最是熟络,故意打趣着说。

“是秋叶上街帮拿我胭脂时遇到了那守门的侍卫,这才知道大哥已经过了城门。”宋妙仪喝口茶,表情尤其认真:

“你知大哥一向爱清净,不喜家里因为他大办,他哪次回来不是悄无声息的,怎会专门派人来给我们这些妹妹给消息?这话可不要传到大哥那里了。”

上一篇: 诱佛破戒 下一篇: 御史大人的纨绔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