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把人设当了真(15)

作者: 悄悄敲礁 阅读记录

“你别老在屋子里闷着,对身体不好。”一天早上,钟青不知道从哪里拿了身衣服,催着我换上,硬是要拉我体验生活。

“眠哥,你脱鞋试试,真的舒服,不骗你。我小时候最爱刨花生了。”

钟青赤着脚走在我前面,时不时弯腰把干硬的草梗丢到远处。

我穿着鞋都感觉脚底下石头硌得慌,“悠着点,你也不是十年前了。”

“你跟着我走呀!”

我一看钟青两脚白得发光,一看就是养尊处优很多年的样子,“你要是意外受伤,在许钧的组里可体验不到人文关怀。”

然后钟青就把脚底板抬起来。

我不明所以,“怎么了?”

“看,我有茧子的!”

“……在哪,看不见。”

“眠哥,你是不是近视?”

我确实近视,但钟青所谓的茧子也当真不值一提。

一旁翻地的真农民乐呵呵地把脚底板一亮,钟青的脸立马红到了耳朵根。

“哈哈哈哈哈!”

真到了演戏的时候,钟青的表现还是挺长脸的。

许钧嘴里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几乎每拍一条都要停下来讲一下,一旁的制片人看得脸都绿了。本来就要赶进度,还抠得这么细,烧得谁的钱啊!

然而,谁都知道,这已经是许钧非常满意的表现了。

他要是真的不满意,通常会一言不发,只阴沉着脸,等演员自己悟,再然后就是国粹大爆发了。

人真是奇怪。

从前许钧骂明馥一的时候,我觉得他导演也做得一般——演员不会演,你好歹教一教啊?还不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自己心里有气一股脑发作在演员身上?排斥资本塞人,有骨气你不拿钱啊?

但是现在许钧对着钟青一团和气,我又觉得导演与演员之间是要讲缘法的,强求不来。

钟青进组一周,我连片场点卯都不去了。

因为这本来就该是个单机游戏。

《落花生》由许钧一家独大,所有的计划放在许导这里就都成了废话。整部电视剧他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想拍哪个情节就拍哪个情节,调度表在他手里就是张废纸。

他老人家理由也很充分,一来都是实景,场地好调度;二来进组前他就要求所有演员熟读整个剧本了。开机前他甚至还口头考过试,答不上来的一律不给好脸色。钟青虽然错过了这个环节,但很快从其他工作人员嘴里听说了“许判官”的丰功伟绩,从此沉迷“背题”无法自拔。

能考上985的脑子确实好使。不出三天,钟青不光把自己的剧本记得滚瓜烂熟,在别人卡壳的时候甚至能小声提醒。

他自认做得不明显,殊不知在别人眼中早成了一枚大头钉。

再有就是许钧要拍原汁原味的乡土剧,要求所有的演员入乡随俗,这就涉及到说方言。归根结底还是演戏,说个神似就好了,偏偏钟青“原力觉醒”,土得惟妙惟肖不说,还隔三差五就把对手戏演员逗笑。

这一笑,全白干。

哪怕不是钟青自己笑场,这责任也得他来背。

于是很快地,钟青开始哪哪都不对劲了,反复NG,整个片场黑云压顶。

“您是真黑啊!”Wendy在一旁吸气。

没错,我是故意的。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时隔多年,钟青骨子里的清高还是一点儿都没变。一起拍《诀尘》的时候,钟青就凡事力求做到最好。他不懂得和光同尘的道理。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也不能说他一点长进都没有。之前拍《家》的时候,钟青还是会收敛的。

只是这次和许钧合作,同事又都是大腕,钟青“爱现”的本体又出现了。

眼见钟青沉溺在自我怀疑中无法自拔,我终于出手了。

“问题出在哪里?”

钟青肉眼可见的消沉,“我以为,这种班底会精益求精……”

我斜眼睨他,“什么叫这种班底?拍正剧就高人一等?瞧不起我们草台班子啊?”

万宇正剧零实绩。试问谁不想名利口碑双丰收呢?

钟青低头不语。他是许钧的真爱粉,看过许导所有的作品,甚至连他早年前那本狗屁不通的语录都买回家了,一直拿许钧当偶像看。

我一鼓作气,把这段时间以来剧组传出的负面评价都说了一遍。当然,其中不免添油加醋,最后总结道:“少发挥,听指挥。明白?”

钟青的意见不是没有好的,只是他没有处在导演的位置上,就没必要说不该说的话。

电影电视剧都是群体的艺术,个人的光芒再璀璨,一旦和整体不协调,那就是不合格的。这是许钧的价值观。

也确实有道理。

然而,不是每一部剧都适用这种理论。只是这些话现在就没必要讲给钟青听了。

再度回归片场的钟青泯然众人。他不再早出晚归,反而像其他人一样按点出勤,甚至还会时不时地溜出片场。只有我知道,他比从前更拼命了。

除了早起锻炼健身,钟青每天雷打不动地留出时间给自己充电。他随身带着一本口袋字典,一有空闲就翻着看;闭目养神的时候,耳机里放着的是英语听力。听阿武说,进度不紧张的时候,钟青还会上网课……

钟青确实和别人不一样。

我们心里都清楚——唯有自身,永不背叛。

钟青进组接近两个月的时候,原来出事的太子殿下渡过难关了。那位在网上只发了个声明,低调得很,私底下却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

先是有人爆料钟青靠潜规则抢角色,再来就是演技颜值人品全方位铺开的拉踩通稿。

上一篇: 苍白月光 下一篇: 游向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