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我被金大腿缠上了!(10)
“太夫人,侯爷,不好了……”
“顾家来了人,说是要搬夫人的嫁妆……”
乔氏眉目阴沉下来,冷冷扫了宁皓一眼,“我绝不会让你和青秋和离!”
然后快步离开。
宁皓出了一会儿神,这才重新提起如有千斤重的笔。
……
顾青秋随着顾宜平和顾青城回了顾家。
这时候的顾家还没发生那么多无法挽回的事,纵然也有不顺,但总体气氛仍是安宁和乐的。
比起宁远侯府,顾家显然要逼仄很多,但回到这个自己生活了十余年的地方,顾青秋整个人都自在了起来。
顾青秋才入了垂花门,周氏便迎了上来。
“青秋……”
周氏面上仍能看出病容,她先是将顾青秋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自责地道:“都怪我,若是我对你再多上点心,若是昨日我也去了宁远侯府……”
顾青秋笑着挽了周氏的胳膊:“大伯母,我一个人被恶心也就是了,难不成还要您也跟着被恶心?”
周氏还要说话。
“大伯母,”顾青秋认真地道:“我是您和大伯养大的,您应该最清楚,我拿起也放得下!”
所以,哪怕前世因为顾忌着顾家发生的种咱并未与宁皓和离,但之后的二十余年,顾青秋也只当宁皓是同住一个屋檐之下的陌生人。
她从不是拿得起放不下的性子,更不会为不值得的人而费神。
顾青秋只后悔没当机立断与宁皓和离,白白蹉跎了二十年的大好时光,也让大伯和大伯母为她操心了那么多年。
想起头发斑白神情疲惫的大伯母自责地对自己说着“对不住”,顾青秋湿了眼眶。
周氏吓了一跳,连忙道:“好好好,咱们青秋说什么是什么,大伯母再不说了……”
一家人回了主院。
顾宜平面色肃然:“青秋,你要和离我们都支持你,但你那婆母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周氏点头。
因为顾宁两家的婚约,周氏与乔氏也打了不少交道,别看乔氏在谁面前都是一副温和无害的模样,但是不是温和无害不能只看表面。
当年老宁远侯去世的时候宁皓才十四岁,宁家旁支看到了机会,几乎是一拥而上,就想从宁远侯府撕下一块肉来,甚至还有人直接瞄上了爵位,想要取宁皓而代之。
说当时的乔氏和宁皓是被群狼环伺一点不为过。
可到最后,宁家一众旁支不仅没得逞,还落了个名声尽毁的结果,一直到现在,京城的人们提起宁家旁支时,还是要拧着眉头说上一声“贪得无厌”。
虽然这些趁火打劫的宁家旁支是活该,但也不能看出乔氏的手段。
是以,虽然做了亲家,但周氏对乔氏向来是敬而远之的。
“青秋,你大伯说得对,乔氏只怕不会轻易罢手,她占了个婆母的身份,若是存心使坏……”周氏紧紧拧起眉头。
她担心顾青秋吃亏。
“大伯,大伯母,你们放心,我有准备的……”顾青秋淡淡地道:“我已经让人递了牌子进宫,皇后娘娘已经允了我明日进宫,待出宫之后,我会回将军府看望荣嬷嬷。”
顾宜平和周氏听得眼中一亮。
“对了,我怎么就把荣嬷嬷给忘了?”周氏道,“有荣嬷嬷镇着,不怕乔氏作妖!”
顾青秋轻轻一笑。
她其实也可以完全靠自己来收拾了乔氏,但就如周氏所说的那般,乔氏有天然的身份优势,顾青秋亲自出手很容易于名声有损。
名声这东西……
有时候毫无用处,但有时候,却又至关重要。
乔氏还不值得顾青秋为她损了名声。
见顾青秋心中有成算,顾宜平和周氏便也放下心来,顾青城也跟着松了口气。
趁着三人放松心神,顾青秋冷不丁道:“大伯,大伯母,哥,最近你们都辛苦了吧?”
“是啊……”
周氏才说了两个字就意识到说漏嘴了,连忙补救:“家里好好的,辛苦什么啊?”
顾宜平也连忙点头。
顾青秋只静静看着他们不说话。
顾青城便叹了一口气:“父亲,母亲,青秋既然都回家了,早晚也会知道的……”
顾宜平和周氏沉默。
顾家最近确实是多事之秋。
顾宜平和周氏育有一女一子,长女顾青瑜今年二十三岁,已经出嫁,一子自然也就是顾青城了。
拢共也就两个儿女,最近还都不太平。
先是顾青瑜。
顾青瑜的夫家姓林,公爹是正三品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林正奇,夫婿林展成也是个年轻有为的,半个月前在殿试上被点为了二甲头名的传胪。
顾青瑜和林展成几年前在灯会上一见钟情,成亲之后感情好得有如蜜里调油。
可林家几代单传,顾青瑜进门四年都未有所出,林夫人江氏就坐不住了。
事实上,江氏早在顾青瑜进门半年时就没耐心了。
“先是拉着青瑜到处求神拜佛,再是不知打哪里得些生子良方,逼着青瑜吃一些匪夷所思之物,如今更是铁了心要给女婿纳妾……”
周氏说到这里也有些自责,“也是我和你大伯疏忽了,青瑜每次回来都说自己过得好,我们便也真的以为她过得好……”
想到前些日子见着的瘦得脱了形的女儿,周氏恨得咬牙切齿。
“那林展成呢?”顾青秋问,“他这个为人夫、为人子的,他做了什么?”
周氏叹了一口气:“一边是媳妇,一边是亲娘,女婿也是两头为难,他倒也没和稀泥,一开始就明确表示不可能纳妾,就算膝下无子也可以从宗族里挑了合适的孩子过继,平时对青瑜也护得紧,若非如此,这日子青瑜也不可能过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