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离后,我被金大腿缠上了!(398)

作者: 轻釉 阅读记录

腊日中旬,当京城的年味儿渐浓的时候,从太原府传来的消息让景和帝暴跳如雷。

太原府十一月底突遭暴雪,整座府城被暴雪围困,城外的百姓好歹家中有余粮,守在家里做好除雪工作倒也不是过不下去,但府城内的百姓又哪里有那么多的粮食?

城内的米铺粮铺倒也有一些存粮,可这点存粮相对于整座城的人口来说又算不得什么了。

太原府是有一座大粮仓的,只是粮仓里的粮食能不能动用,那得景和帝说了算。

在这样的时刻,太原府知府派人冒着风雪赶往京城,请示了景和帝之后决定开仓放粮,可打开粮仓一看……

秋收之后本应该装满的粮仓里,粮食竟然十不存一!

太原府知府的魂儿都吓没了一半,一边让人彻查此事,一边将消息送往了京城。

景和帝雷霆震怒。

大安朝如今正处于战时,与南戎的战争可还没有结束呢,各地粮仓里的粮食一直在源源不断地送往战场,太原府这座粮仓里的粮食也是准备在年后就运往南阳城。

谁能想到,就有人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这个时候动粮仓里的粮食!

能接触到粮仓,并且能将满仓的粮食悄无声息运出去的人也就那么几个,很快也就拔出萝卜带出泥。

大安朝各粮仓本身有大使、副使、攒典等官员直接管理,又有户部侍郎领仓场总督的差事总督粮仓之事,每年还会从户部派遣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各司官员监督粮仓。

总之,想要将粮仓里的粮食掏空,绝非哪一人可以做到的。

这一彻查下来,上到领了仓场总督差事的户部右侍郎,下到直接管理粮仓的官员,竟是一个无辜的都没有。

这些可以称之为大安朝蛀虫的官员上下互相打掩护,在当年新粮收上来之后,先将新粮按市价卖出去,回头再用便宜的价格收往年的陈粮充盈粮仓,如此一来粮食数量对得上,但中间的差价却是让这帮蛀虫赚得钵满盆满。

因为往年这些人行事还算谨慎,是以倒也一直未被发现。

若不是今年负责回收陈粮的人躲了个懒,想着晚点也没事,又正好碰上这次暴雪,怕是这样的勾当还一直不会被发现。

景和帝大怒之下,所有沾了手的人员全都被押入了大牢待审。

而这些下了大牢的官员们深知此次是不可能逃脱罪责的,但若是能戴罪立功,说不定能够不祸及家小,因而纷纷吐了口。

其中户部右侍郎就将承恩公牵扯了出来。

“承恩公竟然参与了买官卖官?”顾青秋很是惊讶。

这又是她前世不曾发生过的事。

顾宜修点头,“承恩公府不只一次受萧皇后的指使对咱们家的人下手,所以我让人特意仔仔细细的将承恩公府查了一遍,这一查,倒是查出了一些有趣的事……”

承恩公府是靠着萧皇后才跃居人上的。

最开始时,萧家人倒也诚惶诚恐,可后来被人捧惯了,自然而然的也就飘起来了。

“有萧皇后在,朝堂之中不管是谁多少都要卖承恩公府几分面子,到了后来竟是叫承恩公府的人膨胀起来了,连买官卖官这样的事也敢掺和……”

当然了,承恩公府也就那么些能量,大事不敢犯,小事却是一直没断。

这次被查出来参与了粮仓舞弊案的涉案官员之中,竟有三人都是走了承恩公府的路子才得以入了官场的。

“承恩公府……”

“要完了。”

第326章 你有没有心?

顾青秋看向顾宜修,“不是还有萧皇后在?”

顾宜修笑了笑:“皇上和萧皇后确实是有过一段相互扶持的日子,这也是皇上这么些年来一直对萧皇后多有忍让的原因所在,可皇上心里也是有底线的……”

这底线,就在于景和帝的江山。

对于景和帝来说,他可以念着旧情,就算知道萧皇后私底下的那些小动作,甚至是她是如何在几位皇子之间搅和不停的,景和帝都可以容忍。

可萧皇后纵着承恩公府买官卖官,还给朝廷养出这么些蛀虫来,在景和帝的眼里,这无异是在动摇他的江山。

这,就是景和帝怎么也不能容忍的了。

所以……

“这一次啊,萧皇后也许会没事,但承恩公府绝对要完!”顾宜修笃定地道。

他与景和帝,说起来也是年少相伴,对于景和帝的了解,顾宜修只怕比景和帝的枕边人还要多,他既然这样说了,那基本上就没跑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顾宜修所说。

粮仓舞弊案一传开,引来所有人的哗然。

谁也没想到,这些人的胆子竟然能这么大,拿着大安朝的粮食来赚自己的差价,若不是这次遇到雪灾,只怕还发现不了这些蛀虫的所为。

随着三法司的审理,案情也不断被理清,尤其是承恩公府虽然没有参与粮食舞弊案,却以另外一种方式被牵扯了进来,更是让许多人惊讶不已。

接着,一众御史坐不住了,一道又一道弹劾承恩公的折子堆积在了景和帝的御案之上。

景和帝翻看着这些折子,心头的火气越来越盛。

他也没打算要压着火。

从一大堆弹劾承恩公的折子之中选了两本,景和帝一路去了坤宁宫。

萧皇后此时的神情,是她修身养性这些年来少有的焦躁。

承恩公府牵扯进了粮食舞弊一案,买官卖官的事被揭出来,如今萧家众人都被景和帝遣了人看守在承恩公府,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还要看景和帝这次气得够不够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