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我被金大腿缠上了!(409)
若这些人还如以前那样,出入都有人保护,那自然无人敢打他们的主意,可现在人心都散了,谁还会拿着自己的性命来护着这些人?
于是……
不过半个月的功夫,这些皇室成员和朝廷官员们就几乎被抓了个干净。
到了后来,百姓和将士们为了找漏网之鱼,眼睛都快盯绿了。
就在剩下的百姓和将士们担忧着自己会不会性命不保时,燕离那里又有了新动作,仍是每日让人在城外喊话,只不过喊话的内容却是换成了只要城内百姓和将士主动打开城门走出来,绝不会被牵连,待到将来将南戎残余势力彻底镇压之后,他们也可以重新回到城里如往常一样正常生活。
这谁还能顶得住?
城内的百姓和将士们都不由长松了一口气,然后合力打开城门。
倒也不是没有人反对,只不过反对的都是百姓和将士们手下的漏网之鱼,正好被抓个干净。
燕离领着两国联军,几乎是被城内的百姓和将士们夹道欢迎着进入城内的。
不得人心至此,也可以看出南戎的皇室到底有多糟糕了。
至此,南戎正式被灭国。
南戎皇室成员及朝廷官员们,会被统一送到南安城去。
再之后,大安朝和西离合作了这么长时间,也到了分割利益的时候了。
南戎这么大的领土摆在这里,能打下南戎也是两国通力合作的结果,要如何来瓜分南戎,涉及到这么大的利益,自然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定下来,而是一定会经过漫长的谈判,中间甚至还会各种扯皮。
顾宜修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之前大安朝和西离有南戎这个共同的敌人,自然可以通力合作,可如今南戎被灭了国,利益攸关之下,也不知两国之间的友好与和平,还能不能维持得下去……”
顾青秋倒不是太担心,“爹,您别忘了,如今女帝陛下可已经完全掌控了西离,西离已然成了她的一言堂,只要她一声令下,谁还敢说什么?”
听顾青秋这样一说,想起那位自己辅佐了十几年的女帝,顾宜修心里便也是一松。
“也是,就连两国之间的合作也是女帝陛下一手促成,也确实不用太过担心。”顾宜修道。
更何况……
“虽然南戎皇室成员已经都被拿下送往了南安城,南戎也宣告破国,可难保南戎民间还会存在一些反叛势力,当务之急是分割好双方的利益,好好治理这些新得来的疆域。”
“大安朝与西离刚刚经历过这样一场大战,国库只怕都空虚得紧,选择在这个时候再次掀起战争,这绝对是极为不理智的!”
无论是景和帝还是那位女帝,都不是这种不理智的人。
沈靖鸣仔细思索一番,也点头:“爹,我也觉得这次战后,咱们皇上和那位女帝都会选择休养生息,而不会再次掀起战事!”
顾宜修便也笑道:“是我杞人忧天了。”
他其实不是不知道这些,只是仍然难免过于忧心罢了。
他是大安朝的人,也效忠于大安朝,可他同样在西离待了十几年,要说对西离完全没有一丁点感情,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人非草木。
两国能够和平相处,这就是顾宜修最希望看到的了。
顾青秋却是思考起了另外一个问题:“……如今南戎的皇室成员和有分量的官员都已经被押往了南安城,想来接下来两国之间的谈判也会放在南安城,也不知到时候皇上会让谁来负责这次谈判……”
想来,好不容易和好了的建王和勤王,这次又该反目了。
毕竟,两国谈判这件事,但凡不是那么无能,都会有大功。
建王和勤王只恨不得在景和帝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好让景和帝看到他们是最适合做储君的人选,如今有这样一个没有生命危险,又能立功的好机会,他们能不争不抢才怪呢。
别说顾宜修,就是沈靖鸣,这时也听出了顾青秋的言下之意。
“呵,看来京城又要热闹起来了……”
沈靖鸣幸灾乐祸地道。
建王和勤王,在沈靖鸣的眼里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俩人打起来闹起来才好,最好把狗脑子都打出来!
第335章 用心良苦
事实就如顾青秋和沈靖鸣说的一样。
打从战场上的消息传回了京城,京城就开始了新一轮的风起云涌。
建王和勤王前段时间还一副手足情深的样子,得了消息之后立马翻脸不认人,今日你送一件珍宝到景和帝面前,明日我就将卯着劲儿揭你的短,务必打消掉景和帝对你的好感……
最开始只是这样的小事,可后来却发展到了建王和勤王身后支持他们的官员互相揭短,将整个朝廷都搞得乌烟瘴气的。
不掺和储位之争的官员们叫苦不迭的同时,景和帝也动了怒。
在金銮殿上当着百官的面,景和帝把一本本互揭短处的奏折丢到了建王和勤王的脸上。
“你们也不嫌丢人!”
“看看你们做的这些小家子气的事,若不是知道你们是皇子,怕是要以为这是什么市井中的地痞无赖在争地盘!”
建王和勤王心中都是一凛。
他们都唯恐景和帝会说出“你们身上哪里有任何一点储君的气度”这种话来。
真要是如此……
那无异于给他们的储位之争判了死刑。
但还好,景和帝到底是没说出口。
建王和勤王心中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知道自己这段时日做得太过火了,惹来了景和帝的嫌弃与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