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我被金大腿缠上了!(501)
御史乃是言官,还有监察百官言行的职能,别看品级不高,但职权却是不小,再加上这些御史的脾气大多都与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一旦咬上谁就绝不松口,因而文武百官都并不想招惹这些御史,再怕自己被御史给盯上。
而这张义言的脾气,就算在御史之中,亦是独树一帜。
这人最擅长的事就是认死理,但凡是他认定的事,就算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有时候他认准了理倒还好,最后总能有个好的结果,但也有的时候,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害人害己。
张义言也不是什么很会反省自己的人,哪怕已经吃过不少次的教训,这认死理的性子还是难以改变。
若不是景和帝看中了这人性子里的直,他怕是死多少次都不够。
而这一次,这人在这个时候以这样的方式跳出来,也不知道是认准了什么。
景和帝冷眼看着仍在大吼大叫的张义言,“错误决定?你有什么资格给朕的决定下定义?”
张义言陡然安静下来。
就在众人觉得他这是知道怕了,要结束发疯了时,他却是以着一种视死如归的姿态,抬头直视景和帝。
“皇上!”
“就算您觉得臣多事,臣也一定要将话说完!”
“立太子,这不仅是皇上的家事,更是大安朝的国事,臣身为大安朝的臣子,既然觉得不妥,自然也能管上一管!”
“若闲王殿下只是有西离血脉,那也就罢了,可他是西离女帝的儿子!”
最后半句话,张义言说得格外的大声,文武百官内外命妇都听了个清清楚楚。
“哗!”
众人都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
不是他们忘了规矩,而是张义言所言实在是让人太过难以置信了。
燕离的生母丽妃是来自西离的和亲公主,这件事所有人都知道,后来丽妃离奇失踪,景和帝也将这件事列为禁忌,久而久之的,也就没有人再议论有关丽妃的事了。
哪怕西离在丽妃失踪之后不久就多了一位女帝,也没有人将女帝与丽妃联系到一起。
毕竟……
丽妃若是有本事做女帝,又怎么会被当做和亲公主送来大安朝?
所有人都只当丽妃是遭遇了不测。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陡然听张义言这样说,众人才觉得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这怎么可能?”
“不可能!”
“虽然很让人难以置信,但仔细想想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
“难怪啊,大安朝与西离可以称得上是世仇,这一代一代的交战下来,积累下来的血仇可以说是无法化解,但这十几年来,两国之间顶多也就是有些小摩擦,大的战争却是再没有掀起过……”
“放在前几十年,这简直是不可能的!”
“算算时间,也就是女帝登基之后,两国之间的关系才有了改善!”
“原来是这样啊……”
“难怪了……”
“……”
众人议论不停。
然后,所有人齐刷刷地看向景和帝。
就如张义言所说,若是燕离只是有西离血脉,其实也不是多大的问题,哪怕他的生母只是西离普通的公主,都算不得什么。
可是,燕离的生母,是西离女帝!
张义言将群臣命妇们的面色变化看在眼里,很是得意。
“皇上,闲王殿下当初与丽妃母子感情极深,如今丽妃成了西离的女帝,大安朝的江山若是落到了闲王殿下手里,谁知道将来这江山是姓燕还是姓沐?”
“燕氏皇族当初也是征战多年才夺得了江山,建立了大安朝,若是这江山被人以这样的方式轻而易举的窃取了,皇上就不怕日后无颜见先祖吗?”
张义言越说越亢奋。
“皇上糊涂,但臣不能因为怕被皇上降罪,就眼睁睁地看着皇上犯糊涂!”
“臣知今日揭开了此事,定会招来皇上的雷霆之怒,但就算如此臣也不悔,若皇上定要一意孤行,臣愿以臣的鲜血向皇上死谏!”
景和帝面色森然。
死谏。
历来御史动不动就说什么死谏,恨不得一头撞死在金銮殿上好名垂青史,许多帝王唯恐史书会因此而给自己记上个“刚愎自用”,因而时常受到这些御史的胁迫。
但景和帝,他不吃这一套!
“死谏?”景和帝的目光重若千钧,重重向着张义言压了下去,“你以为这样就能威胁得了朕?朕倒要看看,你是如何死谏的!”
第411章 激将法
文武百官,内外命妇,宫人侍卫,所有人都噤若寒蝉。
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景和帝这是动了真怒了。
谁要是在这个关头还去帮着张义言说话,那就真的是在触景和帝的霉头了,所以谁都不敢多说一个字。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燕离这两年的表现确实很得人心,让许多顽固守旧的朝臣都为此忽略了他身上的西离血统,如若换了一个不那么服众的人又身具异族血统的人被立为太子,都不用等到张义言出面,早就有许多人站出来反对了。
众人唯一意外的,也就是张义言说出来的,丽妃竟是摇身一变成了西离女帝这件事。
也正是众人的沉默,给了张义言重重一击。
他以为,自己这是在为了大安朝的将来而死谏,他的行为是伟大的,是为了抱负而舍身忘死的,也是能启发到其他有同样想法的同僚,让他们与自己一起站出来的。
可事实却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
张义言失望地看着沉默的文武百官,他只觉得自己受到了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