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主母一睁眼,虐死渣夫嫁东宫(256)

作者: 皎月圆圆 阅读记录

宋蕴宁鬼使神差地进门,走到桌子前拿起书翻看,写的都是人物对话应该是话本,封面写着《莺莺传》,还有一本《再生缘》。

“噗”宋蕴宁没忍住笑出声来,原来玉树临风的太子殿下竟会背着人在书房里看爱情话本。

翻了几页,宋蕴宁看得入神,竟没有发现门被打开。

夜瑾煜与古山一同来到书房,刚到门口便看着宋蕴宁手里拿着话本,瞬间全身僵硬,尴尬地偏过头。

“咳咳。”古山轻咳,提示宋蕴宁。

笑容还挂在脸上,宋蕴宁来不及收起,全然忘了昨日与夜瑾煜闹别扭一事,笑道:“没想到殿下您还喜欢看这些。”

脸颊微微显露红晕,夜瑾煜勉强勾了勾嘴角:“不是。孤见你来了泽州,担心你整日在院子里无聊,特意命人给你准备的。”

进屋时便看这书翻着,若真是准备给她的为何之前不讲,又为何自己要翻看呢?

宋蕴宁不打算当面拆穿夜瑾煜这拙略的谎言,她笑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来到夜瑾煜面前。

“殿下整日独居东宫恐怕不知,这两本话本在京城已流行过了。我在家已经看过,情节略显老套,没什么新意。”

话说完,书已经递到了夜瑾煜手中,宋蕴宁将碎发抚到耳后,离开书房。

当着心上人的面丢了大脸,夜瑾煜原本的淡定已挂不住了,看着古山似笑非笑的表情,一把将书扔给他。

古山措不及防接下飞驰而来的书。

“日后少出些馊主意,不说话也没人把你当哑巴!”夜瑾煜扔下这句话便快步出门去。

第234章 投入赈灾

双手捧着话本,古山哭笑不得,这锅只有他背了。

从看到夜瑾煜书房的话本起宋蕴宁便不生气了,昨日的烦闷已抛在脑后,她陪夜瑾煜坐在桌上吃早餐。

今日晌午,城内所有粥棚便要开始向灾民施粥,原定计划是一户籍为准,登记在册之人便每日可领一碗菜粥。

夜瑾煜心里担忧突发状况发生,两三口吃完饭便要起身出门。

“殿下。”

宋蕴宁跟着站起身来,她的目光真挚:“今日城内施粥,我也想去城里帮忙。殿下可否带我一同前去。”

“城中混乱,你……”

夜瑾煜不假思索地拒绝,可对上了宋蕴宁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实在是不忍心拒绝,改口道:“罢了,孤带你去,可一定要紧紧跟随。”

初禾跟随两人脚步出门,临到大门口却让宋蕴宁拦了下来,嘱咐她好好守好宅院,在家中备好饭菜等众人回家。

少顷,夜瑾煜扶宋蕴宁上马车,古山在驾马便将两人带到县衙。

“为何在县衙,不是去东市的粥棚吗?”宋蕴宁下马车抬头看到县衙的牌匾,疑惑问道。

许多人在县衙门口进进出出,一侍卫搬着一筐菜低头正往里进,转身时险些撞到宋蕴宁,夜瑾煜侧身护住。

“首日开仓,孤与太守商议后决定在县衙施粥一天,以示官府体恤百姓。先前田县令所作所为只怕让不少百姓寒了对大楚王朝的心。”

宋蕴宁一边点头一边走进了县衙,里面当真别有洞天。

映入眼帘全是忙碌之人,无论侍卫百姓或是捕快,合力淘米、洗菜、劈材烧水,支起十口大锅。

原本断案所用大堂被施粥征用,公案也被临时最为切菜灶台,惊堂木孤零零地扔到一旁,灾祸当前不分你我。

捕快身穿着官服抡起斧头往木材上砍,寒冷的冬日里竟然累得汗流浃背。

颐指气使站在台阶上的太守见夜瑾煜与宋蕴宁来到县衙,立即在手下的搀扶下行至夜瑾煜面前,拱手道:“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进度如何?”夜瑾煜摆手。

在太守的带领下,两人绕着县衙仔仔细细地巡视一圈,人人脸上带着笑,皆干劲十足,一名皮肤黝黑的农妇吸引宋蕴宁的视线。

只见她手脚麻利地捧起一堆柴火扔到锅炉下,弯腰蹲下,两块打火石相互摩擦,顷刻间就把面前的柴堆点燃。

“娘!我饿了!”不远处小个子的男孩穿着单薄的衣物,脸上挂着大鼻涕,一直不停地拉扯着农妇的衣服。

宋蕴宁走上前,找太守要了块大饼递给小孩,对那妇人搭话道:“姐姐,你为何在县衙里头帮忙?”

农夫头也不抬,专注手上的柴火,随口道:“我男人死了,原来是县衙里头的捕快,旱灾来时为了我娘俩儿与人争抢粮食被人打死了。听说县衙差人手帮忙,我就来了。”

手里干柴扔进火堆,女人这才看到问话的是位美若天仙的小姐,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伸手便要去拿泡米的木盆。

二话不说,宋蕴宁撸起袖子,将长长的袖口系在一起,端起盆子:“大姐,我来。你只管烧水便是了。”

农妇受宠若惊,站起身来便要抢宋蕴宁手里的盆:“不行不行,这等下人干的粗活,您的手白白净净的,一看就不是干活儿的人!”

可宋蕴宁说什么都不给:“孩子在哭了大姐,赶紧看看。”

争抢中农妇猛然回头,自己的儿子哪在哭,分明双手抱着大饼啃得正香。

她再回头,看起来身材娇小弱不禁风的侯门嫡女宋蕴宁端起盆子毫不费力,那盆里米加上水起码二斗的重量。

手里不停地忙碌着,宋蕴宁摸到冰冷刺骨淘米水的瞬间思绪回到了上一世将军府大娘子的日子,情不自禁地苦笑。

身为大娘子,不可能将全家老小的活儿都交由宋蕴宁,可萧老夫人的吃食与洗衣都要宋蕴宁亲自干,美其名曰儿媳生来就要孝顺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