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主母一睁眼,虐死渣夫嫁东宫(259)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单薄的衣衫让他们在寒风中瑟瑟发t抖,全都伸着脖子往里看,队伍末端的人只能看到前面人的背影。
深呼吸了一下,宋蕴宁与夜瑾煜交换眼神,得到鼓励的她昂起头,扯着嗓子道。
“各位,从现在起泽州城内将以工代赈,帮助各位渡过难关。”
以工代赈?
为何是个女子的声音,人群中传出熙攘,前排的人见是一弱不禁风的小丫头出门讲话,满不在乎,不停地用目光上下打量。
顿了顿,宋蕴宁尽力忽略着面前人的视线,继续道。
“自数月前冀中旱灾,泽州城里不少建筑被讨要粮食,扰乱治安的暴民摧毁,重建城镇是当务之急。更重要的还有!必须以全城百信之力修建引水的河道将黄河水引入城内,才能缓解耕地干旱,达到效果。”
不停地大声说话让她的喉咙些许不适,可面对灾民不解的眼神她补充道:“以工代赈便是,以劳动换取相应的赈灾物资,其中包括大家需要的粮食。”
一天之内,太守多次被宋蕴宁折服,这番话正是他对泽州城赈灾的宏图,看着宋蕴宁言之凿凿,他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感叹。
身后的夜瑾煜满脸欣慰,他就知道她能行。
议论声后,在场灾民满头雾水,听了个半懂不懂,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你一嘴我一嘴说得热火朝天,太守只得让捕快维持现场秩序。
正当宋蕴宁想要再度开口之时,一男子走上前来,提出疑问:“所有人都得干吗!”他丝毫不惧怕宋蕴宁。
“是!”
在与灾民的对话中宋蕴宁逐渐找到了勇气,她大大方方地登上台阶,好让所有人都可以看清她的脸。
抬头望去,灾民惊呼,竟然是个美艳动人的女子。
“只要是户籍上有登记的人家,每家每户都必须要派男丁出来干活,其中包括重建城镇与修筑河道等力气活。留在家中的女人也得贡献一份力量,制作各类工具或用朝廷分拨下来的布料皮料缝制皮具衣服,用于抗灾。”
宋蕴宁高声地说完这些大脑近乎缺氧,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才缓过来。
带头问话的那男人心里犯起了嘀咕,若所有人都是以工换取粮食,男子在外卖力气肯定是要比女子累得多。
他不服,遂反驳道:“这不公平!”
在场所有人都看着他,宋蕴宁也不例外,她并没有觉得被冒犯,而是静静地等着解答这男子的疑惑。
男子身形瘦弱,但骨架很大,应是饿了多日。
“天灾来临,家家户户谁家里不是缺少人丁,不少人都饿死了。只剩一人两人的家庭又有几个是男子,全是女子的家庭岂不是一个人都不用出!只用待在家里缝补衣服便能换吃的,除非她们少得些,不然我不服!”
第237章 残疾女子
在场不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男子被这番话说得不知谁对谁错,反正听起来是自己占了便宜,全都齐声附和道。
“对,说得对!”
一石激起千层浪,附和的人愈来愈多,吵闹声此起彼伏。
古山听县衙门外群情激愤,放下手头正在搬运的柴火就往外跑,才到门口就听见这些人说宋蕴宁不公正,他气不打一处来,想冲上去怼人。
“古山。”夜瑾煜摇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古山无奈只好先站住脚。
面对质疑声,宋蕴宁不急,走下台阶到男子面前,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盯着他,缓缓道:“女子不出门干活就要少分,凭什么?”
她视线沿着男子的全身巡睃:“你这么讲,若像你这般瘦小之人岂不是要比人家身量高的少分些?”
男子被宋蕴宁的气场吓到,不敢再说。
随后宋蕴宁当着众人大声道:“天灾面前人人平等,若不能果腹又何谈其他!人人怀里揣着私心,谁又能幸免于难!”
“天灾当前,若不能相互守候,怎能渡过难关。少了谁都不行!”宋蕴宁意气风发,说到激动时唇瓣在颤抖。
男人无奈地低下了头,他觉得有些丢脸。
心里虽是有气,可众人鸦雀无声,男人知道自己现在再说些什么也无用了,只好乖乖地闭上了嘴,灰溜溜站到一旁。
古山自嘲似地笑笑,抬眼看到夜瑾煜也偷偷地勾起嘴角,两人对视,他便知道先前的担忧是多余的,宋蕴宁的确不是普通女子,值得敬佩。
出头鸟都没了,在场众人再无异议,都沉默地表达了他们的默许。
事情算成了一半,宋蕴宁趁热打铁,立即着手吩咐捕快将桌上的锅碗瓢盆收回县衙,太守配合地遣人搬来椅子,登记开始。
成堆的户籍杂乱无章地堆砌一隅,捕快及其侍卫快速响应起来,翻看户籍对照来人做了第一轮的筛选。
夜瑾煜在古山耳旁耳语两句,说完,古山点点头,对着人群喊叫:“都到这里来排队登记,能出力可才能有饭吃!”
宋蕴宁坐在位置上拿着笔对来人进行登记,太守对泽州城中状况熟悉,便挨个分配任务。
少顷,见队伍越发地短了起来,宋蕴宁突然抬头对太守问道:“今日城中登记上的女子可否开工啊?”
说完话,她有条不紊在纸上记下了来人的名字。
太守抽出神捋着胡须,看了一眼宋蕴宁,拱手道。
“回宋小姐的话,旱灾多月以来大多有钱的生意人都外出逃命去,西市的铺面空了,既能遮风又能挡雨。布料与皮货,以及针线在内昨日就准备完毕,即刻便能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