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主母一睁眼,虐死渣夫嫁东宫(263)

作者: 皎月圆圆 阅读记录

众人转头,夜瑾煜挥手:“传进来。”

旋即,太守在一众手下的簇拥下入门,他知道当着太子的面不好带这么多人前来,可门口闹事的人实在是太多。

他也是身不由己,好不容易才挤进了门。

古山见太守手下在门口站定,遂悄悄地出门,调来侍卫守在门口,以备不时之需。

“臣见过太子殿下!”太守弯腰拱手,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见宋蕴宁泰然自若地坐在一旁顺道微微一拜。

不等来人继续说,夜瑾煜身子往后靠,抬手道:“免礼。来人,赐座。”

太守刚在对面坐下,他便继续言:“太守来得正好,孤与蕴宁商议了一个赈灾的新对策,正巧要与你聊聊。”

在夜瑾煜的点头示意下,宋蕴宁将一炷香前几人的对话又捡重要的内容再讲了一次,其间太守满脑子想着‘一个丫头片子能有什么好想法,先前在县衙门口那些不过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这就是小女子的想法了,不知太守意下如何?”宋蕴宁见太守听她说话的过程中不停走神,最后这句刻意拖长了尾音。

上下睨了她一眼,太守不着痕迹地暗翻白眼,想着太子在前不好直接驳了宋蕴宁的面子,便弓着身子往前去了去。

“宋小姐提出的这慈幼局的想法,整体来说臣没有异议。可…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太守顿了顿。

向夜瑾煜投去试探目光,直到对方点头,他才继续说。

“这些孩子也都是流民的孩子,城中有钱有本事的人都跑了,不会留在冀中吃苦。留下的人大多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庄稼人,他们的孩子只怕也不会想要读书,若像聚集起来只怕是难啊。臣退一步讲,就算是聚集起来了,只怕也不好管理。”

太守叹了叹气,表明上看是在表达叹息,实则刻意甩了难题给宋蕴宁。

面对质疑,宋蕴宁眨了眨眼,不急不徐地抬手唤来初禾:“给太守上杯热茶,一路来只怕是吹了不少寒风。”

她的主人翁姿态让夜瑾煜很是受用,太守没得到回话不自然地扯了扯嘴角。

等茶的片刻里,宋蕴宁一直在思量着如何应对对方提出的难题,正当她想了个七七八八正准开口之际,热茶也添好了。

“孤有一言。”低沉的声音传来,夜瑾煜开了口。

太守端起茶的手不自觉地一震,茶汤荡漾,万幸没有添得太满,他尴尬地放下茶杯,太子之言,需侧耳倾听。

宋蕴宁也好奇地看了过来。

“正如太守所说,流民之子大字不识。”先是以一句话认可了太守,夜瑾煜以指节抵住下巴,沉思道。

“孤想问问太守,因旱灾已撤出冀中的文人墨客可还会在回来?他们有钱逃,难道无钱落脚?两年旱灾,泽州人口流失不断,人才也不断流失。若等抵抗了旱灾再回头看,只怕已是亡羊补牢。蕴宁的法子正巧能加大百信受教的机会,为何不可?”

连珠炮似的反问打得太守猝不及防,他略带尴尬地低头整理衣摆,紧张地吸气:“若按殿下您这么说,慈幼院的法子或许能试上一试。”

小小太守之职又如何能忤逆当朝太子,只好松口。

太好了!横在面前的大山总算被移除,宋蕴宁欣喜地眸光一动,立即提议。

“太守能支持这决定可太好了,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是‘教书先生’由谁来当。太守在泽州城多年,定知道哪儿能找到合适的人选,若有空时,还请太守多多留意。”

说完这话,宋蕴宁侧过身子端起茶杯:“小女子先一茶代酒敬太守一杯。”

太守有些迟疑,不敢抬头看夜瑾煜的表情,不情不愿地也端起了杯子:“宋小姐哪里的话,臣自愧不如,定当竭尽全力。”

门口传来异动,侍卫中有一人跛着脚,拖着一条腿便要往里进。

“禀殿下!”侍卫高高地举起手,古山只诧异了片刻便立即反应过来,伸手挡住他的去路,目光凛冽。

夜瑾煜听闻抬头,见是身旁常跟的暗卫之一,抬手让古山放行。

侍卫拖着一条腿,一瘸一拐地进门,艰难单膝跪地,拱手开口:“殿下,属下一众追随您,也跟您读过几年书。来的路上遭遇山石滑落,属下退被石头砸折,不知何时才能好利索。为了不白吃饭,属下愿意先为教书先生教导孩子们些常用学t识。”

第241章 太守变脸

听完这话,夜瑾煜看向宋蕴宁,无声询问意下如何?

“当然可以!”

宋蕴宁大喜,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

……

众人简单商议完慈幼局的事项,夜瑾煜提议今日是以工代赈的第一天想要去东市粥棚看看情况,太守附和,宋蕴宁也一同随马车而去。

东市粥棚一字排开,长长地看不到尽头,灾民手里都拿着上午时做工换来的凭证,有序地排队领粥。

夜瑾煜随太守视察一番,没瞧出不正常的地方,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诸位!”

宋蕴宁带头来到众人面前,趁灾民喝粥的功夫,解释将要举办慈幼局的事情,只要是未满十二岁的孩童都能读书。

一席话说完,众人拍手叫好。

见大多民众支持,宋蕴宁心里高兴,突兀地想起招募先生一事,继续道:“既然大家都支持,可有人想做教书先生啊!”

人群中传出熙攘声,大多的百姓是肚子都吃不饱的庄稼人,全都大眼瞪小眼,无人上前。

“我……我可以。”一瘦小男子哆哆嗦嗦地举起手,宋蕴宁惊喜地走上前,他便不好意思地开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