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主母一睁眼,虐死渣夫嫁东宫(272)
“不行!”
躺在床上的宋蕴宁拼命挣扎着坐起身来,全然不顾自身安危,伸手在空中胡乱地挥舞,试图去抓夜瑾煜的手。
“若是阿弟知道定是火上浇油,他的火爆脾气就是个炮仗,一点就着。殿下万万不可告知阿弟,若是再传回去让爹娘知晓,我!更是不安。”她扯着嗓子说道。
床沿不高,宋蕴宁险些失去平衡摔下床去,夜瑾煜眼捷手快立即抓住她的手,给予对方‘孤就在这里’的安慰。
随后低头小声在宋蕴宁的耳边说道:“孤知道了。”
半晌,夜瑾煜安抚宋蕴宁睡下。
随后下令:“古山,传孤命令。今日凡在医馆知晓蕴宁病情者全都管好自己的嘴,若是管不住,孤便替他管。任何人不可随意外传蕴宁受伤一事,直到恢复视力!”
“是!”
古山接令而出,前往城外接宋言澈回院。
……
小院后庭马厩不大,多日来,仅第一日入住时将押送粮草之车马堆放于此,而后大多车马交予太守一并看管。
今日难得诸多马车停放,尘土飞扬,将士们正手忙脚乱搬运粮草。
夜瑾煜听侍卫传话说宋言澈已带领车队在古山护送下回了院子,遂将宋蕴宁暂时交由初禾看管,行至后庭。
出门时,宋言澈将从各处贪官收刮而来的赃物装满两辆货车;回来时,不单单是两辆马车满载而归,还多出许多辆。
马车一众排开,浩浩荡荡停满后庭。
“言澈。”
扛着一袋粮草往地上扔,宋言澈提手整理满头大汗,一抬眼便看见了夜瑾煜缓步而来,他拍拍手:“殿下!”
翻身下了马车后斗,白皙的面颊被晒得黝黑,他快步上前拱手行礼:“参见太子殿下,殿下着便是臣出冀南、冀北两处换来的粮草。”
夜瑾煜扫视一圈,约有一百石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除此之外……”手不停地在身上摸索寻找一番,宋言澈从兜里掏出一叠银票:“近处地区不见得有许多余粮,粮食不算多,剩下的物件臣在路上找到一西域商人愿意高价购买,便出手换做现银,以备不时之需。”
第249章 疫病突发
顺着他手上的银票,少年脸上既明亮又洒脱的笑容不免让人为之动容。
“不愧是武侯之子,可谓虎父无犬子。一路以来幸苦了。”并不擅长夸人的夜瑾煜不自然地笑笑。
伴随着宋言澈诧异的目光,夜瑾煜抬眼,对不远处正忙于下货的古山招手:“古山。”
古山放下粮草快步而来,夜瑾煜指了指宋言澈递过来的银票,安排道:“将银票收好,用作慈幼局与医舍的费用。”
交接好银票,两人在后院目送古山离开,宋言澈却猛地一拍脑门:“对了!”
夜瑾煜心里一紧,难不成是要问有关宋蕴宁的消息了?
“臣回城之时在门口遇上了许多难民,不知殿下为何不开城门放难民进来?臣还以为城中出了事,还好古山前来相迎。”
宋言澈不知所云地歪着脑袋看夜瑾煜,一脸疑惑。
“非也。”夜瑾煜暗抒一气,清了清嗓子解释道:“这城外难民太多,城中粮草不足,若贸然放人入城,只怕粮仓很快会见底。况且,天灾后易有人祸,为了防范疫病这才出此下策。”
对面少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向前几步,指着新进的粮草:“如果接收新的难民,加上这些,最多也只够吃十天半月。”
两人边说,边往房内走。
这才刚刚出了后庭,进前院,宋言澈就觉察出不对了,往日里阿姐与太子殿下均是形影不离,为何今日不同?
“殿下。”
夜瑾煜停住脚步,还为来得及做出反应便听到宋言澈问:“为何不见阿姐,阿姐在何处?臣回来这么久还不曾见过。”
果然该来的还是会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嗯”尴尬中夜瑾煜不自然地陇了拢衣袖,随口道:“蕴宁这两日在城中有些水土不服,身体抱恙,孤便遣人送她先回京城。”
回京城?阿姐不是讲好要在泽州城等我回来,为何这么突然便回了京城,甚至连一句话斗没能留下来。
百思不得其解,宋言澈话在嘴中还没问出,又让对方抢话堵了嘴。
“言澈,蕴宁在走前于城中设立了慈幼局于医舍,用于灾民救助,现在孤便先带你去医舍查看情况,日后你便多上心。”
夜瑾煜说完留下一个背影。
若是聊赈灾之事宋言澈便想不了其他,反正阿姐的安危殿下会设法顾全,宋言澈放下顾虑,跟了上去。
自医舍对外开放,舍内大夫皆秉承宋蕴宁的法子,尤为注重疫病诊治与防御,其中疑似病例者会留舍观察治疗。
李大夫坐在桌前,蘸墨汁,他的眉头紧皱,在册子上画了一笔,前头写了个完整的‘正’字,第二个‘正’则有三笔。
“太子殿下到!”
闻声停笔,李大夫立即抬眼望去见夜瑾煜与一气宇轩昂的年轻公子一同进了医舍大门,他便行礼走上前。
“参见太子殿下。”
环视一圈,大夫与侍卫各施其职,瞧病的瞧病,抓药的抓药。宋言澈发现医舍搞得有模有样,在这旱灾的泽州城实属不易。
夜瑾煜在来的路上已将医舍来龙去脉全都告知宋言澈,其间多次强调说这是宋蕴宁为了防止疫病在一日内临时建立起来的医舍。
扶起李大夫:“免礼,今日医舍,可有异样?”,夜瑾煜抬眼注意到了桌上翻开的册子,不明所以地写着‘正’字,貌似是在统计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