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金阙(411)
他当时问的是什么?
这世上……是否真有死而复生之人?
之所以会这么问,皆是因为韦如霜。
韦如霜自称是从另一个时代死亡后,来到这个世界上,成为了韦氏的七小姐。
还说,他同她一样,也是从那个地方过来……
那个名词……
穿越,是吗?
萧长卿无法想象,更无法用前半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本事来分辨与理解。
他尝试着询问兰溪,也实在是因为,此事无人可沟通。
但兰溪的反应,却让他本就念念不安的心境,变得愈发混乱。
所以……
兰溪也听说过死而复生之事,对吗?
不……
若只是单纯的听说过,绝不会露出那般……
难不成,兰溪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
不。
不可能。
萧长卿下意识地就否认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他观兰溪的言行举止,完全符合一个大家贵女的身份,更符合这个时代的身份。
相反,韦如霜的行为举止,则格格不入,一眼便能分辨出她的不适应和不认同。
兰溪,除了戾气重些,杀气重些……
萧长卿拼命回忆和兰溪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想着想着,面前忽然浮现出一双眼睛。
那双眼睛藏在他的记忆中,是他还未恢复清醒,还是个痴儿时,兰溪经常落在他身上的眼神。
带着怜悯、哀叹、神伤、强压的恨意,还有永无法释怀的戾气。
那不是一个皇后,一个自小便是天之娇女的贵女,所能拥有的眼神。
眼神中的苦寒和痛楚,定是受尽了人间风霜和苦难,才能露出那般姿态的。
可兰溪前半生出身优渥,衣食富贵,十里红妆嫁给了自己心爱男子,又被封为皇后,母仪天下,前后又遭受过什么非人的苦难呢?
萧长卿仰头,看着天上悬挂的月亮,看着那愈发晦暗的月色,还有那渐渐攀升的乌云,脚步忽然顿住。
他想起来了。
韦如霜,据薛乾汇报,曾经是个懦弱温吞的性格。
在被附体重生后,变得鲜明主动。
而幼年的兰溪,少女时的兰溪,在他仅存的那并不清晰的记忆中,是个温柔热情,纯善无暇的人。
在薛乾登基后,突然变得戾气横生,凶神恶煞。
行动做事,果敢狠厉,斩钉截铁。
截然相反的性格,和韦如霜何其相似。
他忽然觉得自己和兰溪之间,不仅横隔着萧兰两氏的矛盾,不仅横隔着诸多人名和各自为营的狼狈,甚至横隔着,某种前世今生……
秋风吹过,冷意透骨。
萧长卿忽然加快了脚步,朝那烧着灯烛的宫道上走去。
他觉得比明日大婚更重要的事,是让人从兰溪入宫的第一日便开始查起。
查查这其中,有多少未曾解开的疑团。
乾清宫的灯,彻夜未眠。
芝兰殿的火烛,也烧了整整一夜。
直到次日早时,才在凝霜愧疚心疼的眼神中,吹灭灯烛,将趴在桌子上睡着的兰溪,扶着扶回床榻之上。
第285章 朱雀门下
承元帝大婚之事,早在民间沸沸扬扬。
陛下虽曾在初夏时分举办过选秀,热闹过一阵子,但最后选出来的,皆是妃嫔之属,后位悬而无决。
今日却不同。
这可是陛下的元后啊。
将来母仪天下的皇后。
礼部的官员从吏部尚书到部卒小吏,皆不眠不休地筹备了七日,才将今日大婚的细节敲定。
整个皇城的大街小巷,皆铺设了红色的毡布,皇室命下的商铺和店铺,皆挂满红绸。
其余店铺为了应景,也争相购买红绸,将店门门楼装饰成锦彩红霞,以沾染些帝后大婚的喜气。
早有宫人抱着箩筐站在每一个街巷路口,将其中的铜板和零嘴糖果,分发给来来往往讨要喜钱的稚子,得来周围百姓一声声赞叹与恭维。
“多亏了这位史皇后,我们才能得见此等盛况啊。”
“据说皇后是圣人之后,贤良淑德,聪慧过人。领了凤印统御后宫后,定能成为天下女子的楷模,扶持陛下,成为一段圣君贤后的佳话。”
“我倒希望帝后伉俪情深,能早日生下皇室的继承人,天下才有盼头啊……”
“可不是?”
“陛下已年近三十,膝下却无半子,实在令人担忧啊……”
人群末尾。
一个带着黑色帷帽的男子,轻轻掀开面前的黑色面罩,露出唇角那抹带着嗜血之意的冷笑。
京城啊。
许久不见。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没想到正好赶上这桩热闹事。
若不好好露个脸,岂不是白来京城一趟?
至于那些故人啊……
男子复又用帷帽遮住面容,遮住唇角那愈发深冷的笑意。
许久未见,不知各位可还安好?
……
不仅是宫外。
皇宫中早已张灯结彩,各主要宫殿都备足了鞭炮、红色烫金双喜字儿大蜡烛能燃半月有余,宫道上皆铺了红毡子,宫女太监们要么发上簪花,要么胸前配花,各个喜气盈盈地说着吉祥话,等待着围观这帝后大婚的盛况。。
仪仗队、鼓乐队在迎亲队伍前,迎亲使者居中,后面跟着迎亲官员、太监、侍卫,出午门,会同皇后仪仗,抬上大批的礼品,来到史府在京中的老宅中。
民间嫁娶一般都是新郎骑马迎亲。
但由于皇帝身份特殊,不便出宫相迎,便交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前去史府相迎。
朝中德高望重又子嗣旺盛的大臣,最适合做今日迎亲使者的,非韦安悬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