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阴冷掌印的亲闺女(251)+番外
不是她要咒周兰茵不好,哪怕是在京城这种御医镇守、大夫遍地的地方,孕中出事的女子也不在少数。而北地除了荒凉,医术高超的大夫也寥寥无几,当年周兰茵出嫁时只带了两位御医,还不知能否将她照顾周全。
时归整张脸都团在了一起:“阿爹从来没有跟我说过……我不知道茵姐姐怀了孩子,我也没有准备……”
周璟承轻叹一声,抬手按住了她的肩膀:“阿归。”
时归恍若未闻:“我如果现在去找大夫,还来得及吗?还有伺候生产的稳婆,这附近也不知有没有……”
“时归!”周璟承加重了声音,终于将她的神志唤回来。
时归扯了扯嘴角,勉强扯出来的笑容比哭还难看。
她反手抓住了周璟承的掌心,似在寻求安慰一般:“太子哥哥,你肯定知道茵姐姐情况的,对吗?”
“北地那么不好,茵姐姐真的能没事吗?你说茵姐姐是年初怀上的孩子,那就是……十月左右生产!”
“我们能等到茵姐姐生产后再离开的吧?或者,我们能带茵姐姐一起回来吗?”
周兰茵是她身边第一个怀了孩子的人,再接近的,就是好些年前长公主怀孕时,哪怕当时府上预备了许多御医,长公主生产后还是虚弱了许久,用了好多年才休养过来。
时归晃了晃脑袋,竟无法想象出周兰茵大着肚子的模样。
直到周璟承说出:“会的,皇姐不会有事的。”
“阿归是忘了吗?皇姐身边除了御医外,还有司礼监的太监和暗卫在呢,这些人就算不是精通医术,可若真遇见意外,也能顶上一些用处,必不会眼睁睁看着皇姐出事的。”
“至于我们,孤会酌情推迟返程的时间,若有可能,等皇姐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再走,也是可以的。”
他又说了许多安抚的话,总算让时归的情绪稳定下来。
时归靠在马车一角,定定地看着自己的脚尖,眉头紧紧拧在一起,过了好久,才缓缓抬起头来。
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太子哥哥……对不起,我太激动了,让你费心了。”
周璟承眼中一暗:“阿归这话就有些见外了。”
“我——”时归话音一顿,许是听出了太子的些微不悦,便没再继续感谢下去。
她想了想,选择顺从本心:“那我可不可以再给阿爹去信,叫阿爹派三兄过来?三兄的医术可厉害了,若有三兄在,茵姐姐就更不会出事了。”
“只是不知道,我这个时候才给阿爹去信,三兄还赶不赶得上……”
周璟承说:“来得及,时三快马加鞭,虽会比我们慢一些,但最多两月,也能赶到北地的。”
时间可能有些紧,但总比束手旁观好些。
时归受到鼓励,重新打起精神来:“那我现在就给阿爹去信,请三兄过来。”
因为得知周兰茵怀孕一事,时归对车队行进的速度变得不满起来。
只是因为后面的路途不太平,若是长时间赶路,只怕遇见山匪时会有差错,哪怕加快了赶路,速度的提高也有限。
正如周璟承等人提前预料到的,自出关后,这一路的山匪层出不穷,每隔两三日就会冒出来一批。
又或者早上刚收拾了一波,傍晚又出来了。
周璟承下了死令,除匪首外,其余人等一个不留。
他们走了一路,也就沿途杀了一路。
这么清理下来,不说所有山匪都被清缴,至少是去了八成,等日后再有来往北地的商队,倒少了许多山匪的威胁。
随着前方苍绿的原野露出边际,北地近在眼前。
万俟、宇文、独孤三个部落全都派了人来迎接,前两族是族中的王子,独孤部落则是摄政王亲至。
按照三族的说法,他们已在北地设置好了营帐,营帐附近没有闲杂,是专门给大周的贵客准备的。
可周璟承却直接拒绝了他们的提议,转而道:“自独孤王后嫁入北地后,已有五年有余,母后挂念独孤王后,特意嘱托孤来到北地后,一定要探望王后一番。”
“既然那雅儿节尚未开始,孤不如直接去独孤部落吧,诸位以为呢?”
此话一出,三族人表情各异。
万俟部落和宇文部落的人不高兴,那是在意料之中。
可独孤部落的摄政王,却有些高兴过头了。
幼王失智,他代理族务的名义更正了些,倘若幼王一直不恢复,他从此掌控部族大权,也是理所应当。
偏偏王后怀了孕,倘若是个王子,过上个三五年后,王位可就有了正统的继承人,再加上这个小王子拥有大周血脉,焉知大周皇室会不会一个高兴,直接扶持了他做新王呢?
这种情况下,摄政王还能高兴得起来?
看着他面上爽朗灿烂的笑,周璟承陷入沉思。
最后,北地众人同意了太子的要求,但从大周过来的官员实在太多,若全浩浩荡荡去了独孤部落,单是安置也成问题。
于是周璟承就只挑了十来人随行,剩下的则到提前准备好的营帐那边,等他看望过独孤王后后,再带人返回。
摄政王与族人在太子车驾前引路,另外两部的人则去安置剩下的大周臣子。
还有护卫的御林军,看似是留给朝臣的人数更多些,可作为战斗力最高的司礼监甲兵,则全跟在了太子后面。
时归端坐在马车上,始终不曾露面。
摄政王还问过后面的车上是谁,却被周璟承忽略了过去,只交代莫要颠簸了车上的人,并没有解释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