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流放路上,我领着族人致富开荒(43)
郑渊跟着苏鸢一会去这个摊位问问,一会去这个店铺转转,跟个好动的猴子一样。
他听到苏鸢的念叨瘪嘴开口:“我们这边到邽兰城快马也就三日,哪里不便了?”
苏衍看着郑渊开口:“那渊大哥你有去过邽兰城吗?”
郑渊摇了摇头:“爹娘不让我去,据说那边乱得很,有时候还有千奇百怪的外邦人呢!”
苏鸢嗤笑看了他一眼:“邽兰城连接关外,有其他国家的人不足为奇,怎么就千奇百怪了?”
不过说到这里,她看向郑渊转移话题道:“你去过铜城吧?”
郑渊一听铜城整个人都振奋起来:“当然去过!那边武器可全了!不仅有大京闻名的乾坤庐,还有裘氏山庄的鸣剑坊!”
苏鸢疑惑看了苏衍一眼。
苏衍心领神会解释道:“乾坤庐是大京王家,属于商;鸣剑坊乃江湖的裘氏,属于工。”
苏鸢咂舌连连点头,看着苏衍好奇道:“那大京的江湖门派多吗?有没有什么飞檐走壁的功夫?”
郑渊连忙凑到苏鸢身前指着自己不停暗示。
苏衍看了眼求夸奖的郑渊笑笑:“郑大哥习武的武馆在大京也能排上号。”
“什么排上号!段氏拳法在大京王朝所有城里能排进前三!”郑渊竖起三根手指骄傲开口。
苏鸢眼眸眨了眨,看向苏衍开口:“真的吗?”
苏衍沉吟片刻后摇头:“江湖之事我不太了解,不过再厉害也都是走镖的,二姐你可不要被话本误导了。”
“走镖?快递员?”苏鸢好笑看向郑渊。
郑渊不忿挥手:“什么呀!
走镖很厉害的!而且我师兄他们也会帮官府抓捕逃犯,有的师兄还是正编捕快,许多城的宿卫军也是段氏的人,据我师父说,段氏还出过二品大将军呢!”
苏鸢越听越无语,这跟自己印象中的江湖简直差太多了。
苏衍跟苏鸢在一起久了,有时候看她的神情也能知道她在想什么。
他一边跟着苏鸢兜售,一边解释道:“大京成立三百年来一直都是文重于武,这三百年来除了一些小国部落骚扰也算安稳,渊大哥说的二品大将军史书也有,只是二品武将在朝中还没有祖父的三品有价值。”
苏鸢听懂了,这大京重文轻武的习俗,在前世的历史上也不少。
她看向要辩驳的郑渊打断回归正题:“所以你去过铜城?那边应该比悍州富饶吧?”
郑渊有些不悦抱胸主观回道:“我感觉都差不多,怎么?”
他睨向苏鸢疑惑:“你又想去铜城了?”
接着提醒道:“我给你说哦,你的身份不一定能进铜城,那边的刺史迂腐得很,别说罪籍,就是流民商队进出都很严格。”
苏衍听到这话,看向郑渊小脸一本正经纠正:“铜城之首,官阶为太守。”
郑渊无所谓摆手:“刺史、太守还不是一样,都是一样的从四品。”
苏鸢提着竹篮看着来往人群思考,每一城的首领品阶虽然一样,但所含的价值却大相径庭。
比如悍州,刺史基本都是侧重武,大京的中书省对他要求不高,只要治顺民风不要出悍匪,在边关有敌情的时候及时支援就行。
第39章 五百两
可边关没有外敌,那悍州也就正常守着,最多抑制民生的犯罪率。
铜城不一样,据说铜城是青铜之乡,良田好地比悍州起码多出三成,想也知道那边居民幸福度比悍州肯定高许多。
郑渊看着神情沉思的苏鸢挥手:“有人买猫耳朵,小鸢你在想什么呢?”
说到猫耳朵,他看着苏鸢愤然道:“你难道没发现城里好多冒充大京吃食的?你隔三差五来,用不了多久,我看悍州城的人都把你们鸢尾牌忘了。”
苏鸢不好意思向客户笑笑,然后一边包装一边开口:“仿的总归差些味。”
等客户一走,她脸上的笑容才淡下,左右张望街上都能发现盗版货,有时候真不能低估广大的普通民众。”
苏衍神情也不好:“以往我们过来在红古街走一圈下来就售完了,今日都上左右大街了,二姐,他们太无耻了!”
苏鸢掀开蓝布,看着里面的碎渣笑了笑:“走吧,去找流水巷刘阿婆。”
郑渊好笑看着苏鸢:“你这真省事,那刘阿婆都成给你兜底的了。”
流水巷的刘阿婆正是苏鸢第一次兜售帮忙收尾的人。
自那以后,苏鸢每次过来,不管生意好坏都会给刘阿婆留些碎饼。
刘阿婆也习惯等苏鸢送上来,一来一往苏鸢对流水巷都熟悉了。
苏衍想到这里有些自豪:“二姐可跟流水巷的刘匠人说好了,等我们攒够了钱就请他帮我们打井。”
流水巷多是刘姓人,而刘姓的基本是一个宗族,族里都靠打井为生。
郑渊摸了摸苏衍脑袋:“我们三房的井也是请他们打的,刘家人打井有七成能出水,你们还挺有眼光。”
苏鸢见到流水巷了,也没有与郑渊多说,把最后的残渣全都卖给刘阿婆后,几人往石磨街走。
郑渊见无缘无故噙笑摇头的苏鸢,疑惑开口:“这么了?”
苏鸢摇了摇头:“你可知刘阿婆给我们说打井的成功几率是几成?”
苏衍也好奇抬眸,他不是每次都跟着苏鸢的。
苏鸢向两人比了个十的手势。
两人诧异顿住,等看着她走远的身影连忙追上。
苏珑见苏鸢回来神情不太好迎上去:“鸢姐姐你们售完了吗?今儿客人太少了,我们还有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