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肥妻逃亲,疯批相公不撒手(214)

作者: 七月七 阅读记录

得知楚夕要来,他首先想到的是她的安全。

来宁州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遇到土匪,大概是他是跟着戚柏松一起来的,戚柏松带着军队。

但是,来宁州的客商屡屡被劫,盛凌云必须把这伙可恶的匪贼给铲除了。

他的娘子,一路上必须安安全全的,不能有一点闪失。

不知道戚柏松什么时候能回来,盛凌云稳稳的坐在中营帐,静静的等待。

现在事情的走向跟前世越来越不一样了,很多事情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即便如此,他依然要把控方向,尽量不走岔路。

正等着,他家里的小厮千里迢迢从京城赶来了。

“大人,这是二公子给大人的信。”

盛凌风的信?定然是有楚夕的消息了。

盛凌云满脸喜气的把信拆开,越看,脸色越沉。

“大人,您没事吧?”小厮关切的问。

盛凌云摆摆手:“你先下去休息吧,等我写了回信,你再带回去给二公子。”

小厮离开不提,盛凌云怎么也没想到,楚夕一路上竟然这么破折。

三皇子从京城离开,他是收到了消息,跟宋子文在一起南下他也知道。

只是他没想到楚夕跟他们坐的一艘船,更没想到楚夕竟然敏锐的发现,船上那个孩子,是被拐来的。

楚夕写信给盛凌风,让他查查京城最近有谁家丢了一个两岁到三岁的男童,并且把画像给了他。

结果盛凌风不查不知道,查完吓一跳。

孩子果然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可能是安国公的嫡孙。

安国公可是皇上的六皇叔,他膝下儿孙不多,只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成亲六年,才得这么一个孙子。

没想到却被人拐了,就算是楚夕不说,盛凌云也知道这个娃娃跟梅林都很大关系。

不然都在皇城根脚下,谁能从国公府里把孩子拐出来。

不能妄想,还是要找证据。

为今之计,是让楚夕把孩子安全带过来,然后,再想办法安然送回京城。

盛凌云赶紧给家里回了一封信,让他们把消息夯实。

这边,他又派人去苏城,接楚夕来宁州。

楚夕还真的在太阳底下睡了一大觉,等她醒来了时候,周边没有别人,只有樊六郎像是门神一样站在她的身后。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回来怎么不喊我一声。”

不声不响站在她身后,真真把人给吓死。

樊六郎露出尴尬的表情:“看你睡的香,就没吵你。”

楚夕轻咳了一声,去端茶水,发现水凉了,就没再喝,放了下去。

樊六郎很有眼色的把茶壶端了过来,去厨房,新弄了一壶热茶,给楚夕倒上。

“夫人猜的没错,那个冯氏确实有问题。”

朦胧陪着冯氏去寻夫君的时候,楚夕就让樊六郎在后面悄悄的跟着。

等冯氏哭哭啼啼的回来后,樊六郎把那个女的就给抓走了。

女人经不起吓唬,就说了实话,她跟那个男人是两口子,有人给了他们一百两银子,让演这么一出戏。

樊六郎又把男人抓了,男人和女人说的是一样的,只是他们的身份都是宋家店面的打工人。

樊六郎让他们赶紧离开这里,晚了有人会来杀他们。

然后樊六郎就回来了。

确实跟楚夕猜的没错,只是樊六郎有些疑惑。

“夫人,我们都在一条船上,为什么你会觉得冯氏有问题?”

楚夕也不知道,直觉告诉她,冯氏不太对劲。

尤其是对待孩子方面,她似乎是个生手。

“也许她对她的孩子并没有那么紧张吧。”

樊六郎依然不解:“孩子跟她挺亲的,再说孩子也不会说话,夫人怎么知道孩子不是冯氏的。”

楚夕想了想说:“那孩子吃饭时候的礼仪跟普通孩子不同,有钱人家的孩子有奶娘有丫鬟,这么小,他还不会吃饭,平日里一定是大人喂的。”

“但是冯氏说她是个乡下女人,在我们乡下,二岁的孩子已经能用筷子了,就算是不会用筷子,手抓饭吃的也跟饿了很多天似的。”

经过楚夕的提醒,樊六郎才回忆起来:“是了,那孩子白白净净的,确实跟乡下孩子不一样,对了,还有他里面穿的衣裳,像是绸缎……”

孩子被拐的匆忙,再加上冯氏没有钱,不会轻易给孩子换衣裳,虽然他外面的衣裳粗糙,可是里衣却十分精致。

这是楚夕怀疑孩子不是她的第二个原因。

最终让楚夕确定的是,她跟孩子一起吃饭时,聊天的内容。

她喂孩子吃饭,狗儿竟然说:食不言寝不语。

而且狗儿还嫌弃喂他吃饭的碗筷,是她用过的。

最重要的是,楚夕吃的饭菜精致,狗儿能说出自己喜欢吃的菜,都是肉,还有点心,昂贵的果脯。

这些东西可不是一个乡下农妇能供应的起的。

尤其是楚夕的果脯,像是葡萄,香蕉味道的,狗儿很喜欢,因为很甜。

别看这些水果在现代很便宜,在古代,交通运输不便利的情况下,北方的葡萄和南方的香蕉,都是京城大户人家才吃得起的水果。

第183章 再度重逢

只是,还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两个人是宋家店铺里的人。

宋子文跟冯氏是什么关系?

楚夕只是怀疑冯氏的孩子是拐卖来的。

如果孩子是冯氏拐卖来的,下了船后,冯氏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同伙把孩子给卖掉。

到时候,孩子就惨了,孩子的家人再也找不到他了。

如果冯氏不卖掉孩子,而是非要跟着楚夕,楚夕就惨了,她就会被当成冯氏的同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