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肥妻逃亲,疯批相公不撒手(287)

作者: 七月七 阅读记录

但凡牵扯到空间,玄之又玄。

盛凌云果然没有再怀疑:“一封信竟然有这么多线索,也难怪宋二强会被他们杀害了,凶手也不用找了,肯定是倭国人,看来跟宁州的那些细作应该是一起的。”

楚夕点点头,事情终于又有了进展。

“倭国人真的是处心积虑,几十年前就在大梁安插细作,在宁州弄个村子,在苏城弄个商家,宋家或许跟吕家村一样,是倭国人的后代。”

“还有两个寺庙,和尚不住寺庙,或许跟他们的佛教有关,出家人不打诳语,说谎了就不是真正的出家人。”

“最重要的,是苏城的知府田博涵,他会不会也是倭国人,如果他也是,就太可怕了,整个苏城就成了倭国的城,我们,还有安郡王住在这里,大概都不会安全了。”

盛凌云深深吸了一口气:“查,我们在明处,他们在暗处,线索不好拿,不查,苏城都快成倭国的了。”

楚夕一想,还真的是,细思极恐。

若盛凌云没有发现吕家村是倭国人的后代,任凭他们发展,宁州在海边,与苏城相连,接着往北的许州,京城……

过不了多久,安郡王的封地都成倭国的了。

一旦安郡王回到封地,倭国人绑架着他,起兵造反,倭国趁机攻打大梁,天下大乱,一切后果难以想象。

“把戚柏松的兵马调过来吧,至少他还是大梁人,还有赶紧让安郡王一家回到京城吧,这里实在太不安全了。”

盛凌云握紧的拳头,捶在桌子上,前世倒是没有发生那么多的事情。

遇到过最大的案子,便是皇上身边洪公公祸害女子的案件了。

只是他不知道,在他死后不过两年,还真的是天下大乱,群雄起义,倭国趁着大梁到处在打仗的时候,插了一脚,那一脚,差点把整个大梁给灭了。

楚夕也不知道后来的事情,书里写到楚然当上太后,垂帘听政就完结了,连个番外都没有。

前世的事不说了,轨迹改变了,有些事情提前了,比方说倭国人细作被发现。

盛凌云拿着这封信,带着楚夕,来到了安郡王的府上。

把这两天查到的线索,还有那封信都给了安郡王,安郡王听完,顿时感觉心惊肉跳。

“倭寇包藏祸心,竟然如此猖狂,哼,这苏城知府也是吃里扒外,通敌卖国。”

可如今他们也在苏城,一不小心,就会打草惊蛇,盛凌云看着安郡王:“我们该怎么办?”

安郡王妃眼珠一转,瞬间有了主意。

“这好办,我们来苏城这么久了,一直以郡王身体不好为由,没有让苏城知府来探望,如今干脆举办一个宴会,把苏城知府和宋家家主都邀请过来。”

“我们来拖住他们,你们直接去抄他们家,把他们一网打尽,岂不是更好。”

楚夕却摇摇头:“不妥,他们在苏城的窝点可不止府衙和宋家两个,他们建的寺庙和办的书院说不定也是,我们没有那么多人马一并端了。”

第245章 撒网捕鱼

可是若是他们再不出手,只怕会转主动为被动。

盛凌云与安郡王对视一眼,很有默契的点点头。

安郡王:“撒网捕鱼。”

盛凌云:“一网打尽。”

楚夕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撒网,又是怎么捕鱼的。

跟着盛凌云回去之后,他就让宋福把宋二强的尸体拉回老家安葬了,宋二强两口子回老家办丧事,宋燕原本不想回去,被宋福家的揪着耳朵抓回去了。

院子里盛凌云借故找楚夕吵一架,把原来的下人全都赶出去了,楚夕很是配合。

毕竟大多数是宋家的人,谁知道他们有没有在院子里安插细作。

反正楚夕身边有朦胧和婉婉伺候就行了,她也不是非要人伺候的人。

安郡王那边想把安郡王妃送到宁州,在宁州比在苏城安全,可是安郡王妃死活不肯,没办法,只能把孩子送过去,让奶娘和丫鬟好好的照顾着。

收网这一天,安郡王和安郡王妃一起去苏城最大的庙宇,观音庙里拜神。

提前三天跟苏城知府田博涵报备,田博涵早就把无关的百姓跟清理出去,并且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安郡王还招呼苏城的一些纳税大户,知府衙门的一些官员一起陪同。

这是多大的荣耀,比安郡王亲自办宴会招待他们都好。

忙忙叨叨,忙了三天,终于到了安郡王夫妇拜神的日子,一路上可谓是热闹非常,两边都是侍卫,几百米长的依仗,那排面简直了。

前面的步撵坐的是安郡王和王妃,后面跟着的是坐马车的楚夕,楚夕沾安郡王的光,也接受了老百姓的朝拜。

再后面是王妃的贴身丫鬟们。

丫鬟也分三六九等,贴身丫鬟坐马车,粗使丫鬟跟着步撵和马车走。

一路上,大家都纷纷走上街头,想看看京城来的皇亲国戚到底长的什么样子。

排场威仪,让他们跪倒在地,不敢抬头。

等安郡王和王妃都过去了,才敢遥望片刻,发现一旁追随的丫鬟个个都那么的漂亮,穿的像仙女一般。

一路上到了寺庙下面,安郡王和王妃才从步撵上走下来。

“前面是观音庙,再用依仗就不尊重了,爱妃,咱们走上去显的更虔诚。”

苏城知府田博涵早就带着属下,和苏城有头有脸的人物等在山下了。

看到步撵都齐齐的跪下磕头。

安郡王和王妃从步撵上下来,才慢悠悠的让他们平身。

田博涵听说安郡王和王妃要走着进观音寺,心里懊悔不该把台阶修的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