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肥妻逃亲,疯批相公不撒手(294)

作者: 七月七 阅读记录

湖面上停着一艘船,让楚夕想起了《红楼梦》里,林妹妹和贾府众人坐的那一艘,只大不小。

“夫人,要坐船游湖吗?”

楚夕被婉婉搀扶着,来到了船上,一阵风吹来,婉婉用手挡了一下风说道:“夫人,湖面上凉,我去给你拿个披风来。”

婉婉这边刚下船不久,船……开了。

只见船夫用一根长长的杆子,用力戳着湖底,船悠悠的往前开。

“宋子文,没想到你竟然还在宋家?”

不错,撑船的船夫就是宋子文。

宋子文如今带着草帽,穿着下人的衣裳,跟宋家的下人一样样的。

“你难道没听说,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我一直都在宋家,只是那些官兵没找到罢了。”

楚夕也曾暗中找了宋子文很久,没想到他玩儿了一招灯下黑。

宋子文又说:“楚夕,你不会把我给卖了吧。”

楚夕无语的瞪了他一眼:“你难道不知道我暗中找了你很久,要是想卖了你,直接去宋家找人,看到你不在,直接让官兵通缉你不就得了。”

宋子文东躲西藏的几天,其实是知道楚夕找他的,只是他不想连累她,没有露面。

“宋家没了,生意也没了,你找我做什么?”

楚夕:“朋友一场,就算你身上流的是倭国的血,可也不见得你就是背信弃义的人,之所以抓宋家,是因为宋家家主做了很多不利于大梁的事情。”

“若只是倭国人来此经商,并没有做过损害大梁百姓的事情,也不过是个商人罢了。”

宋子文已经是宋家家主第三代子孙的,而且还是偏枝,在宋家算不上名号,更别说他压根不参加科举,也不参与政治。

楚夕信他。

一时间,谁也没有说话,宋子文默默的撑船,楚夕默默的坐船,岸上,婉婉着急的挥动着手,让他把船开过去。

湖面风大,吹动一池涟漪。

楚夕看着绿油油的湖面,轻吟:“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宋子文,你今后打算怎么办?”

宋子文轻轻的摇头:“不知道,或许有时间会出一趟海……”

楚夕从怀里拿出一张户籍表,已经盖过衙门的章了,空白的,递给宋子文。

“身份自己编,我希望你能留下来帮我。”

宋子文愣住了,不可思议的看着她:“你……盛凌云知道吗?”

楚夕摇摇头:“可不敢让他知道,再说,店铺里那么多人,他也不一定非要认识,你认识你所有的手下吗?”

也是,有些人虽然住在一个城市里,也都认识,可分开后,有时候一辈子也不见得能偶遇一次。

再说,楚夕如今的生意大部分在苏城,盛凌云是宁州的知府,遇到的几率就更小了。

“既然咱们还是合作,我也不沾你光,更不会落井下石,还是按照从前的协议走,如何?”

楚夕都这么说了,宋子文当然愿意。

楚夕:“只是有一样,你可千万别让人知道你是倭国人的后代,更别做对不起大梁百姓的事。”

第251章 回宁州

腊月十六这一天,盛凌云让胡三刀和朦胧来接楚夕回宁州。

同时,也带来一个消息,新任的苏城知府就是原来的沧州知府王彻。

别以为王彻这样算是平调,苏城和沧州不能比,沧州穷的叮当响,苏城富的流油。

听到这个消息,楚夕也为盛凌云打抱不平。

“大人听了这个事情有没有什么反应?”

胡三刀驾着马车,马车里楚夕和朦胧吃着零食,磕着瓜子,婉婉坐在一旁煮茶。

朦胧耸耸肩:“大人能有什么反应?反倒是三刀,气得跳脚。”

婉婉:“夫人不生气吗?本来苏城知府的位置应该是我们家大人的,没想到却给了别人,这么大的功劳大人就这么拱手让人了?”

朦胧:“东方先生却说是大人不想争,也不该争,唉,我也不明白,夫人,你明白吗?”

“反正我也觉得对大人不公平,但是那位沧州知府么,跟大人是同年,若是来到苏城当知府,会不会是大人推荐的?大人推荐他来对大人有什么好处?”

胡三刀在外面听到了,说了一句:“大人没有推荐他,他靠的是他岳父,你们不知道他岳父是谁吗?”

婉婉:“他岳父是谁呀?”

胡三刀:“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榜下捉婿,相中了王大人。”

这个楚夕还真的不知道,只知道上次他们进京路过沧州知府,虽然感觉盛凌云跟王彻俩人感情挺好,可那位王夫人,她是怎么也感觉不到她的真诚。

对她客客气气的,虽然让人挑不出礼来,却并不是交心的那种。

当初楚夕还以为她是个农家女,王夫人是京城贵族的女儿,有些看不上她。

原来她竟然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

楚夕:“行了,你们也别替你家大人打抱不平了,说不定他有自己的规划。”

婉婉不解的问:“什么规划?”

楚夕:“宁州那么穷,他要领着宁州百姓们过好日子,你看他来到宁州这大半年来,一直都在抓倭寇,可宁州百姓们需要的是什么?是填饱肚子,他要让老百姓有田种,有饭吃,安居乐业。”

朦胧眼睛一亮:“我知道了,就像咱们在临济一样,给老百姓发粮种子,开荒种地,还修水渠等等,最后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永远都记得咱们大人的功劳。”

盛凌云之所以能入京之后,连升三级,除了跟吏部尚书曹坤和太子的关系外,功绩也是实打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