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妻逃亲,疯批相公不撒手(333)
也就是说洪公公的案子还没有爆发,他用女子的处子血研究药,还没有到令人发指,丧心病狂的地步,但是皇上已经知道了,不让他再弄了。
“第二个消息便是太子冷落了太子妃,与东宫其他妃子很亲密,东宫的嫔妃们已经有两个怀孕了。在朝堂上太子也有两三次,跟安国公的意见相左。”
楚夕明白了盛凌云的焦虑点。
怕太子活的太久,蠢人掌权对大梁朝不利。
也更加怀疑,盛凌云可能刚重生后,就在布局。
太子和三皇子两手抓,但是太子那边他可能刚开始找的并不是太子,而是太子的老丈人,安国公。
刚开始盛凌云的想法,若是太子不行,就换三皇子梅林,可他不知道的是梅妃竟然是高丽人,皇上不可能把皇位交给三皇子。
于是盛凌云进京后,安排楚夕给太子妃调理身体,太子妃生下皇太孙,也是可以的,太子死了,皇太孙继位。
到时候盛凌云获得安国公的信任,依然能当辅政大臣。
所以盛凌云尽管很低调,不愿意呆在京城,可他的布局也从来没有散过。
但是,现在危机来了,太子不想只有皇太孙一个儿子了,他在东宫后宫广撒网,重点捕鱼,只要他儿子多,儿子的外祖就会支持他,太子登基后,他想让谁当太子都是可以的。
第284章 准备过年
盛凌云担心自己的谋划落空,太子太强对他,对太子妃和安国公也不是什么好事。
他更怀疑,他当初给太子的那些药丸,他没有给皇上而自己吃了。
不然,向来体弱多病的太子,怎么会连续让后宫女人生孩子。
楚夕仔细看了一眼时间线,安慰道:“时间应该来的及吧,实在不行,就把太子嘎了。你不是连皇上都不怕……”
盛凌云好气又好笑:“你以为我是什么呀,杀人魔吗?再说那是太子,我人又不在京城,杀了他谈何容易,行了,你也别跟着我胡思乱想了,你说的对,时间还早,我们做点我们爱做的事情吧。”
时光如梭,进了腊月就离过年不远了。
楚夕给京城的朋友们,包括赵晨曦和清月郡主,都收到了她的珍珠首饰,还有楚家村的家人们都准备了过年礼,进了腊月之后,陆陆续续的让人送出去。
延续临济县的传统,腊八这一天,楚夕依然在衙门口施腊八粥。
虽然今年宁州的收成不错,但还是有些地方吃不上饭,贫穷的帽子要想脱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到了腊月底,楚家村盛夫人的年礼,还有京城蕙娘,楚莹,盛凌风,太子妃,安郡王等朋友的年礼也都陆陆续续送到了。
盛夫人给送来半扇猪肉,两只山羊,几只鸡,还有鸡蛋,都是实打实的年货。
京城蕙娘送来很多布匹,小零食,京城的特产等,她知道楚夕在宁州不愁吃喝,就想把好吃的好玩儿的带给闺女。
楚莹送来一些精致的刺绣,京城流行的衣裳和首饰,让她的姐姐即便是远在宁州,也能跟上流行的脚步。
太子妃则比较好了,送来都是京城名人的字画,雕刻,陶艺等高档的东西。
安郡王和安郡王妃跟太子差不多,他们的礼物最多,高档低档都有,吃喝穿戴也很齐全,足足送来两大车。
清月郡主则跟着太子妃一起送来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还有赵晨曦,送来一副楚夕的画像,画工不错,像是照片一样,让楚夕很惊喜。
楚夕忙着内宅的事情,盛凌云忙着官府的事情,虽然宁州大丰收,可朝廷对宁州的税收是减免的。
既然减免,盛凌云也不至于上杆子把税收交完,只交了应该交的一部分,剩下的他留在银库,慢慢花。
宁州百废俱兴,花银子的地方很多,只过年布置花灯,燃放烟花炮竹就花费了不少。
灯笼,和烟花炮竹,往年都是从苏城运过来,宁州当地既然有,自然要用自家的东西。
谁知苏城的商人为了宁州官府这个大单子,不但主动降价,还免费押送,亲自给布置好,不但不赚钱,还会赔钱,这让盛凌云很难选。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宁州和平环境下,经济复苏,他的冲击不但是宁州本地,还有隔壁的苏城,锦州城,商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腊月二十这一天,楚夕正在把蕙娘送来的布匹,挑两个花色给婉婉和其他丫鬟,让她们也都做身好看的衣裳过年。
做饭的厨娘袁大娘找来了。
“夫人,有人想找你,她是城西做灯笼的孙家媳妇……”
谁知袁大娘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婉婉怼一顿:“什么王家媳妇,孙家媳妇儿的,我们夫人是什么人,谁想见就能见的,去去去,干你的活儿去。”
袁大娘落了个没脸,刚准备走,却被楚夕给叫住了。
“城西孙家媳妇儿,怎么还拐弯抹角的找上你了,大前天,她找到了绣坊的娇娘,硬跟人家攀亲戚,孙娇娘的娘家是苏城人,她也能跟人说本家。”
袁大娘干笑着说:“我一个侄儿在他家里做工,她家从前就是做灯笼的,家里男人传到她这一代就剩了一根独苗,原本她们娘俩守着老本吃一辈子就行了,谁知她听说官府要找做灯笼的,她就想来试试。”
婉婉哼了一声:“得知你跟我们做饭,才找到你的吧,说吧,你收了她多少好处?可有平时夫人赏的多?我看平日里夫人就是对你们太过宽松,一个个的吃里扒外的……”
楚夕抬手阻止了婉婉的谩骂:“行了,她也没做什么,只是捎了句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