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肥妻逃亲,疯批相公不撒手(342)

作者: 七月七 阅读记录

盛凌云又拿了一块点心,塞嘴里,却冷哼一声道:“是来报案的,只不过,满嘴谎言,我让他先回家换衣裳去了,估计下午才会再来。”

楚夕看他吃的香,忍不住又换了个口味的,确实又香又软十分香甜。

“你怎么知道他在说谎,他到底都说了什么?”

张新昨天半夜敲鼓,来报案,说自己遭受了劫匪抢劫,把自己妻子也抢走了,一车的年货也拉走了。

他也被推入了河里,好在他会袅水,这才救自己一命,然后一路走过来的。

盛凌云:“宁州这一带,我也熟,且莫说大冷的天,他一身湿,衣服早就冻成了冰块,且说他从遭遇劫匪的地方跑来,也用不了一天的功夫吧。”

楚夕想了想,他们是早上发现王梦雪死亡的,发现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天冷,往前推三四个时辰,至少也是除夕傍晚。

如果张新是和王梦雪一起遇害的,张新跑来报案,最慢也是午时,况且白天那么多人,他不会搭个顺风车吗?

“万一他晕过去,才醒呢?”

盛凌云给楚夕指了指外面的天:“虽然是春天了,天气依然很冷,他又落了水,这天,不死在外面就是奇迹。”

楚夕又问:“或许被人救了呢?”

盛凌云刮了一下楚夕的小鼻子:“往日的机灵劲儿去哪儿了,要是被救了,身上穿的肯定是干衣服,还能湿漉漉的进来呀。”

也是,看着张新似乎说的很圆满,很周全,其实仔细想想,漏洞百出。

楚夕:“一般死者先排除伴侣杀人,也就是说第一个怀疑的就是张新,盛凌云,你说张新是凶手吗?”

盛凌云智慧的眼眸闪了闪:“不好说,需要证据,等去苏城的人回来就知道了。”

楚夕:“张新人都来了,是不是该把去苏城的人叫回来了。”

盛凌云:“不行,还有很多线索需要调查,你放心,林海他们也跟着我办了好几个案子了,知道怎么做,等他们一回来,真正的凶手就能浮出水面了。”

所有的案子都是在没有解开前,像是谜题一样,一题题的解,证据,杀人动机等等,有时候即便是找到凶手了,也不一定能破案,只有等真相找到那一刻,案子才算真正的破。

而真相只有一个。

俩人说着话,午饭上来了,今天中午炖的鱼汤,炒的两个肉菜和两个素菜。

楚夕不喜欢浪费,况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吃,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就可以了,一下子上那么多菜,他们也吃不完。

不过,今天的荤菜里有楚夕最喜欢吃的鲍鱼。

鲍鱼可不好找,需要捕鱼的人进海水里捡,然后晾成干。

不过,他们海边的渔民其实不怎么爱吃鲍鱼,因为鲍鱼没有味道,还有一股子腥味。

楚夕看到今天菜品有鲍鱼,很是开心,夹了一个塞嘴里,一边吃一边皱眉:“这鲍鱼没洗干净,怎么这么腥。”

盛凌云也吃了一个,点头:“还好。”

楚夕盛了一碗新鲜的鱼汤,乳白色,看着就好吃。

谁知一口喝下去,忍不住‘哇’的一下全给吐了出来。

第292章 怀孕了

盛凌云吃惊的看着楚夕大吐特吐,喝了一口鱼汤。

“你怎么了?怎么吐了,是吃坏肚子了,还是昨天晕车药过期了?”

盛凌云一边给楚夕拍背,一边端水给楚夕漱口。

婉婉也吃了一惊,把鱼汤给尝了尝:“好喝的呀,今天早上刚宰的鲜鱼,还加了一点羊肉汤,夫人,你是不是不能吃羊肉啊?”

也不是,楚夕什么都吃,没有什么忌嘴的。

楚夕揉了揉肚子,明明很饿,可是吃什么都觉得嘴巴苦。

吐完好受一点,她想了想说:“肯定是刚才的糕点有问题,太腻了,婉婉,去弄点山楂膏来,解解腻。”

山楂糕是现成的,是做汤用的,有的时候汤是咸的,有的时候汤是甜的。

四菜一汤,汤是开胃的。

吃了山楂糕,楚夕终于感觉有胃口了,喝了鱼汤,吃了饭,突然又感觉好饿,吃的东西比平时饭量多一倍。

盛凌云看了都吃惊:“少吃点,别积食了,吃过饭就被午睡了,出去转转,消消食。”

大年初二,街上人不多,店铺很多都没有开门,但是古香古色的街道上,风景还是秀丽的。

楚夕很是听话,吃过午饭,就去逛街了,她可不是随便逛逛,主要是去张家的铺子,周围商铺人家最能打听内幕。

“张家?卖布的那个张家吗?嗐,知道的是女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上门女婿那。整天住在老丈人家,不走了。”

“王大姐儿家的那个夫君吧,确实老往老丈人家跑,听说在家里不受重视,还听说王大姐儿生不出孩子是她男人的事。”

“王大姐儿娘家只有一个弟弟,她性子强势,张家老二要真的入赘,这财产可是有他的一半。”

王员外很有钱,有钱人也有很多烦恼,妻妾成群,可惜没有儿子,好不容易有一个王雨诗,算是独苗。

王雨诗是个女子,除了楚夕,盛凌云和她的母亲,没有人知道,王家的人更是一无所知。

王梦雪是家里的老大,她从出生那天起就备受家里人的宠爱,她知不知道王雨诗是个闺女,且不说。

单说她竟然能让张新陪着她,一直住在娘家,这份本事就不是一般女子有的。

除了王梦雪不能生孩子,两口子的感情还算是稳定,而且王梦雪回娘家过年,也不是第一次了。

成亲三年,据说只有第一年是在婆家过的,以后两年都是在娘家过的,这算是第四个年头,按理说张新也没说谎,回老丈人家过年,带着一车年礼和媳妇往宁州赶,每年都是这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