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妻逃亲,疯批相公不撒手(445)
“你是怎么知道那个女人是北羌细作的?”
盛凌云却摇摇头:“不是我发现的,是王将军发现的,晋城雪灾,昇王来晋城巡视灾情,回去之后就病了,还是瘟疫,这已经往王将军心中起疑了。”
所以盛凌云要来晋城赈灾,王松也跟来了。
昇王身边都是侍卫,平时喝水吃饭都经过检查,没道理别人都没有生病,只有昇王病了。
盛凌云和鲁岳封城,开始应对瘟疫的时候,王松也调查昇王生病的原因,把昇王来晋城的路径又走了一遍。
最后,来到了临河村。
这个村子被封了,但是昇王来的时候,村子里还好好的,没有瘟疫,没有病情,只有大雪压垮的房舍,和受灾的百姓。
但是,如今这个村子瘟疫最严重不说,还是瘟疫的源头,盛凌云带人进村之后,王松的手下也进去了,再调查,就知道瘟疫的源头是对面河里飘来死马的尸体。
然后,属下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女人曾经在昇王到来的时候,给昇王递了一杯茶。
盛凌云进村子,看到很多尸体被埋,被烧,处理的还算可以,但是,还有很多尸体竟然被埋后,又被扒了出来。
更有甚者,井里也是尸体。
井水是村民的水源,盛凌云质问村子里的人,大家都说没有,冤枉,本村子的人都是依靠水井为生,谁会坏心思的把瘟疫的尸体扔井里。
思来想去只有敌人。
盛凌云一不做二不休,悬赏五十两,让村子里人自动揭发到底是谁把尸体扔井里。
找到三个人,盛凌云都没有杀他们,只是把他们绑了起来。
等盛凌云从村子里出来,王松再进去,就把村子里得病的人都给杀了,埋了,烧了,最后找到这个女人。
是不是北羌国的细作,受伤就知道,北羌国的细作身上有纹身,是用秘药染的,平时看不见,只有等染血了,纹身就会出现。
王松找到害昇王的人,再加上整个临河村都感染瘟疫,这个村子只能废了。
好吧,这种手段虽然残忍,可在古代,命如纸薄的老百姓是没有选择权的。
楚夕听完有些唏嘘:“既然细作找到了,瘟疫也控制住了,晋城是不是就可以放开了?”
盛凌云想了想说:“不一定,这个城池离北羌国太近,原来以为河流是天险,这个城池并没有派兵驻扎,如今看来,还是疏忽了。”
接下来可能派兵在晋城,一边练兵,一边屯田,边城的城池都是这么安排的。
盛凌云接着又说:“如果要派军队来,整个城池必须得保证一个得瘟疫的人都没有。”
毕竟军队的士兵是不能生病的,不然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军队就没有战斗力了,北羌国很可能就会趁虚而入。
楚夕翻了个身子,叹息道:“尽量吧,不过需要时间。”
谁知,第二天,盛凌云则向鲁岳建议,把晋城村里的老百姓南迁,几个村子派军队驻扎,让这些军人一边防守晋城,一边屯田。
故土难离,这个意见鲁岳一下就否决了。
“不可能,老百姓住了一辈子的村子,怎么能说离开就离开?咱们都讲究个落叶归根,只怕他们死也要死在村子里。”
盛凌云声音清冷无情:“不愿离开的,就让他们死吧。”
第380章 何至于此
鲁岳吃惊的睁大眼睛:“盛大人,你这是什么话,好歹我们都是朝廷命官,怎么能看着老百姓去死呢?”
盛凌云有自己的理由:“普通老百姓根本分不清,谁是北羌人,谁是大梁人,晋城地方小,从前不受王爷重视,但是这次瘟疫是敌人卑劣的手段,也说明了咱们的防御没有到位。”
“如果不让老百姓南迁,这里安排军队进驻,北羌人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故技重施,到时候可不仅仅是封城那么简单了……”
有可能整个城都要被灭了。
鲁岳心痛老白姓,不停的说:“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盛凌云想了想又说道:“这样吧,晋城也属于幽州的一个城池,我作为节度使,不可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我有一个办法,能让老百姓愿意南迁。”
鲁岳:“大人不妨说来听听。”
盛凌云:“凡是愿意南迁的老百姓,所开垦的荒地不但三年内不收取任何的税赋,我还愿意把从京城带来上好的粮种送给他们一些。”
鲁岳一听税赋可以减免,还有粮种,顿时觉得可行。
“大人不妨细细说来,下官知道的越详细,越好跟地方百姓们解释。”
最后商议决定,晋城也不是所有村子的百姓都南迁,只是迁移四个村子,晋城之所以从前没有被昇王重视,主要是他的城池形状,像是一条毛毛虫一样,夹在幽州和云州两个州之间。
云州和幽州都有防御的城池,偏晋城这个地方,太小,若是云州派兵驻扎,晋城市属于幽州管辖。
若是幽州派兵驻扎,幽州前节度使又怕得罪昇王,觉得他的军队离昇王的军队太近,有监视之嫌。
本身幽州节度使是朝廷的官,对皇上负责,可幽州同时有属于昇王的封地,每年的赋税都是先交给昇王,然后昇王再交给朝廷。
所以有些事不好说,不好做。
但是这次瘟疫的事,给昇王敲了个警钟,给盛凌云也提了个醒,晋城虽小,也要派军队驻扎,从东到西行程一条防御带,防御北羌国使坏。
古代军队,打仗的时候,粮草是靠国库给拨款的,平时的话是需要自己屯田,自己种粮食自己吃,朝廷不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