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肥妻逃亲,疯批相公不撒手(72)

作者: 七月七 阅读记录

不多时,里正还有村子里有威望的人们也都一路小跑地迎了出来,纷纷跪在地上叩拜。

“原来是县令大人来了,有失远迎,望大人赎罪。”

盛凌云也没让他们起来,就这么跪着,问了几个问题。

春耕的时间,播下的种子是什么粮食,村子多少人,每个人合多少土地,有没有读书人,有没有免税的等等。

尽管盛凌云已经让人暗中走访这些村子,他手中掌握的数据,还是要跟实际情况相结合的。

这些数据都由跟着一起的梅林,来整理。

楚夕则趁着他们边走边说话的功夫,观察这个古香古色的村子。

作为现代人,即便是见过几个破旧的村落,有些也是旅游资本家故意做旧的。

况且她并不经常去乡下,对于乡下的认知都在影视剧里。

如今真真切切地来到古代的农村,她感觉这里的人们可真穷。

泥土和杂草混合夯成的墙,不知道下雨的时候会不会被冲跑。

稻草和泥土加盖的屋顶,白天见太阳,晚上见星星。

楚夕忽然想到原主曾经住的也是这样破旧的房子。

楚夕穿来的时候,人已经在盛家了。

三天回门的时候,她看到蕙娘和楚珊是从后院子里出来的。

楚家不穷,盖得几间青砖大瓦房,在楚家村里还算是过的不错的。

穷的只有他们二房的人,蕙娘带着俩闺女住在后面的柴房里。

跟眼前的房子是一样的,泥土和杂草夯的土墙,几根木头构架的房顶上,放着捆整齐混着泥土的稻草。

白天太阳透过稻草照进屋子里,洒下一道道的金光。

晚上能躺在床上数星星。

若是到了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子里下小雨。

她们穷被盛凌云拯救了,都搬到了盛家,可这个村子的穷,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拯救。

楚夕叹口气,就听到盛凌云跟里正说:“春耕要按时种粮食,若是粮种不够,官府可以帮助咱们,官府提供的粮种有很多种,像是红薯,粳米,都是有的。”

里正似乎犹豫了一下:“可是咱们家穷,有些人根本没有银子买粮种。”

盛凌云点头,表示知道了,并且还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粮种可以先借给他们,等秋收的时候一起还,本官考虑到这几年县里的情况,如果有人愿意开荒种地,可以免粮税,而且开的荒田将来都可以归自己所有,本官让人亲自丈量土地,发地契。”

这样的举措已经相当支持了。

粮种只能卖不能送,这是因为一旦白送了,那些村民就不珍惜,不好好种地。

若是到了秋收,粮税再免除,村民们就越发地懈怠了。

有时候人穷也是不值得可怜的,他们实在是太懒了。

按理说,官府给粮种,免赋税,种出的粮食都归自己,留下一部分吃的,剩下的卖银子,增加收入。

这是正常思维。

可实际上,就是有些懒人,不好好地侍弄土地,差不多种的粮食够吃就行了,有的甚至别说种地了,有可能把粮种直接给吃了。

因此粮种不能免费,粮税也不能免,只能减少。

大周朝的粮税分为朝廷税和地方税,朝廷税占农民总产值的百分之五,地方税就比较自由了,最多不超过百分之四十。

也就是说,两个税收加起来,不能超过总产值的一半。

好比楚夕老家的税收,粮税就是百分之十,朝廷税百分之五,加起来是百分之十五。

家中有秀才以上读书人的话,是可以免税收的,而且当地官府对秀才还有奖励,其实就是鼓励大家多读书。

盛凌云对临济县的举措是,朝廷税不能减免,他也没权利减免,地方税他说了算,开荒地,荒地的粮税可以减免,要是需要购买粮种,官府提供的粮种到了秋收,需要交百分之十的粮税。

政策给到地方,当地的里正仔细考虑一下,就接受了。

毕竟这个政策还是对老百姓非常有利的。

为了让老百姓不挑粮种,盛凌云给出的粮种都是捆绑式,十斤粳米配两斤红薯。

问题又来了,临济县的百姓们,没有见过红薯,更别说种过了。

盛凌云却让他们不用担心,官府会派人教他们种植的。

看来这一趟,盛凌云是有备而来,之所以带着楚夕,就是为了让她准备粮种。

第62章 真是被吓了一跳

楚夕来到一户院子前,院子里似乎有动静,可是门没有锁,以为是狗。

楚夕有点怕狗,尤其是大一点的狼狗,看家护院叫起来很凶。

就在她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院子里蹿出来一个黑影。

吓得楚夕‘嗷’的一声往回跑。

一下子跑到盛凌云的面前,搂着他的脖子,双腿卡腰,整个人就挂在他的身上。

“狗,狗,狗……”

楚夕紧闭双眼,埋在盛凌云脖子里,瑟瑟发抖。

盛凌云本能的搂住了她,往后紧退了几步,胡三刀带着衙役们护在了他身前。

“什么东西,大胆。”

“草儿,你回来了,草儿,我的女儿……”

众人大惊,眼前的并非是只狗,而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女人,却被家里人用绳子捆着。

而绳子的长度只够那个女人爬到门口。

楚夕不知道情况,才被吓的不轻。

里正心里大惊,呵斥那女人:“滚回去,大白天的不老实待在家里,吓到县令夫人,回头让你男人打你。”

那女人不敢说话,蹲在了门口,直勾勾的盯着这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