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好多瓜,读我心后都疯啦(355)
杨知州嘴里发出赫呼的声音。
杨老夫人怜悯地说,“远超,你别生气了,玉氏确实不是什么好人,她竟然跟着奸夫跑了。”
“还带走了那么多银子。”
“如今大夫说你气急攻心,已经中风了,想要养好身体,必须保持心情愉快,时间长了,也许就能恢复过来了。”
杨知州瞪大眼睛。
听到这个消息。
他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
最近害怕被人算计,他日日都安排了大夫看诊,他自己的身体再了解不过,绝对很健康,不可能突然中风。
“可惜,你一出事,下面的小辈就担心我这个当老祖宗的偏心,不能给他们带来好日子,都闹着要分家呢。”
“老婆子我也老了,无法再替你担着了。”
“今日这个家,分不分,就看远超你的态度。”杨老夫人一副失望至极的表情,丢下这句话,就坐在旁边,不说话了。
杨知州目光怀疑地看向杨老夫人。
最近如果谁对他有不满的话,非老夫人莫属。
主要是杨知州自己心虚。
发现十八公主的神奇之处,他就担心云武帝知道自己的身份。
跟老夫人说了什么。
才导致最近老夫人对自己比较冷淡。
杨知州以前感受过老夫人对自己信任,掏心掏肺的对待。
如今对方态度冷淡了些,他自然敏感地感觉到了。
杨老夫人在心里嗤笑,觉得自己真是养出了一只白眼狼。
她自认为没有对不起他。
哪怕他只是一个赘婿。
可结果呢。
一出事,这人恨的竟然是自己。
真是可笑。
杨老夫人被气得不轻,看见事实真相,她心里的难受可想而知,干脆闭上眼,迎接接下来的乱象。
果然。
看老夫人没有反应。
下面的小辈,总算有忍不住的年轻人。
“爹,你怎么样了?身体可舒服?你放心,儿子以后会服侍你的,大哥没了,按理说你应该跟着我的,弟弟妹妹他们根本不是真心想要照顾你。”
杨二少爷迫不及待地说。
杨知州嘴里大张,“逆……逆子。”
“祖母,你看,爹答应了。”
“他说好孩子。”杨二少爷笑呵呵地道。
杨知州满头黑线,险些又把自己气晕了过去。
“二哥,你可别趁着爹说不出话,在这胡言乱语。”杨家三少爷不满地挤上来,责备地推开杨二少爷。
杨知州满意地点头。
不错,老三还有点良心。
等他好了,一定要好好嘉赏他。
杨家三少爷理直气壮地叉腰,“要我看,爹肯定不舍得我们这些孩子流落街头,应该家产平分!”
“爹生病了更需要一大笔银子,这个银子,二哥你作为家中老大,应该承担起责任来,不然怎么对得起以前你花的银子。”
杨知州气炸。
“三哥这话有道理,二哥,你不会只想占便宜,等我们走了,就不好好照顾爹吧?”
“我们就算嫁人分家了,也必须留在府上,不然怎么确保你不会欺负爹。”杨四小姐柔柔弱弱地说完。
杨二少爷嗤笑一声,“老四,你一个姑娘,是天生要嫁人的,有什么资格留下来。”
“一个姑娘家还想图谋娘家财产不成!”
“二哥这话就说的不对了,爹当初都能入赘进我杨家,我娘也是杨家的姑娘,一样留在家中,我是我娘的女儿,如何不行了?”
“还是说,你们觉得爹可以,我不可以?”
杨家的年轻人直接吵了起来。
杨知州脸直接绿了。
这些年,他最厌恶的就是别人说他是赘婿。
如果不是当初云武帝心狠,他依旧是齐国的贵族,而不是大燕一个小小的州府的不出名的世家赘婿。
要不是杨家跟他同姓,也许百年前是同族。
他能看得上杨家?
当日。
杨知州被自己的不肖子孙直接气晕了过去。
再次醒来后发现他全身都不能动了。
当晚。
杨老夫人主动上门,在别院里拜访云武帝。
云武帝正蹙眉,处理政务。
他每日也很忙碌,并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处理无聊的事。
朝廷最近颁布了不少的律法。
虽然有他铁血的手段在,可也并不是没有官员反对。
那些官员见阻止不了。
就偷偷懈怠。
被抓到了便有恢复正常。
可没过多久,又懈怠,以此来向云武帝抗议。
若是这些官员都是坏的。
他直接搜集证据,处理了就行。
偏偏他们没有犯大错。
只是观念不同。
为了不动摇国本,云武帝只能忍。
忍着他们作死,等明年考核的时候,该贬官的贬官,该远调的远调。
但。
目前他要改革大燕,还要防备大楚。
以及为了接下来的各地天灾做准备。
沿海地区的水患,台风,中原地区的水患,偏远地区的泥石流,以及北方初现端倪的干旱。
受灾地区涉及到了大燕三分之二的国土。
储备粮的稀缺,边关的异动。
等等问题。
都需要云武帝安排臣子去解决,有这些折腾来折腾去的臣子,他能高兴才有鬼。
因而。
当杨老夫人进屋子后,面对的就是云武帝黑沉沉的脸。
“老身见过皇上。”
杨老夫人心里一个咯噔,跟着跪下来,结结实实的。
她跪下后。
云武帝没有应答。
不知道过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