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好多瓜,读我心后都疯啦(382)
虽说这是现代小学一年级的课程。
可拿到古代来。
完全能够让百姓的计算能力提升一倍不止。
何况里面还涉及到了阿拉伯数字。
云武帝也是胆子大。
直接就从云雾拿出来的书上看完后,就拿来用了。
至于朝廷百官的反驳?
这些官员还真没有什么正当的反驳理由,加上在他的霸权下,实施得很顺利。
解决完安园村的事。
也不过才过了一日。
萧桂卿被林太医医治了,脑震荡好多了,加上有云雾拿出来的现代西药药丸,他吃了就没那么难受了。
云武帝的队伍继续北上。
至于大源县的案子,有从其他州府调遣过来的县令处理。
按照大燕律法。
这些村里罪不致死的族老因为太过固执,没有诚心认错的缘故,被罚坐牢三月。
不过坐牢期间,有人强行他们背诵大燕律法。
不认字就跟着背。
日日还要听衙役说四处被砍头的官员的故事。
日日折磨洗脑,可比直接让他们坐牢的惩罚有用多了。
至于那些曾经高高在上,以一言堂来祸害别人的族老,即使已经一把年纪了,也被判处缓刑三年。
所谓的缓刑,就是这三年先被安排需要人手的地方修路,等三年后再处死。
这是云武帝考虑到如今大燕人数太少,不够发展搞基建,弄出来的刑法。
用干活儿换取三年生命,对于这些自私自利、心狠手辣者来说,是求而不得的存在。
云武帝直接乱世用重典。
至于闹事者,直接被砍头。
有了安园村的案例。
渐渐的,消息传开了。
哪怕心里对云武帝不满的百姓,也不敢说出来,只能老老实实听从安排。
去村里完成任务的禁军,就用了跟云武帝一样的方法,在村子里,扩大影响力,把大燕律法深入人心。
识字并不是背诵姓氏。
而是大燕律法。
背诵得多了。
即使村民不会写,也会传唱,影响源远流长。
云雾这段时间在船上总觉得有人在窥探她。
【真是奇怪,以前父皇安排龙卫在我身边,也没有让我感受到对方的存在,怎么这几天,总感觉有人在看我?】
云武帝本来在跟萧桂卿等官员商讨汉洲地图上河道疏通一事,在思索怎么避免洪水。
洪水一事肯定阻止不了,只能尽可能减少损失。
他听到这话,谈论政事的心都没了。
“十八,你怎么不睡?要是有心事,记得告诉朕。”云武帝引导她把话说出来。
云雾倒也没让他失望。
果然顺势告知了这件事。
云武帝看了后,皱了皱眉,“朕安排人去了解一下。”
【好的。】
云雾说完这件事就抛之脑后了。
她正好睡醒了,打了个哈欠,便参与进云武帝几人的话题。
【父皇,你们在讨论解决洪水的事么?】
云武帝点头,已经十分习惯了十八参政了,“是啊,现在发现这些地势比较低的地方,修建了不少城池。”
“如果只是修堤坝,无法阻拦洪水决堤,就算是有水泥也不行。”
【水泥当然不行了。】
【就算是现代,在汉洲洪水的时候,堤坝也阻止不了,不过堤坝还是要修的。】
“哦?这话怎么说?”
第316章 花多少银两
【嘿嘿,父皇,你看,这汉洲的地形图,只有西北边稍微有一点山,其他地方,全部都是平原,地势低。】
【何况这里还距离华江中游地区极近,地势低洼,凡是遇见汛期,华江、绿水水位明显要比城池里高得多,自然就会淹掉城池,如果是住得稍微远点的村子百姓还可以往地势高点的小山坡上跑。】
【这城内的百姓就不成了。】
【一旦汛期,不仅房屋被淹,损失巨大财产,还会造成极多的百姓溺亡,流离失所。】
【最关键的是,大灾后必有大疫,不过,这次西南地动,父皇你把疫病方子分布下去,倒是制止了疫病的传染,救了很多百姓。】
【也说明,现代的疫病救治法子,古代是有用的,有了疫病方子,就不担心疫病带来的灾祸,倒也解决了一个大事。】
云雾说着。
云武帝跟萧桂卿等人都狠狠松了一口气。
这疫病问题,确实是十八帮忙解决的,若是没有未来已经研究出的药方,只怕他们会又造成不少的百姓伤亡。
“十八,你刚刚说的,跟朕此刻商议的内容是一样的。”
“朕也是发现,有不少城池,修建在低洼的地方,一涨水必定被淹,若是全部移城,只怕会有极大的一笔支出。”
“这就罢了,往旁边移,也没有位置了,汉洲可跟洪武县一个小县城不同。”
“而且如今的汉洲也有不少的良田,又沿江,只要不涨水,是极好的生存之地,丢掉,未免太浪费了些。”
【父皇,我知道汉洲是不可能大规模移动的,所以,我才说,这水泥堤坝有必要修。】
【何况我看父皇你的八卦,早在出京之前就安排了的人过来,通过让百姓服徭役,加上军队人数,已经在修建堤坝了。】
【就是不知道修得怎么样了,我这上面倒是没有看见汉洲堤坝修建那里有什么贪官污吏出现,没有八卦应该就是进展顺利。】
后面两句话。
云雾都没有弄到纸张上给云武帝看。
云武帝被吐槽了也不生气,他反倒借用十八随口说话,透露的堤坝消息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