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天涯何处无芳草(天狼社系列三)(43)
作者:江洋 阅读记录
己为最最崇敬的人,总是用带着尊敬的眼光来看自己,乖乖地学文学武学生意,
一心一意地爱着自己,其它的什么也不知道,也不关心。可是,自从齐小开恶意
捣乱,把自己的风流事迹都告诉了他,他便再也不象原来那样爱自己了,非要什
么" 唯一" ……
" 唯一" 真的很好吗?为什么他非要如此坚持呢?他为什么不能像从前一样,
虽然受蒙蔽,但幸福地生活呢?
明明他已经是自己的最爱,对他宠爱得让许多人都眼红,可他为什么还不知
足呢?
" 小丁,你长大了。" 沉思良久,秦越感慨万千地道。
" 是,我长大了,我……我也是一个男人,跟你一样,我容不得自己爱的人
对我三心二意,得不到全部,宁可不要。" 丁前转过头去望着天际,有点苦涩地
吐露心声。
是啊,我长大了,一直希望长成像你那样有气魄、有担当的男子汉,如今我
真的做到了,可是,我再也不是那个任你左右的无知少年,我也是男人,我有自
己的尊严,你怎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你四处留情,难道还想我一心
对你吗?五哥,你是真的小看我了。
细细咀嚼着他的话,秦越望着他挺拔的背影,百感交集。
一直把小丁当成心爱的少年来宠爱,却没有真正地重视他,原来他已经跟自
己一样,是一个有魄力、有尊严的成年男子了,他的尊严不容轻乎,他的心……
象金子一般宝贵,不是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
" 小丁,你让我拿你怎么办呢?" 秦越轻轻地叹息,望着丁前的目光,无比
复杂。
" 五哥,你说呢?" 丁前深深地回望着他,两道交汇的目光,传递着浓浓的
情义,变幻莫测。
*21*
此后数日,两人忙于公务,并未再次深谈,但每每相对之时,彼此那种深切
的渴望,与日俱增。但秦越始终举棋不定,而丁前也绝不肯流露出丝毫示弱的迹
象,两人的关系一时限入了僵局。
一点红有意无意总伴在丁前身边,丁前在总堂办事,他便在偏厅独自练剑,
他不主动说走,自然无人敢去撵他,每次都要等丁前办完事出来,他才一同离去,
害得秦越想找机会再次游说丁前,都始终无法得手。
这日晚间,丁前回到下处,发现于平正闷闷不乐地坐地屋里等他,这才突然
想起多日来自己忙于社中事务,冷落了这位远来的贵客,心中好生过意不去,于
是刻意温和,希望弥补一下对他的冷淡。
于平跟丁前相谈甚欢,又重新高兴起来,提出想请丁前陪他到处转转,看看
杭州胜景。
其实天狼社当然不至于冷落飞刀门的少主,秦越早派人陪同于平游览过了许
多地方,只不过于平醉翁之意不在酒,希望能够得到丁前的亲自陪同。
丁前考虑了一下,欣然答允,约定次日前往孤山梅园游览。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宋。林逋)
西湖最大的湖中岛为孤山,一屿耸立,湖山胜绝,山上林木葱蔚,风景秀丽,
如瀛洲仙境。
丁前陪着于平在山中闲散游玩,最后来到纪念和靖先生的放鹤亭,坐下休息。
因为于平的坚持,两人都没带随从,轻骑而来,连一点红都被丁前设法留在了住
处练剑,没有跟来。
和风丽景,睹物思人,丁前想起了从前自己随秦越来此游玩时的情景,不胜
感慨,静静地垂了眼帘,沉思不语。
于平静静陪他坐着,望着丁前硬朗而优美的侧面轮廓,心下好生爱慕,在心
里头酝酿了好久,这才鼓起勇气,感叹道:" 都说和靖先生‘梅妻鹤子' ,曾在
这孤山之上逍遥快活,叫我说来,却是另有一种无奈".
" 哦?" 丁前一扬眉,有点好奇地回过头来,听他解释。
" 你想,一个人的生活,是何等孤单冷清。纵便他以梅为妻,鹤为子,但草
木无情,百年之后,梅花依然绽放,而人已没入黄泉;再者,畜类又岂能与人性
相通?他便是对仙鹤投注再多的关爱,也不可能得到如亲人般的回报,长夜漫漫,
一人独对孤灯,是多么凄凉。如此想来,倒不如寻找一个知心可爱之人,相伴一
生,彼此慰藉,方不枉了在红尘走过这一世。"
丁前听得怔住了,暗自思忖:可不是么?自己对五哥如此执着,不也正是因
为对这样的温情心存渴望么?如果真能够得他真心相待,两人晨昏与共,并肩面
对人世间的纷纭,仗剑天下,笑傲江湖,是何等的快意!
" 我只是一介俗人,学不了和靖先生的孤高,总是希望能够得一知己,相伴
终生,年年月月,不离不弃,这样温馨的情景,光想想也很神往呢。" 于平认真
地说着,脸上浮起笑意,一边小心地打量丁前的反应。
" 相伴终生?年年月月……这么漫长的一生,只面对同一个人,你不会觉得
厌烦吗?" 丁前感动于他的话,暗自赞同,却故意这样问。" 世间原有万紫千红,
为了一个人,放弃了无边美景,值得么?"
" 值得、值得!" 于平听他口气竟是漫不经心,有点急了,忙道:" 我说过
我是个俗人,只喜欢面对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只要确定了这个人值得我相伴一生,
那么是轻易不会改变的。所谓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只要是真心相爱,一人
上一篇: 诗酒趁年华 下
下一篇: 君王不早朝之四天子掠(出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