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第一战术师[机甲](381)
简而言之,这些伴飞机怎么飞着飞着就把对面干翻了,身为驾驶员的杨冬,那是自己也不清楚,堪称合理中又透着几分离谱。
“我觉得吧,这台机甲目前只适合单人作战,不适合群体协同进攻,毕竟一个不留神指不定伴飞机就把自家队友也给揍一顿。”
王思明听完有些傻眼,愣了半晌后才支支吾吾回了一句:“额……这,这倒是个值得优化的问题,不过伴飞机也可以开启智能进攻的模式,就是需要提前学习你的进攻方式。”
想了想,王思明又补了一句:“还需要一键强制抹除功能,不然如果落到了别人的手里被利用也是一个大问题。”
王思明在后台快速记录着问题,杨冬在前线,将六台伴飞机舞得那叫一虎虎生威。
她根据刚刚王思明的提示,三台伴飞机用于环绕式防御、三台伴飞机用于不同速度与效率的进攻,倒是直接把要进攻她的特战队队员全给拦在了机甲防御线外围,与此同时,面对着夏言那边发射而来的炮弹,她的主炮口,不仅能防御,三台伴飞机还能实时监控到炮弹飞来的距离,以测算出对面的发射基地。
随后都不需要杨冬额外的操作,伴飞机自动询问“是否发起反击”。
杨冬按下“是”的那一刻,系统进一步跳出询问:“请选择反击的伴飞机数量。”
杨冬尝试着直接拉满,随后,在一众特战队队员惊恐的目光中,只见与他们正在作战的伴飞机竟是直接进行了变形,在不同方位同步启动了炮弹反击,
这一连串辟里啪啦的炮弹连射,直接让众特战队队员下意识后退了好几步,而他们再一看杨冬的机甲,好家伙,别说主机了,就连伴飞机都没留下多少伤痕,堪称六位一体全自动攻防一体安全堡垒。
“不应该啊。”特战队队员打急了眼,身边那是有什么武器就用什么武器进攻,而面对着这种危机的情况,内部系统判定出“高危”之后,竟是直接将操作系统更改为了“语音操作”,与此同时,指挥系统则由语音换为了“手部操作”。
杨冬觉得这一设计倒是酷毙了,不过她还希望这套操作变化可以由她自己来掌控,王思明在大后方抓着自己的头发,一脸抓狂的告诉杨冬:“语音系统没办法支持同时双频道操作,除非输入预先代码。”
那到时候说话可就真成了机器人版键入指令:
“指令一、对敌、发射炮弹、完毕;指令二、指挥、分小队、完毕”……王思明想了一下那个场面,连连摇头,不,这么一套话说下来,那以后和杨冬日常沟通,杨冬是不是也会忽然蹦出来一句:“指令、完毕。”
想想都觉得太可怕了。
“其实你加两个红绿按钮就可以了。”杨冬说完这句话后,一抬头发现特战队队长居然举起了炮筒,在其他六人都缠住伴飞机的那一刻,朝着她的主机射出了炮弹,
“卧(槽)……”还不等杨冬吐槽出声,下一秒六台伴飞机竟是直接射出炮弹于途中就引爆了这枚炮弹,炮弹波及的威力只让主机颤动了一阵儿,但六台伴飞机与七名特战队队员倒是一时间被气流的余波全部掀翻在地,
而六台伴飞机只出现了短短几秒的倒地警报后,便又重启发动涡轮,毅然挺立。
“咳,咳咳咳,你这台机甲,就是黑科技,过了,真有点过了。”特战队队长倒在地上,盯着自己机甲报的损失,感慨这朝着杨冬射出的炮弹,怎么反而伤了他自己,
“或许你们可以同步联合电控机甲一起进攻试试。”
杨冬这个时候适时提议了一句,特战队队长望了望天,深深叹了口气后摇了摇头,他们何尝不想和夏言那边的电控机甲联合发起进攻,这奈何刚刚伴飞机的反击让夏言M7的主炮又卡住了,
同是M7,这差距不可谓不大。
杨冬似乎是心领神会了特战队队长那边的困难,直接开启了外扩语音,让特战队队长带话给对面M7的驾驶员:
“记住了驾驶M7的精髓只有两个字:”
“什么?”
“猥琐。”
特战队队长:…… 这精髓……可真精髓,啊不,说好的猥琐,她怎么次次都把自己的M7顶到前线来?
忽然,杨冬的指挥频道传来了紧急呼救的消息:
“对不起主指挥,A33-A45区域队伍遭到了对方的埋伏,急需新的路线指引与命令。”
杨冬听完直接操作切换页面,同时将地图页面拖拽至右边的屏幕瞬间就发现了在刚刚的撤退中,沙朔那边的新生已经不再是一味的逃跑,而学会了主动撤退以“诱敌深入”,后扎紧口袋,将队伍进行分割包围。
“学的够快嘛。”杨冬很欣喜,她原以为还要再逼沙朔一把,不行就得联络叶司宇和季飞白去指点沙朔,却没想到沙朔现在就能够打出大范围“诱敌”后“歼灭”的效果,这明显是多线操作的结果,
那么按照剧本,杨冬只剩最后一课能教给对方:穿插迂回战术,适时的放弃与对于重点区域的围剿,迫使对面做出新的兵力调整,也可以说是“围魏救赵”的升级版。
于是,杨冬直接下了命令,距离A33-A45区域最近的电控机甲立刻向该区域投掷足量的烟雾弹与干扰弹,
“电子对抗组,准备启用全干扰模式;林飙、小白你们迅速带队过来,配合我包围特战队队员,姜彦配合各前线小组确定全部教官的位置,接下来各小队请注意指挥面板,找好自己的位置与所在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