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心怀不轨,我转身入宫为后(105)+番外
做梦!
只要他一日不签和离文书,盛星词就一日是他的妻子。
除非陛下一道圣旨,让两人和离。
可陛下又怎么可能关注这样的事?
褚渊笃定的想。
他立刻写了几封信,派人快马加鞭送了出去。
其中一封,就是给盛星词的。
褚渊望着不远处的田地,似乎看不到边,又看了看京城的方向,叹了一口气。
离京已有一段时日,可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像是怎么也做不完一样。
若是陛下能召他回京就好了。
此时盛星词不知道褚渊的想法,但估计也能猜到他不会那么顺利的答应和离。
唔,要真是那样的话,她还有别的办法。
不急。
总之,和离这件事情,她办定了!
只不过,得等褚渊回京才行。
而很快,占据了盛星词心神的另一件事有了结果。
那就是——
会试放榜了!
而她的六哥盛星辰,是榜首!
第一名!
而紧接着,就到了殿试的日子。
殿试只考一场策论,三天后放榜。
盛星词都没有在信中问褚北珩关于殿试的名次,因为她相信,六哥一定会是状元!
三日后,所有的进士们都要入宫觐见,等待着皇帝点出一甲前三。
第91章 状元,风波
褚北珩在奉天殿上见到了盛星辰。
那个才华横溢的将军府六公子,京城中众人猜测的新一任状元,也是婠婠一母同胞的兄长。
想起盛星词,褚北珩的眼里带上了些许笑意。
也让殿内绷紧身形的众人暗中松了一口气。
原来这就是一国天子的气势。
这就是他们要效忠的圣上。
褚北珩看着殿中众人,一时间也是心情大好。
这些都将成为大昭的人才,他们将建设更好更繁荣的大昭。
…………
盛星辰是陛下钦点的状元!
他头戴金纱帽,身穿大红袍,脚下踩的是高头大马,插花披红,打马游街过。
前呼后拥,旗鼓开路,盛星辰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榜眼和探花,风光无限。
街旁挤满了百姓,想看一看状元郎的风采。
楼上铺子的窗户边,站着美丽的姑娘们。
其中一个容貌秀美的姑娘带着丫鬟,看着楼下的盛星辰,眼中半是羞涩半是倾慕。
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发起呆来。
跟在她身旁的丫鬟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小姐定是又在想楼下的盛公子了。
丫鬟开口道:“小姐,老爷如今越发的操心你的婚事,你为何不告诉老爷你的心意呢?”
老爷是盛公子的老师,若是由他开口,盛公子说不定会答应。
再说了,盛公子才华横溢,芝兰玉树,可小姐也不差啊。
闻言,被称为小姐的姑娘摇了摇头,心里有些苦涩。
见状,丫鬟也只得闭嘴,不再说什么。
此时,楼上的姑娘们一手拿着帕子,一边将头伸出窗外,看准红鬃马上的人,将手中的绢花荷包扔了出去。
为首的盛星辰收到的绢花荷包最多。
他手里把着缰绳,无奈地躲过这些绢花荷包,一朵都没有接。
“多谢各位厚爱,在下实在无福消受。”
惹得一众姑娘娇笑不已,反而扔的更起劲了。
实在是盛星辰长得太过出色,就连后边的探花郎,比之都稍逊一筹。
当天盛星辰状元郎的风光,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依旧被人不断提起与羡慕。
也在众多学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看着风光无限的盛星辰,心中满是羡慕与敬仰,苦读多年,谁的心中没有一个状元郎的梦呢!
盛星辰被封为从六品翰林院修撰,别看只是从六品官,但这正说明了褚北珩对他的看重。
在近年来,向来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
如今的丞相,便是从翰林里出来的。
盛星词见六哥果然中了状元,在心中很是为他感到高兴。
她的六哥,就该永远都这样意气风发,光芒万丈。
这日,盛星辰正和同窗聚会。
其中一位便是他的好友,王自宥。
王自宥此次的名次也很不错,正是探花。
就在众人谈笑间,忽然听见酒楼中有人议论此届科举有人舞弊一事。
“我听说,这一届会试有个考生从别人那里买了题,正巧就是这次的策论题,他之前学识不显,这次竟进了二甲……”
此时一个人坐在中间,本来是在闲适的喝着茶,听见这话后神色立刻变了。
他将此事记在心里。
这人正是一名言官。
而盛星辰等人的脸色顿时都沉了下来。
科举一事何其严肃,若真是存在舞弊,问题可就大了。
那边谈论的人还没有停下话头,有人起哄问道:
“你说的可是真的,怕不是喝了二两马尿就胡说吧?”
那人顿时急了,似乎就怕别人不相信他,激动地脸都红了,大声说道:
“不光是他,我还听说本次的探花王自宥,也买了题!”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那名言官将王自宥这个名字记下。
而盛星辰几人齐齐的看向王自宥。
盛星辰皱着眉头:“王兄,此人胡言乱语,恐怕来者不善。”
王自宥脸上始终带着笑,让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似乎被指控舞弊的人不是他一般。
听见盛星辰的话,感受到他话语中满满的信任,笑问道:
“盛兄愿意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