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心怀不轨,我转身入宫为后(247)+番外
“陛下,臣以为,平远王养的私兵至少有万数。”
褚北珩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似乎在说,这不是废话吗?
兵部尚书感受到这个眼神,额头上无端的多了几滴汗,他又道:
“平远王盘踞临江府多年,而此处富饶,物产丰富,臣初步估算,平远王所养的私兵,大致在三到六万之间。”
这样一来,大昭如今能调出来的是五万兵力,与之倒是相差不大。
褚北珩道:
“平远王做事一向周全又胆大包天,三到六万的兵马,还不足以给他谋反的底气。”
盛九策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
“陛下是说,平远王养的私兵,很有可能不止六万之数。”
褚北珩点头。
这些年来,他与平远王的正面交手虽然并不多,但他派出去的暗卫却陆陆续续的传回来不少消息。
只是可惜,平远王太过谨慎,又将临江府把持得宛如一个铁桶般。
即使是暗卫,能得到的消息也有限。
但褚北珩知道,平远王在数年之前就开始豢养私兵了。
这些年下来,私兵的数量绝对不容小觑。
“若是平远王兵力雄厚,我们便要做其它打算,众位爱卿可有什么好的法子?”
褚北珩的视线扫过众人。
众人再次陷入了沉默。
他们实在是对平远王所知甚少,不敢轻易开口。
褚北珩的视线直接落在了兵部尚书的身上。
“爱卿怎么看?”
兵部尚书心里暗暗叫苦,怎么又是自己。
可是谁让他是兵部的呢!
兵部尚书道:
“陛下言之有理,我们应当做好全面的准备才是。若是平远王私兵众多,我们只能调出五万兵力,禁军与驻军不能动,那便只剩盛定安盛大人手下的二十万北疆大军了。”
褚北珩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如今北疆局势尚算稳定,偶尔有些小打小闹,但却未掀起大的战事,我们可以调一部分北疆兵马一同剿杀平远王。”
褚北珩轻叹一口气。
“朕并不是没有这样想过。”
兵部尚书在心中一惊,原来陛下早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褚北珩继续道:
“只是大金与辽国常派了探子在大昭,若是平远王一乱,抽调北疆大军,这虎视眈眈的两国忽然对北疆发动战争,北疆的城池、防线、百姓又当如何?”
第209章 商议
所以,这二十万北疆大军,万万不能动。
外敌比平远王更难对付。
褚北珩话落,众人齐齐沉默。
兵部尚书低头叹气:
“是微臣思虑不周。”
既然北疆的大军不能动,那五万兵力便是他们能调动的极限了。
如此一来,平远王到底有多少私兵?
这五万兵力是否够?
褚北珩与一众大臣继续商议具体事宜,如何应对不同的情况。
一旁的德安听着听着,看了看窗外的日头,面色开始有些着急担忧。
陛下从昨日昏迷直到现在醒来,可还未曾进食过。
现在又与众大臣商议朝事,还不知何时能结束。
陛下该用膳了。
若是饿坏了龙体,那可如何是好?
于是德安想了想,最终还是动了。
他走到褚北珩的旁边,低头小声的提醒道:
“陛下,该用膳了。”
褚北珩下意识一摆手,正要说不必。
如今政务繁忙,他哪有时间和心思用膳。
但德安紧接着又说了一句:
“陛下,盛姑娘可是特意嘱咐的奴才,一定要伺候好陛下用膳,您若是不用,岂不是让盛姑娘担心?”
德安早就知道陛下不会听自己的。
所以他极为机灵的把盛星词搬了出来。
陛下不听他的,还能不听盛姑娘的话吗?
褚北珩一听到盛星词,抬手的动作便一顿。
随后眼中带上了些许笑意。
“行罢,既然如此,便让御膳房上膳。”
德安闻言立刻喜道:
“是,陛下!”
随后立刻吩咐了御膳房的人传膳。
德安就知道,把盛姑娘搬出来肯定有用。
陛下不会听他的话,但是陛下一定会听盛姑娘的话。
随后德安又看向众大臣道:
“诸位大人,是否也要用膳?”
众人对视一眼,随后道:
“公公想得周到,我等正是腹中空空。”
于是他们告退了。
陛下要用膳,他们还杵在这里干什么?
又不是那等没眼色的人。
褚北珩点了点头:
“待朕用完膳之后,再召见诸位爱卿。”
方才的事情还未商议完,还有很多安排未能妥当落实。
今日,还没那么早结束。
褚北珩在用膳之后,叫人将膳食撤了下去。
随后又将众位心腹大臣叫了进来。
继续商议内有反贼平远王外有强敌大辽大金的局势应该如何解。
这次一直商议到了夜里,众大臣只觉得浑身虚脱,无精打采的提不起劲来。
倒是陛下,依旧神采奕奕精神十足。
众位大臣还不知道褚北珩的身体在好转的消息,内心只觉得一阵好奇。
真不知身体不好的到底是他们还是陛下?
为何陛下却不见疲惫?
莫非陛下是在硬撑?
众人看不出来,只能在心里嘀咕几句。
陛下真是心怀江山,若是以往都像今日这般不知疲倦的处理政务,也难怪会身体不好。
他们只不过是今日一日就已经吃不消了。
褚北珩见他们面带倦色,于是终于大发慈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