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枝(184)+番外
二人默契地将流民往后一拉,点地几下,逃离了马蹄践踏。
中年男子撂下人,弯腰从地上捡起石块,正准备打出去阻止马儿狂奔,就见身侧的年轻人先他一步,两块石头飞出,牢牢的卡在车轮上,使其转动不得。
马儿拉不动车了,车夫急忙拉缰绳,几米远的距离就将马车停了下来。
他不免心底赞叹,这倒是个不错的苗子。
宋闻峥弯腰询问地上的流民,“可还好?”
那人跪着朝他们二人道谢。
“不必了,先去路边吧。”
中年男人发了话,流民便先跑了。
宋闻峥什么也没说,垂头拱手一礼,从已经被吓了个半死的东玉手里接过缰绳,准备离去。
“小兄弟请留步。”中年男人叫住他,走到近前,正要说话,却忽然对着他的脸露出错愕的表情。
宋闻峥拢了拢眉头,“您还有事?”
“你……你从何处来?”
“京城。”
“京城?怎么会是京城?不该是京城啊!”男人喃喃地重复着。
出于礼貌,宋闻峥虽不解,但还是低声问了一句:“您说什么?”
男人仍是盯着他的脸,尤其是他的眼,犹疑着问:“你、你家中可有父母?”
第161章 得查的让圣上满意才行
“这位老人家,您怎能如此问话?未免有些……”不礼貌了。
东玉埋怨的话尚未说完,就被宋闻峥打断。
“无妨。”他对上中年男人错愕的眼神,淡淡道:“家父早亡,家母仍在京城。”
中年男人眉头微动,“原来如此……”
有父有母,那定然不是了。
中年男人眼中的失望骤然而过,思索几息,才释然般地摇摇头。
罢了,是他想多了。
“老夫方才冒犯,多谢公子解答。”
宋闻峥揖手,“言重了,您若无事,在下便先告辞。”
他接过缰绳正要走,那中年男人却又唤住他,爽朗一笑:“公子身手不错,怀有仁心,老夫对公子很是欣赏,既然你我有缘,公子可愿与老夫做个好友?你也看到了,老夫身手也不差,你我可以切磋学习。”
宋闻峥回看过去,很快就摇摇头,“多谢看中,但在下只是途经此地,很快便要离开,您武艺高超,可以寻得其他年轻人切磋教习,在下就不浪费您的精力了。”
他十分坦然的直言相拒,对方便也没再坚持。
出了这条街,东玉才凑上来说话。
“公子,方才那位老先生看着很是厉害,您为何不应下?多一个人,咱们调查起来也多个帮手啊。”
宋闻峥自然有自己的考量。
那中年男人身形高大,束发于顶,面容坚毅严肃,一身玄衣看着不过是普通的武者服饰,但袖口领边皆有些繁复的花纹刺绣,想来并非真正的普通武者。
西北情况复杂,如此一个身手不凡又低调的老者,他摸不透身份,不可轻易应允。
宋闻峥简单解释一番,而后看了看四周的路,“别想了,马上就到守将府了。”
东玉诶一声,肃容跟了上去。
这座城的守将名叫马志得,是三年前从京城调过来的。
顾道庭是西北军中第二号将领,马志得比他的级别要高,是正三品的戍边守将。
不过顾道庭向来都是驻扎在军营中练兵巡防,马志得则是住在城中处理政务,制订军纪与戍边之策。
守将府是城中最阔气的建筑,一转过弯两人就瞧见了。
只是还未到跟前,就有守门的小兵横着长枪挡住他们,厉声斥责。
宋闻峥淡然道:“在下自京城来,请见马守将。”
随后递了封书信过去。
小兵嗤笑着觑他一眼,留下三人挡着,一人独自进去报信了。
宋闻峥主仆俩走后。
中年男人对着路边的流民细细地问询一番,面带忧虑。
长随观其脸色,劝慰道:“爷,巡边已经结束,您明日便要离开此地,这些流民还是留给马大人吧?”
中年男人蹙着眉叹了口气,西北气候不大好,天灾多,他又不长久在此,便是想治理也难。
想了想还是长袖一挥,“走吧,再看看城中其他地方的情况,你记得将方才问到的流民情况都整理好,晚间回去交给马志得,我也得写进折子里叫圣上知晓,也算我临走前尽份力。”
“是,”长随应下,“不过您还是得快些,今夜有给您的践行宴呢。”
中年男人脸上浮起烦闷,“知道了,酉时便回。”
*
秋冬时节天黑的早,不过酉初就已暮色四合,守将府中红灯渐次亮起。
一座小院内,东玉愤愤地在屋中走来走去。
“大人,他们这般也太过分了,咱们进府到现在已经近两个时辰了,那马大人根本没露过面!”
宋闻峥在桌上摊开自己带来的卷宗,低头翻阅有一会儿了,眼睛有些累。
“别说话了,再点盏灯吧。”
第二盏灯光亮起,卷宗上的字变得清晰可见起来。
宋闻峥细细读着。
顾道庭为人正直满朝皆知,但偏偏有人匿名举报,举报内容是有数名小兵的军饷已经发放几月后,才被人发现他们都已经被记载战死了。
已死之人如何能领军饷?人都没了,申请下来的军饷又到了谁的手中?
故而举报之人认为,顾道庭身为上报名单之人,嫌疑重大,证据虽不确凿,但事关军饷,不得不查。
兵部户部联合查阅记录,确实在户部的记录里找出了这些小兵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