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枝(195)+番外
临近寅时,孟元终于巡查归来了,那是个中年汉子,身量高瘦,许是因为长久操劳,眉间都折出一道深深的川字纹。
他一进帐便有人来禀报说求见。
紧接着,白天他们见过的几个指挥使和都头就涌了进来,都头里领头的就是那个叫李留的。
“孟大人,这下可怎么办?朝廷来人查军饷,恐怕已经知晓咱们谎报的事了。”
李留道:“属下看那个来查案的宋主事身份并不高,身边又只跟了个随从和一个老头子,想必没那么快查完吧?”
老头子韩成山瞬间气得瞪圆了眼睛。
他今日是听了宋闻峥的建议打扮成了普通衣衫,但前不久他才一身戎装在军营中走了一圈,怎么就没人认得他了?
众人絮絮叨叨。
许久,孟元才道:“此事,本就是我出的主意,既然朝廷来查,那便由我一人承担。”
“大人不可!”
“大人说的这是什么话,若非您想办法替咱们瞒下来,那些战死兄弟的妻儿老小在家中怎么会有钱用?”
“上回我捎钱回去,与我同村的兄弟他娘还含着泪道谢呢,说儿子还活着,她便也有活着的念想了,大人,这多好的事儿啊。”
“是啊,我兄弟他媳妇还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和两个老人,都是靠这些钱活下来的。”
沉默许久的李留忽然道:“也不知道是谁将此事捅了出去,告到了圣上面前。顾将军人在京城,有没有被为难。”
孟元叹了口气,“顾将军并不知晓此事,明日见了那位宋主事,我一人承担便可,你们什么都不许说了。”
暗处的宋闻峥眼眸一眯,与韩成山对视一眼,明白了。
原来谎报名单是真,冒领军饷也是真,只是军饷并没有被任何人贪污去了,而是被他们领了之后,送去给那些阵亡将士的家人了。
骗他们说,她们的儿子、丈夫、父亲还在世,给她们留下一线希望。
宋闻峥垂了垂眸,从无人注意的角落里站了起来。
帐里的众人都吓了一跳,几个都头瞬间围过来摆起了攻击的阵仗。
却见那个俊朗的年轻人负手而立,面色淡淡,毫无畏惧之感。
韩成山也缓缓站了起来。
李留一愣:“宋主事?老,老头?”
孟元几步跑过去,认出来人后猛猛地拍了李留后脑勺一巴掌,“瞎了眼,这是定国公韩大人!”
几个指挥使连忙跟着他一起行礼。
韩成山沉着嗓子:“孟指挥使倒是好谋算,方才你们说的我已全都听到了。”
孟元当即就跪下来,也不敢问他们两人是怎么跑这里来的,请罪道:“下官有罪,不敢辩驳,请国公爷惩罚。”
韩成山扬扬下巴指着身侧,“此次主查军饷之案的是小宋主事,要如何罚,得听他的。”
宋闻峥沉眸,迈步过去将孟元扶起。
“孟指挥使,不知你可愿将功补过?”
第171章 顾书榆和靳远书这两人
天光大亮之时,大帐外传来哒哒的马蹄声。
不多时,马志得神色匆匆,带着谭良进了孟元的大帐。
他们本是安排好今早送那两位过来,哪知一早醒来,派下人去一看才发现院里没人!
一老一少两个麻烦精跑了!
他得了二人在军营的消息,这才慌忙赶过来,一掀开帐帘,就看到宋闻峥站在那里,一脸无事地道:“马大人一早赶路,辛苦。”
马志得气的牙痒痒,当着定国公的面,却只能露出满脸担忧:“国公爷与小宋主事怎得连夜至此,也不等我相送?”
韩成山走过来:“自然是为了尽快查明案情,好让小宋主事回京复命,有老夫作陪,马大人有何不放心的?”
马志得讪讪道:“不敢不敢。”
熬了一夜,宋闻峥下颌冒出些淡淡的胡茬,他开门见山:“下官与国公爷来此,已是查明了真相,预备回京了。”
啊?
马志得人傻了,怎么一夜不见,就查明白了?
回头看看同样傻眼的谭良,两个人面面相觑。
不等两人问话,宋闻峥就微微一笑,自顾自地解释起来:“此次军饷之案,乃是因都头李留误报军饷名册所致,我已将名册重新整理,回京后上报朝廷,便无事了。”
说罢,孟元便押着李留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马志得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小宋主事确定是此人?”
“确定。”
韩成山也跟着点头,“有老夫担保,马大人还不信?”
他还没回答,谭良先不可置信地啊了一声,快步上前,摇头道:“不可能!孟元怎么会无事?你查错了,肯定是查错了!”
孟元蹙眉:“谭指挥使慎言!你我平日有所不和,你给我扣帽子便也罢了,怎么能对国公爷和宋主事无礼?莫不是对朝廷和圣上不满?”
这般挑衅,谭良一下子火气来了,马志得拉都拉不住。
“好你个孟元,找人顶罪还拉老子下水?上次分明老子就在你这帐外听到是你安排这些都头谎报名册的,清清楚楚!”
他自爆了不说,还回头问马志得:“大人,您同他们说说,属下向您禀报的时候,是不是说贪了军饷的人是孟元?”
马志得脸色一僵,厉声道:“荒唐!这与我又有何干?”
谭良不可置信地看他一眼,“大人,您这是何意?当时不是您——”
看到马志得阴狠的目光,谭良忽然反应过来,连忙改口,“属下、属下记错了,此事与大人无关,是属下自己听到孟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