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闻枝(283)+番外

作者: 五十弦 阅读记录

韩嘉宜想了想,摇摇头,“我……我还是跟着宋夫人一起吧。”

临行前父亲嘱咐她了,不可太麻烦人家,出门在外她多少还是知道点分寸的。

她既然这么坚持,顾晚枝和陈老夫人也不犟了,好在陈氏的闺房是一栋二层小楼,地阔楼广,便就将韩嘉宜安排在二楼。

众人说说笑笑回到陈家,已是半个时辰后。

陈家大门面阔五间,不算宽广,进门绕过影壁,方见内里玄机。

不过顾晚枝无暇观赏宅院风光,催着陈老夫人一路到正房,打起门帘,就见里头空无一人。

她登时心里一紧,看了陈老夫人一眼,见她点头,这才进门,朝着内室嗫喏着喊了声:“外祖父……”

好一会儿才传来一声应答,“谁啊?”

顾晚枝微愣:“我……我是您的外孙女儿,晚枝。”

“哪个晚枝?”

“顾、顾晚枝啊。”

“哪个顾啊?”

梁氏和吴氏捂嘴轻笑,陈老夫人默默地白了白眼,上前把顾晚枝拉起来,对她指了个“嘘”的手势。

见外头再无应答,陈老爷子没一会儿就按捺不住了,掀了帘子出来。

本还想晾着外孙女一会儿,出来一见她这般与陈家人相像,又红着眼眶喊自己外祖父的样子,陈老爷子叹了口气,招手道:“乖囡囡啊,来让外祖父看看你。”

“外祖父……”

“我也不是故意晾着你的,谁让你娘没良心,跟着你爹一跑就是好多年……”

*

金陵这边一派温情,还留在扬州的众人心思却是各异。

宋闻峥已经两日没有睡好觉了。

他所居的小院,如今只剩下他和东玉,以及洒扫的婆子,白日里忙完回来,房中连盏灯都没有,更不用说嘘寒问暖。

分明他体热的很,这两夜却是睡到半夜也总觉得被窝清凉的很,怀中空落落的,少了个人。

顾晚枝走的第三日,圣驾也预备启程继续南下,先去无锡,再去杭州。

离着他要查的地方越来越近,他便也暂时压着心中思念,先暗中联络人去办事。

第248章 一种奇异的感觉

他查苏正方一案时,虽将卷宗递交了内阁,却被人压了下来,显然是萧临为了保江浙总督陈宗亮而为。

那时候他人在京城,要查江南的事多有不便。

如今亲自来了,必要揭发陈宗亮和萧临的面目给圣上亲眼看看。

这一日出发时,因他这里少了位家眷,又有其他官员被留在扬州调查事情,便要重新安排船上事宜,众官员便在码头边的棚子里等候。

隆昌帝的圣驾先行上船,经过这片棚子时,便就问候了一声。

萧临一眼瞧见人群中的宋闻峥,眸中暗暗掠过阴狠,他竟不知宋闻峥有这等本事,来到江南也能找到那么强劲的护卫保护他夫人,幸好他的人口风紧,没透露身份。

这对夫妻,还真是碍他的事。

若非现在大同那边进展不顺,他手中握着的实力还不够,倒真想早早起事。

眼眸一转,萧临上前对隆昌帝道:“父皇,儿臣瞧着宋大人今日孤身一人,不妨让他与我同船而行?”

隆昌帝“哦?”了一声。

萧临又道:“咱们这大船一日消耗颇多,宋大人若与我同船,便可节省他那半船,儿臣一人一船也是铺张,能省些就是好事。”

隆昌帝看了萧临一眼,又看了宋闻峥一眼。

众人动作齐齐停住,也纷纷看向宋闻峥。

他面色淡淡,心中却在盘算。

若他不应,便是拒绝了萧临的节俭之说,显得他想铺张浪费;若他应了,以萧临暗中对他的态度,上船怕是没有好事。

一时间他眉头几不可见地轻皱几分,旋即又散开,想到了应对之法。

躬身行礼,“回圣上——”

“圣上,三殿下,若不让宋大人与老臣一道吧,反正嘉宜那丫头跑去金陵游玩了,我这船上啊也就臣一人,这两夜没人同行,睡着还不安稳呢。”

宋闻峥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他话才开头,就被定国公站出来给打断了。

萧临面色微僵,打笑道:“国公爷说笑了,您是上过疆场的人,怎么这就睡不安稳了?”

隆昌帝眼眸微眯,也笑起来:“你这胆子,怎么越发小了?”

“这可不是胆子小的事啊圣上,”定国公一抱拳,“您也知道臣手上人命多阴煞重,嘉宜她生辰八字阳气极盛,有她同船而行,臣确实是睡得安稳。今日一看小宋大人年轻气盛,想来也是阳盛之人,臣就想着邀他同船,或许也有效果呢。况且三殿下方才说的对,省出半条船来是好事。”

萧临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

隆昌帝点点头,“也是,你这个毛病朕是知道的,既如此就让小宋大人与你一船吧。”

一锤定音,宋闻峥这才上前应下,等圣驾走后又对着定国公深深一礼。

“多谢国公爷。”

“谢什么,”定国公摆摆手,“快些上船吧,我那船上还有两间客房呢,你自己挑便是。”

宋闻峥看着他大步离去的背影,不知怎的心中泛起一丝波澜。

那是一种奇异的感觉。

他不愿多想,吩咐东玉去搬行李,没多犹豫挑了离定国公更远的那间住进去。

一路南下,运河两岸除了来往的航船、码头外,还有不少农田。

如今正是春耕农忙的时节,江南春早,翻田播种就在最近,因而农民们都盼着风调雨顺呢。

隆昌帝站在甲板上左右看了许久,回头道:“春雨将至,需得注重河道和堤坝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