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闻枝(82)+番外

作者: 五十弦 阅读记录

顾晚枝险些一口气堵在心口。

她想了想,或许是昨日道观来门房报信的时候被大房的人知晓了,她尽早出门后又与宋闻峥见面耽误了些时间,这才让顾书榆钻了空子比她早到。

可顾书榆又是为了谁来的?

守心挠挠头,善人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师叔就是这样,她喜静,最烦聒噪,住在最后面的院子里,她在观中时,我们也不常见到她的。”

有本事的人都有些怪脾气,也有些怪规矩,顾晚枝知道,只是没想到今日这规矩卡死了她。

“真人既有这般规矩,我定会遵守,明日我再来。”

事到如今也没办法了,她见不到妙素真人,总还得去办别的事。

守心看着她乘车离去,这才又噔噔噔跑进浮云观里,一进去立刻有几个比他大几岁的年轻道士们凑过来,七嘴八舌地问。

“上回被宋师兄背下山的就是这位善人?”

“宋师兄还跟人家的父亲顾大将军打了一架,这可是破天荒头一回。”

“难不成宋师兄是看中了这位善人的美貌,守心,你说说,善人好不好看?”

守心一脸骄傲:“这位善人肯定是我见过最好看的一位。”

正说着,旁边传来一道声音,“功课做了么?功法修了么?都在这里闲聊什么?”

道士们齐齐回头,弱弱地喊:“妙善师伯。”

被妙善道士呵斥了一顿的道士们赶忙逃跑了。

等他们走后,妙善才转过脸问道:“先生,您怎么看?”

他身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捋了捋胡子,掐着手指算了半天,忽然笑起来:“好事,大好事。”

他的徒儿,遇上大喜事了!

另一边,妙素真人的院子里。

被妙素真人的小徒儿请进屋子后,顾书榆就看见妙素真人盘腿坐在蒲团上,清瘦的脸上面色沉静如水,闭着眼一动不动。

她弯起唇角,笑意浅浅:“妙素真人安好,小女是京城文忠……”

话未说完,就见妙素真人微微睁眼看了她一下,然后小徒儿过来提醒她道:“这位善人,我师傅喜静,做功时不喜有人打扰,善人不妨先在门外等候。”

顾书榆的笑容僵在了嘴角,但想到母亲的话,还是忍下来,带着画屏退到了门外去。

她起得早,又坐车赶了路,说实话是有些累的,但还是尽量一动不动地坐在原位。

昨日,她通过门房的亲信得知二房要请这位妙素真人为祖母诊治。

她本是有些不屑,不过一个女道士,哪里来的这么大脸面,让伯府去请?

但母亲得知后,又去她院里说了半夜的话。

母亲说,不要以为二房请人是真的为了祖母的病,无论这位真人是不是请来了,或是不是真的治好了祖母的病,总归她是二房请来的,二房的孝心一定让祖母十分满意。

如今母亲失了中馈之权,二叔一回来就这般大张旗鼓聊表孝心,这顾家哪还有大房一席之地?

况且她出嫁在即,嫁妆却没有多丰厚。

若是在之前,祖母最宠爱她,也满意她的婚事,定会多添补些给她,可几次出事,祖母对她已经很是不满,反而对顾书芮和顾晚枝二人疼惜起来。

第72章 抢了自己堂弟的未婚妻

她的夫婿从人人艳羡的梅遥知变成了那不入流的学子靳远书,祖母更不喜。

她前几日才得知靳远书被逐出了书院,好在顺利进了秋闱。

好在这事祖母还不晓得,否则,恐怕连添妆都不会给了。

顾书榆捏了捏帕子,母亲说得对,她现在已经失了好亲事,不能再失了本该有的嫁妆。

哪怕是做个样子也好,也能挽回祖母的一点心,当然,能将人请回去自然最好。

她这段时日过于颓靡,失了斗志,她不该如此。

她的命,也不该如此!

思及此,顾书榆定了定心神,安稳地坐在外头等候。

直到午间,小徒儿给妙素真人端来了午膳,她才睁了眼,从蒲团上起身。

顾书榆连忙跟过去打招呼,“真人安好,小女是京城文忠伯府顾家嫡出之女,家中排行为首。”

妙素真人看了她一眼,她坐一早上是在修行内心功法,这小姑娘虽也陪她枯坐了许久,可眼中的不满与不耐却是遮掩不住的。

她打交道的都是有缘人,这姑娘与她,无缘。

“文忠伯府的顾大姑娘,贫道不识,姑娘请回吧。”

顾书榆被拒绝也不气恼,而是放低了姿态,柔声表明来意:“真人不识得我不要紧,但我却是慕名而来。早先就听闻真人不仅道法高深,且通歧黄之术,我家中的长辈患了病,想请真人回府帮忙诊治。”

妙素真人收回视线:“患病而已,生老病死都是常态,贫道没什么能出手的。姑娘还是请回吧,不要误了贫道的午饭。”

“道虽如此,可身为亲人总不能看着长辈病重不治。”

“那是你的长辈,与我何干?”

顾书榆的话被噎住了,并不想放弃,“真人可是觉得我不诚心?您有什么条件都可以提,想要什么,我也都会想办法办到。”

妙素真人这下看都不她一眼,“贫道并无所求,先前为他人诊治是因为他人有恩于我,并非我主动索求。”

顾书榆还想说些什么,妙素真人使了个眼色,小徒儿就过来恭敬道:“姑娘请回吧,莫要耽误师傅用饭,午后师傅还要讲课的。”

话已至此,顾书榆再无什么可说的,气得一口银牙都要咬碎,拽着帕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