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被迫种田后真香了(192)+番外
没等蒋辽回话他已经快步走了过去。
堂屋传来激动的说话声,廉长林从厨房出来正想过去看是怎么回事,就被匆匆走进来的李二泉催着往外走。
院外停了一排气派庄严的马车,从为首的马车走下来的官吏,双手恭敬地托着一幅淡黄色的锦缎,被几人护拥着走在前面。
两两合力抬着木箱的十几名差役走在后面,进到院子里先后放下木箱,整齐排放在一旁。
更多闻风赶来的村民团团围在篱笆外。
村里没来过钦差,但看就知道箱子里头肯定装着好东西,大家交头接耳讨论个不停。
“陆大人,这两位就是。”蒋辽和廉长林从屋里走出来,何墉对钦差说道。
最后一名差役放下手里的木箱,确认箱子数目无误,钦差闻言回头看前面走出来的人,随后端正体态声音洪亮。
“蒋辽廉长林听旨!”
刚才听李二泉说完又被他催促着往外面走,蒋辽和廉长林都没来得及思考钦差过来做什么,还要他们提前迎着。
现在见状已经了然,他们走上前跪地听旨。
廉长林短暂看了眼蒋辽依然没有触地的膝盖,收回目光。
何大人和村长都跪下了,村民慌忙跟着跪下。
钦差打开圣旨扬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塘禾村蒋辽廉长林,进献水车敢为人先,振兴水利造福万民,特赐白银千两,棉布百匹,精米十斛,奇珍药材一箱,钦此!”
“草民二人谢皇上隆恩。”蒋辽和廉长林垂首叩谢,抬手接旨。
钦差回头叮嘱一众下属:“将东西都搬进去,小心些别摔了。”
“是!”差役起身去抬箱子。
廉长林走在前面带他们进屋,蒋辽转回头,钦差便对他道:“朝廷自从兴修水利以来一直不见起效,各地依然旱涝频起,皇上已经为此忧虑许久,你们进献的水车可是解了一大难题。”
“皇上当时看完水车图那是激动难掩,当着朝廷百官的面对你们不吝称赞,更是直夸你们乃大历之福!”钦差笑道,“本官启程前更是特地嘱咐,路途不可出任何差错,一定要亲自将赏赐完好交到你们手里。”
“能替皇上分忧是草民的荣幸,”蒋辽略垂着首,“不过草民也是拾人牙慧,承皇上厚言,实在不敢当。”
承圣上开了金口依然不骄不躁,钦差满意看着他:“这些何大人的奏折里都如实禀告了皇上,就凭你们能直言不讳说出来,皇上的称颂和赏赐你们足以担当的起。”
他随后对何墉道,“何大人管辖内能出两位这样的能人,本官都得羡慕你了。”
“陆大人就别拿下官说笑了,”何墉恭敬道,“如今圣旨已经颁发,时辰也不早了,下官已经让人设了宴席,您舟车劳顿这么久,还请移步随下官过去,好为您接风洗尘。”
陆大人一行人方才抵达镇上,蒋辽他们早已经关了店,不等何墉先招待他便命人直接赶去塘禾村。
他是皇上身边的得力能臣,不远千里赶过来自然不能怠慢了去。
钦差这趟过来,除了颁发圣旨和赏赐还有皇命在身,等查探完此地的民情就得回都城复命。
今日又赶了一天路,他闻言不再多留,让人准备返程回镇上,蒋辽和廉长林送他们走出去。
马车全都掉头驶远,壮子扭头要跑进院子,李婶拦住他:“明儿再去,你林子叔他们还要忙,这会儿别去打扰他们。”
那一箱箱的东西都得放好,壮子这时候跑过去就是纯捣乱。
“阿奶我咋会打扰林子和辽叔,我就过去看看,看完我就回家了。”
壮子挣开他阿奶的手,拔腿就想跑,下一刻被李二泉拎了回去:“晚点儿去也有的你看,现在赶紧回家去!”
当初蒋辽和廉长林送水车图去衙门,何墉要奖赏他们,两人都没接只提了在他们村先试用水车的要求。
如今圣旨过来,齐百德替他们高兴,和两人又说了几句这才回去。
“一千两银子啊……咱家里几辈人都挣不回来。”
“他们在镇上又还做着生意,这辈子是肯定不愁钱花了。”
“也不知道这乡里谁家姑娘命好,要是能嫁过去,那才是什么都不用愁了……”
刚才看着一箱箱东西往屋里搬,外面围观的村民都眼馋的紧。
再看蒋辽和钦差都能谈笑风生,心里又佩服的不行,能得这些赏赐也是人自己有本事。
吴张氏刚才看到那么多马车往这边来,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专程跟过来看热闹。
现在听旁边的村民说完,她看着走回屋的廉长林,心里做起打算。
廉长林和蒋辽成亲只是个表面名头,赏的银钱平分后一人还有几百两。
还有那些布匹米粮,宫里送来的料子肯定不差,几十匹就够用上好多年了。
虽然不能说话,但在知府面前有着分量,镇上又还有店铺……
吴张氏想到这匆匆赶回家里。
–
药箱里是上好的人参雪莲,剩下的也都是民间少见的药材,有些怕是连余枫那里都没有。
蒋辽看完里面的药,合起盖子放到桌上,随后和廉长林分别把布匹米粮存放到房间。
赏赐的银子都是十两的银锭,廉长林房间的暗格目前还能放下,蒋辽搬走最后的布匹拿去存放,他将银锭统一装到布袋拿进房间。
放了钱关上暗格,走出去时突然想起了什么,他转身回去拿上纸笔。
厨房后面两个米缸都装满了精米,还余下的两箱就放到了厨房。